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范伟:在失落东北里,迎接漫长的回响|专访

视频 | 骨朵视频‍‍

编导 | 宇轩‍‍‍

编辑 | 小玉‍‍

提起范伟,你会想到什么?

是春晚上被“忽悠瘸了”的伙夫,是自诩文化人晃荡的药匣子,还是辽北地区著名狠人范德彪?刻在一代观众脑海里的喜剧人形象,难以避免的被视为他演艺生涯的“最高成就”,但这种认知其实并不准确。

范伟:在失落东北里,迎接漫长的回响|专访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主演的春晚小品《卖拐》

要知道,范伟不仅是赵本山黄金搭档,更是实至名归的最佳影帝。

脱离小品之初,《看车人的七月》中老实本分的看车人杜红军和《芳香之旅》中无尽包容的劳模老崔就分别为他赢得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开罗国际电影节“金钥匙奖”的荣誉,只是暂未在国内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不成问题的问题》里圆滑世故的农场主任丁务源是范伟转型路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2016年金马奖,他凭借这个角色将影帝桂冠收入囊中。

范伟:在失落东北里,迎接漫长的回响|专访

当时,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不仅有周冬雨、马思纯“双影后”的姐妹情深,也有范伟宠辱不惊的出走奇迹。可惜的是,受限于影片小众文艺的调性,这项含金量十足的奖项并没有为他彻底拓宽大众眼中的形象。

直到他等来了《漫长的季节》,这部44万豆瓣网友打出9.4分的品质短剧。它巧妙的在文艺与商业之间实现了平衡,让观众愿意走进另一种意义上的失落东北。而范伟漫长的转型之路,也在这部作品后有了更清晰的回响。

范伟:在失落东北里,迎接漫长的回响|专访

当然,主动撕掉标签并不代表否定标签,如他告诉骨朵的那样,“我觉着小品没什么不好,也是我积累表演经验必须走的一步。”而迢迢岁月中,所有生成标签的经历一直都是耕耘的一环,源源不断为演员范伟供给养料。

《漫长的季节》亦是最好的例子,范伟对于这部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编剧于小千说,王响是想着范伟创造出来的;导演辛爽是《马大帅》忠实粉丝,剧中频繁出现致敬梗。更重要的是,为东北小人物而生的范伟将王响演绎得毫无表演痕迹。

实际上,范伟的角色在底层逻辑上大多一致。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有着平凡的喜怒哀乐和通俗的毛病陋习,也不乏人性的温暖闪光。总之都是生活中看得见的人,能让观众共情的人,王响也不例外。

范伟:在失落东北里,迎接漫长的回响|专访

火车司机王响技术过硬、兢兢业业,对钢厂这个集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但时代的车轮轰然碾过,被集体抛弃打破了他心中的一半信仰,完全崩塌则是那桩碎尸案引起的家破人亡。

1997年、1998年和2016年这三条时间线中,经历巨变的王响是三种差别极大的状态。范伟拿捏的关键词是自信有底气、无措焦虑和压抑沉静,在表演中划分出了明显层次。

这个人物无疑是个悲剧性的角色,但具体生活中也有很多笑料,这是东北影像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接触悬疑剧不多的范伟来说,“悬疑这部分就靠剧本的情节,喜剧部分可以靠自己的经验来表现。”比如王响给儿子指导写诗时脱口而出的“打个响指吧,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就是范伟和辛爽碰撞的结果。

范伟:在失落东北里,迎接漫长的回响|专访

在得知儿子死亡真相后,王响终于释怀了过去。最后那句“往前看,别回头”的台词,其实也与范伟的演员之路完美贴合。从前他毅然决然放下外人眼中的“金饭碗”去追寻电影梦,现在他也乐呵的表示,“挑战可能是说离开了你的表演舒适区,包括你能力和体力的挑战。只要自己能适应得了,我觉着我愿意挑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