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作者:正北方网

人类对恐龙充满了兴趣。从科学家到儿童,从学术研究到漫画和启蒙书籍,曾经是6500万年前消亡的"地球霸主"的恐龙,为世界各地的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科学探索和遐想空间。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恐龙化石是1766年在英格兰南部发现的巨型齿龙骨的远端。截至2018年6月,全球已有2,200多个地点出土了恐龙化石,包括骨头,脚印,恐龙蛋等。在一千多种恐龙命名中,中国命名的恐龙有290种,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内蒙古在恐龙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和遗骸,埋藏了无数的远古秘密。恐龙默默地告诉人类:我来了。

恐龙出现在2亿年前的内蒙古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内蒙古广袤的土地,在草原文明诞生之前,经历了古生物漫长而曲折的发展。

恐龙出现在2.4亿多年前的Mesoth一代。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恐龙来到内蒙古并逐渐接管。虽然没有发现他们那个时代的化石,但他们踩到的脚印仍然留在巴彦加尔的侏罗纪地层中。

中观时期大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白垩纪时期,内蒙古出现了许多大型湖泊,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爬行动物发育迅速。这为恐龙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也为恐龙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条件。优势恐龙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足迹遍布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恐龙王国。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恐龙蛋化石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出

内蒙古、中世纪陆相地层遍布整个地区,各地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大多来自白垩纪地层,主要集中在西林果乐的第二盐池、巴彦嘎尔的巴彦曼达湖、鄂尔多斯的察布地区、阿拉善的大沟和土木、赤峰的宁城等地。

从19世纪90年代至今,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我国的科学家在内蒙古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发现了30多种恐龙化石,如沃尔莫伦、奥斯威辛龙、巴克龙、鸟龙和第二龙,并出土了大量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

联浩特:亚洲最早发现的恐龙之一

二连浩特素有"恐龙之乡"之称,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墓地,拥有134平方公里的国家地质公园。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内蒙古连浩特市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化石墓地

第二连盆地的上白垩地层比较发达,有丰富的恐龙化石和其他爬行动物化石。1893年,俄罗斯著名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来到第二盐池,首次发现了恐龙化石。1922年 - 1931年,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成立的中亚探险队对中亚进行了为期10年的科学考察,他们在第二区的白垩纪晚期首次意外发现了恐龙化石和一些蛋化石碎片。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蛋化石碎片是恐龙蛋,后来,团队在外蒙古的火焰崖上发现了完整的蛋化石,才知道在第二系列中发现的蛋化石碎片是恐龙蛋。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美国中亚任务首次证明恐龙是产蛋动物,并发现了几种恐龙化石,这让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学家走向了伟大的心灵和思想,从此拉开了内蒙古恐龙动物研究的帷幕。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来自许多国家的古生物学家进行了两次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第二个地区成为第一个被列入国际古生物学史册的中国恐龙化石来源。

第二连盆地的恐龙化石生物群是白垩纪晚期恐龙生物群的代表,恐龙化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保存完好,反映了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主要特征。从1893年至今,已经发现了十多种恐龙化石,主要是蜥脚、动物脚、鸟脚等。恐龙化石中发现的大多数食草类物种,包括蜥蜴臀部、鸟臀部和镰刀龙,主要代表古鸟龙、鸡龙、阿勒龙、鹰龙、姜巴克龙等。

2005年,中国恐龙专家徐兴在第二连盐池东岸发现并发掘了世界上最大的偷蛋龙恐龙——长近8米、高5.5米的二系龙,为研究中国古生物学界鸟类的起源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系列龙的发现被《时代》杂志选为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他于2008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巴彦珐:白垩纪晚期恐龙的化石起源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巨鼻原角龙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出

在巴彦峪市乌拉特后面的旗帜巴彦曼达胡地区,有丰富的恐龙化石埋藏在巨大的侵蚀红层和碎石下,这是中国重要的晚白垩纪恐龙化石起源。

该地区的恐龙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瑞典西北探险队收集的古化石。截至目前,在巴彦曼达胡地区的白垩纪地层中已经发现了十多种恐龙化石。它们属于蜥蜴臀部目标动物脚类的偷猎蛋龙、本龙分支、类鸟龙,以及鸟类髋部目标arronco,原始角龙和鸭嘴兽龙,基本上代表了该地区晚白垩纪的主要恐龙类型。

这里还发现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恐龙属。2012年10月,内蒙古龙禹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程师严建强和巴彦嘎市国土资源局工程师戴瑞明在乌拉特七鹤寺地区发现了完整的恐龙化石。2013年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龙安地质与古生物学研究所、巴彦洱市国土资源局三方联合出土,出土了300多块恐龙化石骨,确认属于一个人。这些化石重达1000多公斤,代表了恐龙身体各个部位的骨骼,完整性超过95%。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完美的巴彦加尔龙

经过详细的比较和研究,专家认为,这种恐龙属于从龙到鸭嘴龙过渡期的新型鸟龙,并将其命名为完美的巴彦珶龙。恐龙被认为生活在大约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完美的巴彦蜀龙的发现为研究鸟类和龙的早期进化以及全球扩散分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整个骨架显示了鸟龙向鸭嘴兽进化的过渡模式。

恐龙在内蒙古侏罗纪早期地区活动的唯一证据出现在乌拉特旗上。2006年,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研究所在乌腊中岐海里土镇以西10公里处发现了一块恐龙足迹化石遗址。恐龙足迹研究专家李建军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进行了一项脚印系统研究,共119个脊椎动物脚印化石,其中大部分是恐龙脚印。比较表明,它与波兰奥帕特沃附近的波德罗地区的侏罗纪早期足迹组合非常相似,因此建议将Urat Mid-Flag电流图的足迹和足迹形成的年龄归类为侏罗纪早期。

鄂尔多斯:恐龙留下的脚印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奥托克旗帜上的恐龙雕塑

鄂尔多斯盆地是2012年从三叠纪发展到白垩纪早期的一个大盆地,鄂尔多斯的奥托克旗察布地区因在地层中保存了大量的恐龙足迹化石而闻名于世,也使人们相信鄂尔多斯地区在中圈,特别是白垩纪时期是恐龙生活的天堂。

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在面对适中的表面湿度、粘度、粒径时留下的足迹,在后来的地质作用下随着沉积物进入岩石的足迹,将足迹上方的足迹化石形成。即使没有恐龙实体的化石,恐龙脚印也是恐龙生活生态和习性的真实记录。

在内蒙古,发现了数千个恐龙脚印,共鉴定出8种恐龙脚印,其中5种奥托克旗和3种乌拉特旗。此外,在Otok旗帜中发现了1属1物种的鸟类足迹。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奥托克旗帜野生地质遗迹博物馆中的恐龙脚印

Otok旗帜的恐龙脚印化石于1979年首次被发现,并保存在白垩纪早期湖泊的沉积岩层,这些湖泊主要暴露在Chabu地区。恐龙足迹化石种类丰富,数量多,含有化石层,分布范围广,已成为世界知名的足迹化石起源。目前,在奥托恰布的下Chabu地区已经鉴定出1500多个恐龙脚印和100多只鸟类脚印化石,通过系统研究,已经确定了Rockrichab脚印、亚洲脚印、像龙等动物脚印的恐龙脚印、蜥蜴脚的Bodrelong脚印和Chabu鞑靼人的踪迹。

基于保存的脚印的岩石性质,并比较世界其他地区的类似脚印组合,科学家们得出结论,Chabu地区在白垩纪早期是一个季节性干旱的湖泊。恐龙和其他动物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间来到这里喝水,在湖边留下很大的足迹。

阿拉善:恐龙化石丰富

阿拉善恐龙化石遗骸丰富,有时在各地都有发现,自1975年以来,阿拉善左旗恐龙化石自然保护区多次出土动物脚、鹦嘴龙、原角龙和鸭嘴兽等恐龙化石。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阿拉山晚白垩纪原始角龙标本

阿拉善左旗恐龙化石自然保护区分为乌利吉区和哈努拉区。其中,乌里吉恐龙化石保护区,位于中蒙边界,白垩纪恐龙生物群在这一地区分为早后期两个时期的生物群:早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称为鹦鹉喙龙生物群,个体小,分布广泛;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来自阿拉善左旗哈努拉恐龙化石保护区的恐龙化石在白垩纪地层中被发现。下白垩纪系统主要产生一些食肉恐龙和鸟类臀部,供下白垩纪系统亚为目的,上白垩纪系统主要分布丙酮和鸭嘴兽,该区的化石类型丰富,分布密集,保存完好。

阿拉善盟古生物学化石对研究本地区的古生物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赤峰:宁城翼龙与古象兽

2亿多年前,恐龙的近亲翼龙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征服蓝天并在空中自由飞行的脊椎动物。他们和恐龙,被称为中世代土地霸主,几乎同时起源于晚期三叠纪末期。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近1.6亿年,最终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与陆地恐龙,水生龙,蛇颈龙和其他沉思者的其他爬行动物一起灭绝。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宁城热河翼龙化石在内蒙古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展出

在内蒙古中侏罗纪和早白垩纪和鄂尔多斯早白垩纪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翼龙化石,证明翼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之间在内蒙古生活了至少4500万年。

宁城地层非常发达,蕴藏着极其丰富精致的古生物化石。宁城县古代生物化石遗骸主要分布在道河沟等十个地方,主要包括侏罗纪中期的燕寮生物群和白垩纪早期的热河生物群两种。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展出的齿翼龙化石

中国最早发现的青蛙喙翼龙是内蒙古赤峰市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宁城热河翼龙,也是世界各地由软组织(翅膜和毛茸茸的皮肤衍生物)保存的完整翼龙。近年来,在侏罗纪晚期燕寮生物群中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主要集中在辽宁西部和邻近的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北部。翼龙在燕寮生物群中具有较多的种类和数量,占有重要地位。

侏罗纪时代,恐龙在内蒙古埋藏了多少秘密?

古代动物修复地图

古代象是一种生活在1.6亿年前的飞行哺乳动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飞行哺乳动物,也是唯一与恐龙有关的飞行哺乳动物。在此之前,世界上第一个飞行哺乳动物是5100万年前的蝙蝠。2006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宁城发现了一块带有翅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由于这种哺乳动物以前从未被发现过,古生物学家不得不在哺乳动物家谱中专门为它创建一个新的类别,即湘兽,并将其命名为"古象兽"。它的发现使哺乳动物最早的飞行时间提前了1.1亿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