天天看点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作者:不要害怕独自阅读

作者: 莫孤烟

1940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集中主干部,在山东省陶宣召开为期三周的会议。山东省支部书记朱锐一肚子火,师部的工作批评是无稽之谈,甚至说"115师工作除了卫生,不是一个好地方",要想进步,必须"有人在前面拖,有人在后面推"。

朱睿对第115师的严厉批评有几个原因,但最直接的触发因素是一个月前的"天宝山事件"。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1939年,第115师的一些干部在山东省被拍照。前排左起:肖华、陈光、严仁农,后排左起:杨勇、朱瑞、王冰轩

天宝山又称天宝山,位于山东省肥县东南部。当地土和连德三人纠缠着200多人的枪,在天宝山五居山林。在8路军联络的动员下,连德山与这些绿林武装力量最终接受了改编,组建了天宝山游击队,成为鲁南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

这连德三人原本不是一个好人,不久后就煽动了中国通奸,与150多名叛逃者一起叛逃到敌人手中,还将被8路军115师的13名士兵解除武装并击毙,作为送给日本人的礼物伪会议。

八路部队挺进敌方开辟基地,最迫切需要的是加强队伍。在扩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鱼龙混杂、不明人员吸收。这些人可能无法成功转型,不仅摧毁了团队,而且在极端情况下,还损害了与日本的战斗。这种情况在各股势力中都能找到(电视剧《亮剑》有剧情重演),而《天宝山事件》则是山东基地中影响最大的一个,难怪引起朱睿的愤怒。

受到山东分部集中批判,115师代理处长陈光与政委罗荣融处于困境。暴力的陈光对朱睿的批评是难以接受的,但老派的罗荣融在照顾大局的同时,在安抚陈光的同时,又互相鼓励,分担责任。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115师 代理大师 陈光

半个月后,罗荣轩致电延安司令部和第8路军司令部,承认第115师班"无能已极为严重",建议山东纵队司令员徐强和政治委员会朱锐兼第115师团长兼政委,陈光担任副师长, 萧华担任政治部主任。至于罗荣融本人,他要么留学,要么到别处工作。

罗荣融的提议,主要意图是保护陈光,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弄错自己,在广阔的胸怀中可见一斑。几天后,朱、毛打电话,证实陈、罗在115师领导下的总体工作方向是正确的,鼓励他们放心工作。同日,八路军司令部发出紧急电话,称此前批评第115师团的电报已失效。

在陈光看来,朱睿抓住了一件事,115师的工作几乎完全否定,是大惊小怪的。客观地说,陈光确实有简化的问题,"天宝山事件"也应该受到严厉批判,但朱睿的话也有些沉重,必然会引起自上而下的115个师的抵制和不满。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来自红军的朱里

至于山东八路军机关,一直存在权力不清、指挥结构重叠的问题。林瑜被友军误伤后,关于谁将接替师长一职,延安与八路军司令部其实都有自己的主张,朱鹏看中陈光,董事长倾向于罗荣荣,最终的结果是董事长服从了朱鹏的想法,也发挥了陈光在军事指挥上的长处。陈光也没有达到预期,部委相当接近山东之后甚至打了几场好仗,也为自己赢得了威望。

但延安方面可能出于种种原因,在第115师主力部队进驻山东,再组建第8路军山东纵队这支部队,由徐前方担任司令,朱睿担任政委,统一指挥山东抗日基地。因此,山东有115个师和山东纵队,这是两个平行的指挥机构。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八路军第115师向敌推进

徐前进当然能够指挥全军,但他毕竟是红四方军的本源,指挥红边的军队作为115师的底层肯定不熟悉和顺风顺,更何况他也曾被河西打败过,威信受到影响也是客观事实。至于朱睿,红军时代已经和陈光、罗荣层级,让他领导山东大局,说服力更是少了。

徐某离开山东回到延安,鉴于朱睿指挥115师确实困难重重,于是彭将军召见延安,建议山东暂时由陈光和罗荣轩负责,林羽伤势过重后到山东主持大局。董事长回电表示同意,指出山东纵队与115师统一领导,陈光、罗荣荣负责军事指挥,朱瑞度负责支部工作。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徐强,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

这样的人员安排显得很无奈——朱睿作为山东支部的主力负责人,无法指挥部队,陈光、罗荣荣因为不是山东支部的主要负责人,更是无法指挥山东全军八方军。这样,朱睿和陈、罗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1941年8月,延安总部决定由朱睿、李宇、罗荣荣、陈光组成山东分公司,朱睿任书记。山东纵队与115师合并为山东军委,罗荣荣、李宇、陈光、肖华、陈世轩、罗玉初、蒋华、罗荣荣担任书记。山东分公司随后明确了分工,朱睿管理组织、罗荣融负责军队,李雨官的地方,令人费解的是,真正有战战陈光实际负责的财政工作。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1940年,照片陈世轩、陈光、彭伟三、罗荣荣

陈光被排除在军事决策之外是个好兆头。

陈光勇于战斗,果断指挥,在红军时代就建立了大力神般的战争工作,是一种难得的人才。但它的性格是脾气暴躁,习惯于武断,不听别人的意见,沟通过于僵化,同志们对它有不少批评。抗日战争期间,战斗的对象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士兵的战斗方式与过去不同,但陈光显然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例如,李瑜对自己不惜牺牲代价对日军阵地的咄咄逼人进攻非常不满。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陈光

尽管在极具争议的土地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第115师团在很大程度上批评了这场战役。这场战斗使军队曾经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敌人处于被彻底摧毁的危险之中,最后虽然突围成功,但也杀死了许多敌人,但八路军的骨干损失不小,损失了很多重要物资。最离奇的是,陈光在战斗中突然消失了几个小时,原因尚不清楚。陈光因此受到许多官兵的批评,威望大打折扣。

战斗结束后,陈光的心情一度消极,罗荣融和他下意识的谈话,并反复做下属的工作,让他们明白了对陈光的支持,维护了陈光在整个师中的威望,也是用心良苦的。

分工后,一直从事政治工作的罗荣融开始主持军事工作,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特点,于荣融是先例。陈光开始了自己完全陌生的金融工作,但经过谦虚的学习和调查研究,明确了工作思路,在发展生产中,保证了部队的供应也做出了贡献。

战将陈光一生得罪人无数,唯有罗荣桓包容,融洽共事成表率

陈光(站立望远镜支架)指挥战斗

陈光因为性格的原因,得罪了不少人,这也是他后来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在陈光的终生伴侣中,罗荣融是最理解他、拥抱他、与他相处最融洽的人。陈光的妻子石瑞楚和罗荣融的妻子林月琴帮助介绍了张珞。在第115师,陈光的战斗经历,但其不耐烦和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但仅仅靠罗荣荣的冷静谨慎来弥补,堪称干部的经典组合。

陈璐两人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两人后来在东北工作,罗荣荣成为陈光的上司,这种友谊也没有改变。陈光后来被冤枉,在恢复名誉的过程中,罗荣融的妻子林月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陈光如泉有知识,有自满。

深入战争史,发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会再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