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unix终端上的delete end home 键怎么不管用

毕设已经过了一个月了,由于要运行并行程序,老师帮我申请了一个学校信息系统中心的hp并行机的一个终端,使unix系统的。一开始用vi编辑真是麻烦,什么键盘上的delete键,回退键等等都起不了效果,搞得编几行代码都很费劲。只好用vi自带的命令模式进行操作,比如打错了一个字符,要删除,或者替换,要先切换到命令模式,确保光标在腰删除的地方,再按x进行删除一个字符或r再输入要替换的字符。不过用习惯了也感觉还行.

下面介绍点vi的基本命令:

由指令模式进入输入模式的指令:

新增 (append)

a :从光标所在位置後面开始新增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A: 从光标所在列最後面的地方开始新增资料。

插入 (insert)

i: 从光标所在位置前面开始插入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I :从光标所在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前面开始插入资料。

开始 (open)

o :在光标所在列下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O: 在光标所在列上方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退出vi

在指令模式下键入:q,:q!,:wq或(注意:号),就会退出vi。其中:wq和是存盘退出,而:q是直接退出,

如果文件已有新的变化,会提示你保存文件而:q命令也会失效,这时你可以用:w命令保存文件后再用:q

退出vi,或用:wq或命令退出vi,如果你不想保存改变后的文件,你就需要用:q!命令,这个命令将不保存文件而直接退出vi。

编辑是在指令模式下操作的,先利用指令移动光标来定位要进行编辑的地方,然後才下指令做编辑。

删除与修改文件的命令:

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

r :修改光标所在字元,r 後接著要修正的字符。

R: 进入取替换状态,新增文字会覆盖原先文字,直到按 [ESC] 回到指令模式下为止。

s: 删除光标所在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三)、更多的编辑指令

这些编辑指令非常有弹性,基本上可以说是由指令与范围所构成。例如 dw 是由删除指令 d 与范围 w 所

组成,代表删除一个字 d(elete) w(ord) 。

指令列表如下:

d 删除(delete)

y 复制(yank)

p 放置(put)

c 修改(change)

范围可以是下列几个:

e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字的最後一个字母

w 光标所在位置到下个字的第一个字母

b 光标所在位置到上个字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列的最後一个字母

0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列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下个句子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句子的第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段落的最後一个字母

{ 光标所在位置到该段落的第一个字母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删除与复制都会将指定范围的内容放到暂存区里,然後就可以用指令 p 贴到其它地方去

 vi另外提供了更方便的编辑指令。前面曾经提到过删除整列文字的指令 dd 就是其中一个

;cc 可以修改整列文字;而 yy 则是复制整列文字;指令 D 则可以删除光标到该列结束为止所有的文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