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作者:方志四川

全球之花——蜀葵

——读《中国蜀葵:走向世界的丝路之花》有感

李后强

蜀葵是地球的奇花,奇在对自然环境的极大适应性,凡是有人的地方,几乎都有蜀葵。

蜀葵是中国的形象,海纳百川,很早就走向世界,是“一带一路”的探索者、先驱者和联系者。

蜀葵是四川的骄傲,来自喜马拉雅,在盆地驯化成长,多元包容,以和为贵,宽窄有度。

蜀葵——说不尽的梦幻奇妙,纵横捭阖,可能与大熊猫一样珍贵和古老,但知之者不多!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成都鲜花山谷蜀葵盛开(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由成都市植物园编著,周小林、刘晓莉、何建、陈曦、殷洁等撰稿和提供素材的《中国蜀葵:走向世界的丝路之花》一书,最近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30余页,共22万字,著名作家蒋蓝作序,分为蜀葵小史、蜀葵在华夏、蜀葵走向世界、今日蜀葵等四章,述说了蜀葵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此书设计精道、装帧精美、编辑精心,几乎每页都有彩色经典照片,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和心灵感染力。文字优美耐读,充满诗意和学理,知识性、启迪性和文献性很强,是近年少见的优秀读物。感谢作者和编辑的辛勤劳动,给我们这么好的多年不见的精彩书籍。

《中国蜀葵:走向世界的丝路之花》的问世,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好事,也是注定要记入历史的重要事件。这本书,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党政干部的培训教材、爱国爱家的必读经典。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中国蜀葵》 成都市植物园编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李后强 供图)

让人惊讶的是,书中还有“耶稣遇难”场景的蜀葵、“伊甸园”的蜀葵和梵高画中的蜀葵。阅读此书后,我们会有一种感觉,欧洲是伴随中国蜀葵的输入而推进文艺复兴,在欧洲许多著名美术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蜀葵的身影!可以说,蜀葵元素充斥中整个欧洲花坛,成为画家灵感的起搏器和动力源,创作的兴奋剂和多巴胺。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蜀葵是欧洲花园中常见的装饰植物(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花瓶中的蜀葵》 梵高 作(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蜀葵早已是世界之花、地球之花、人类之花。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让蜀葵再次大放异彩,伟大复兴,美化世界。建议尽快成立国际蜀葵爱好者协会,以花为媒,传播中国的善意和文化。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壬戌蜀葵立轴 1922年齐白石作(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蜀葵是川人品质、品格、品位、品相的表征,是川人气质、气度、气象、气势的折射,是科学与艺术、人格与尊严、花卉与精神、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体。我很早就关注蜀葵,与周小林、殷洁接触较多,曾提出蜀葵是丝路之花、“一带一路”的使者等想法,多次呼吁把蜀葵定为四川的省花。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李后强教授分享与蜀葵相关的知识(作者供图)

《尔雅》记载,汉武帝刘彻在自己的花园中就栽植了蜀葵。有学者认为,人类起源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我们从汉砖的图画和化石的遗迹,可发现蜀葵具有喜马拉雅的基因,流淌着雪域高原的液汁。野生蜀葵可能来自地球第三极,在四川盆地人工培植,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中国商品的传播,远渡重洋,走向世界。四川是蜀葵的原乡和老家。由于有珠峰的基因和盆地的特质,蜀葵特别能耐寒耐热,能适应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40摄氏度的环境,温差可达80摄氏度,有这样极大温差适应性的花卉,世界少见。不怕温度高低,不怕海拔升降,不怕土壤贫瘠,不怕经纬巨变,不分东西南北中,几乎所有地方都能生存,这就是蜀葵!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蜀葵图扇面》,唐寅 作(上海博物馆藏)

蜀葵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全球之花、地球之花,已成为人类的精神象征,川人的文化符号。世界人民喜爱蜀葵,本质上是乡愁与母念的体现,是对家乡的惦记、对母亲的思念、对喜马拉雅的怀想。

蜀葵是高原之花、天府之花、历史之花、文学之花、艺术之花、开放之花、忠诚之花、天使之花、包容之花、博爱之花、骨气之花、药用之花、富贵之花、高雅之花……欣赏蜀葵,可扩大胸襟,增长见识,减少抑郁,滋润生活,提升幸福指数。

【文史英华】李后强:全球之花——蜀葵

《蜀葵玉簪湖石》(中国画) 黄宾虹 作(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因此,我们应大力支持蜀葵的研究、种植和传播,做强做优做大蜀葵产业,让蜀葵真正成为地球之花、人类之花、信仰之花、友谊之花、和平之花。

2023年5月13日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scsdfz)”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配图:方志四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