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震云:我们民族最不缺聪明人,最缺笨人

作者:诗文说

作家是社会洞察者,往往能说一句话,尖锐地揭露社会上的问题。在刘振云看来,我们民族的问题在于智者太多,傻瓜太少。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了这一观点。

在他的小说《一万句话》中,他写道:"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很多人,叫聪明。他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时说:"这个国家最不需要的就是聪明人,最缺少的就是愚蠢的人。并警告学生要愚蠢。在采访中,他多次重申了这一观点。

刘震云:我们民族最不缺聪明人,最缺笨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混淆一些概念,将技巧误认为聪明,并将伪装成笨拙。结果,有些人看起来很聪明,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令人讨厌的小精明。有些人看起来很笨拙,但实际上,他们正在工作。

刘振云的聪明才智,不是真正的大智慧,而是短视自私的精明。这种聪明人,正是钱立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他们智商高,世俗,老派,善于表现,善于合作,更善于利用体制实现自己的目标。"

刘振云并不否认,这样的聪明人也能成功,他们靠的方式搞投机,大多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们的成功只属于自己,只属于自己的利益,对他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从长远来看,这种成功大多是暂时的,最后往往是客人分散开来,高楼大厦倒塌,留下一团糟。

刘震云:我们民族最不缺聪明人,最缺笨人

与这些智者相比,刘振云说,愚蠢的人,不会抄路,只会努力。他们看起来很笨拙,但实际上他们是一步一步的脚印,做他们会做好的事情,朝着长期目标前进。

刘振云的祖母是一个普通的农妇,身材矮小,但割麦的速度比大男人快,是当地的头。刘振云问她为什么比别人快,但说自己是个笨蛋,弯下腰从来不直。因为曾经有无数的直腰,所以当别人是直腰的时候,她比别人剪得更快。

刘振云还有一个木匠的叔叔,一个当地著名的木匠。他说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木匠,因为他喜欢工作计划并且工作缓慢。他会花两倍于其他木匠做同样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是认真的,做了好事,所以他来买他的东西,渐渐地,他身边的木匠都失业了。

刘震云:我们民族最不缺聪明人,最缺笨人

对许多人来说,成为一个头疼的人或一个好的木匠并不算什么,但他们确实过着最好的生活。刘振云就是把这两件小事,交给小地来讲解愚蠢的人的价值,脚踏实地和远见卓识的价值。

我们作为一个国家,需要更多这些愚蠢的人,他们有长远的眼光,努力工作,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刘振云在致辞中提到了北京大学的开拓者,他们也是民族的先驱。他们的思想就像探照灯,不仅照亮了过去和现在,也照亮了未来。

我们作为一个国家需要这样长远的人,他们必须走愚蠢的道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