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精讲】PCIe基础篇——Memory & IO 地址空间

        在早期的PC中,IO设备中的内部寄存器/存储是通过IO地址空间(由Intel定义)来访问的。然而,由于与IO地址空间相关的一些限制和不良影响(我们在这里不讨论),IO地址空间很快就失去了软件和硬件供应商的青睐。这导致IO设备的内部寄存器/存储被映射到内存地址空间(通常称为Memory mapped IO,或MMIO)。然而,由于早期的软件是使用IC地址空间来访问IO设备上的内部寄存器/存储,因此在内存中映射同一组特定于设备的寄存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做法。也就是说把这些IO设备中的内部存储和寄存器都映射到统一的存储地址空间(Memory Address Space)中。但是,为了兼容一些之前开发的软件,PCIe仍然支持IO地址空间,只是建议在新开发的软件中采用MMIO。

注:PCIe Spec中明确指出,IO地址空间只是为了兼容早期的PCI设备(Legacy Device),在新设计中都应当使用MMIO,因为IO地址空间可能会被新版本的PCI Spec所抛弃。IO地址空间的大小是4GB(32bits),而MMIO则取决于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并且由处理器进行统一分配管理。

【精讲】PCIe基础篇——Memory & IO 地址空间

        如上图所示,PCIe总线中有两种MMIO:P-MMIO和NP-MMIO。P-MMIO,即可预取的MMIO(Prefetchable MMIO);NP-MMIO,即不可预取的MMIO(Non-Prefetchable MMIO)。其中P-MMIO读取数据并不会改变数据的值。 具体两者区别见下面文章 :【精讲】PCIe基础篇——Non-Prefetchable & Prefetchable MMIO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