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行业洗牌元年,传统健身机构将何去何从

教育健身行业市场暴雷现象频发,前面小编也已经写过很多篇文章,跟大家从各角度介绍了以健身房和教育机构为代表的这种预付经营模式。从上海到北京,对预付费的监管力度趋严,预付费相关意见政策稿先后出台。

近期,北京七部门联合起草了《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7份文件,涉及对教育培训、健身机构、分时租赁汽车、共享单车、在线旅游等行业的监管。

根据征求意见稿,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费用,健身房不应发售有效期超过3个月、面额超过3000元的预付健身产品。这项新规,无疑是对对预付费商业模式的最后通牒。

然而即使是非行业人士的吃瓜群众,在看到新规的时候一定也会想:大部分人办卡都是一时冲动花钱买心安,哪怕下次不想来了,想想自己已经花出去的钱也还是能挣扎着去健身,健身房要是不卖课不卖卡也能留住人?

的确如此,有了预付费,就相当于机构绑定了用户,一次推销之后就不必再为产品和服务负责。然而如果没有预付费的话,消费者每一次到店的体验,都会影响后面的消费决策,商家不能再凭着花式销售投机取巧,而是不得不好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留住用户。相比原来简单粗暴的快速回本模式,整个流程将会比之前慢很多,经营的难度也会加大。

目前市面上所有健身房的经营模式一单接入预付费这种要求,就会出现无力承担日常经营成本从而出现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一方面健身行业成本很高,通常一些采用第三方预售团队的健身房卖一张卡销售团队就能抽走30%,更不用说将场地、器械和运维成本也包括进去;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把现金流挪作投资或扩张。健身房采取预付模式,看似是提前收取了大批现金,实际上公司在财务层面亏损很严重,随着经营发展,现金一直在减少,扛不住亏损,只能不断开新店扩现金流,一旦停下来整个就崩掉了。

考虑到传统健身房亏损率在95%以上的行业现状,如果严格执行规定,超过八成机构会立刻停业或因无法盈利而跑路。所以正像某些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新规的执行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个过渡期。

不难预料,新规的出台将给正当经营的健身房一个良性发展的机会。销售导向会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反感,好好打磨产品和服务的机构盈利才会日益乐观。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加速这个过程。一场关乎企业硬实力的行业大洗牌已然随新规出台开始到来。

无论新老健身机构,为了其良好发展拥抱合规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以外,银行推出的资金存管也为资金结算提供了合规的解决途径,健身机构也可以在市面上寻求类似聚合存管这类的产品来获得资金清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