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见,CSIG !再见,腾讯 !

大家好,我是 梦想家Alex ~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腾讯朋友清明节后的第一天就被公司优化的真实案例,昨天也登上了脉脉热榜。如果员工拼死拼活为公司卖命,最终还被公司所优化,这样真的值吗?以下为原文 。

作者:洋葱在写文档  | 编辑:对白的算法屋

一、会议邀请

2022年4月6日,清明节放假归来第一天,一大早在群里面看见有人在说HR约了一个名曰“沟通会”的腾讯会议,让上午集中去会议室“沟通”。看看会议预约通知,才发现自己也被邀请了,当时顿感不妙,因为这个会议很蹊跷,首先它是HRBP约的会,没有显示会议主题,然后参会人员从产品到研发,各个不同团队,没有业务交集的人都被邀请了。

“该不会是被毕业了吧?”自从某司把裁员说成“毕业”,这个词在当今互联网圈子被赋予了特殊含义。

在上班地铁上,赶紧查看内网和外部匿名论坛,越来越多的帖子在讨论“沟通会”的事情,我们抱着不安的情绪来到公司。

“是不是有新业务,要做团队调整?”

“哪有裁员集中在一起说的,不应该一对一沟通吗?” “这规模感觉不太可能啊,好多人都收到通知了..…” 就这样,大家在异常紧张的猜测中,参加了这个所谓的“沟通会”。

二、毕业典礼

一个大会议室,坐满了人,有自己部门认识的,更多的是其他部门不认识的。

“那我直接开门见山了,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主要原因是我们组织发生了策略调整,相信大家也多多少少听到点风声了,当然这不是大家的问题,在座的各位都很优秀……”HR的声音,好像加了毒属性buff,虽然声音不大,但每一句、每个字,都透露着两个字:裁员,脑子嗡的一下反应过来:我被裁了,我毕业了,原来我们参加的是“毕业典礼”啊…… 接着开始发呆,拿起手机狂刷,匿名论坛上,越来越多人开始跟帖,纷纷表示自己毕业了.…我视线渐渐模糊起来,感觉整个人很累:房贷、小孩、失业,每个词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背上喘不过气。直到会议室人差不多走光了。

“你别太难过了,下午总监应该会跟你们沟通更细致的方案,总体还是很不错的,腾讯不会亏待大家的。”"说完也匆忙离开了会议室,感觉是要急着参加下一场“沟通会”。

三、阵亡惨烈

下午,大家纷纷开始讨论哪些人走了,哪些人还在。情况比想象糟糕很多:产品、前端、后台,都有覆盖,有的部门超过了 50%。“去年招人有多狠,今年裁人就有多狠,绝大多数都是去年刚进来的,校招、社招人都有,工作好几年的老员工也有,留下来的都是leader和高绩效员工。像我们这种常年“三星堆”,表现不好也不差的,肯定也逃不掉了。最惨的,据说产假还没修完,也被优化了。还有小道消息称,leader也有优化指标,但是他们察觉风声不对后,都提前活水到其他部门了。我们这些不知情的大头兵当然只能替部门背指标了。

Case by case的沟通开始了,每个上午参会的人都被总监叫到了会议室单独沟通。我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说了什么了,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嗯嗯嗯,对对对,理解理解…” 当然,全程我偷偷录音了,以防漏掉关键信息,这是别的同事教我的。

四、梦醒时分

“当年校招给了很多offer,腾讯给得最低,但是还是选择了腾讯”;

“我社招也是腾讯给最低但还是来了” ,“我是降薪进来的……”;

“当初为何来腾讯?”当我们聊到这个话题时,每个人都有话要说。“我来公司这么多年,没见过这样的裁员。”作为互联网第一梯队,“稳定”是大家选择它的最大理由。而如今高楼塌了,也许对于公司而言,只是一次微小的“优化”,业务的“调整”,但是在这金三银四刚要过去之际,在这初夏却依然遭受互联网寒冬之际,仍然不禁打了个结结实实的寒颤:公司不要我了,我该何去何从?

“为什么我约谈的每个人都不想走呢?而走的每一个人都那么想回来呢?大家把眼光局促在腾讯为了什么,这只不过 一家公司而已,你离开腾讯地球还是会转的。”想起内网另一个帖子,一位HR这样说道。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腾讯会如此有吸引力,或许这就是个摆烂的世界吧,只是腾讯相比其他公司做得好那么一点。这次的沟通,要是没意外应该都会给到n+3的赔偿,并且有两个月缓冲期,不影响后续回流,这样相对宽裕的方案,我想,这也是很多公司做不到的。

明天太阳依旧升起,唯有不断提升自己,修炼内功,方能在这互联网修罗场拼出一条活路。

再见,CSIG,再见,腾讯。

今天我从这里毕业。有缘,再见,或者,再也不见。

再见,CSIG !再见,腾讯 !
再见,CSIG !再见,腾讯 !

自我介绍

再见,CSIG !再见,腾讯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