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世界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日新月异,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云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各个软件厂商也争先恐后推出云技术解决方案与云生态产品,想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走向科技前沿。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品牌效应的加持下,无论是否真正符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目前华为的ROMA平台、阿里的CSB云服务总线都已处在领跑位置。

数通畅联7年来一直致力提供开放、敏捷的集成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也推出了K8S云管理平台,强势参与到这场如火如荼的“上云之战”。K8S云管理平台满足云原生的四个基本要素:容器化、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支持多租户管控,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敏捷、灵活、高效、安全地交付业务软件,帮助企业连接不同的系统,允许部署和维护集成流,改善企业内部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和协同,降低成本并提高使用速度,实现企业业务集成和数据集成,让集成更敏捷、让客户使用更便捷。 

1集成的发展路线

企业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散的过程,在后信息化时代,需要面临的则是系统的集成、整合,优化IT架构,提升IT价值。信息化建设初期,数据格式缺乏统一规范,数据之间没有联通,更没有整合,就像一个个孤立的烟囱。当单一用途的应用遍布企业,就出现了集成的诉求,系统之间开始相互对接。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ESB企业服务总线的出现将点对点连接变成了系统间的灵活动态的应用集成和信息共享;当企业内网可以实现集团与子公司跨地域对接时,企业又面临着无法与合作伙伴共同进行业务领域协同创新的问题,分布式的管理也使得集成安全受到了挑战。当下,新一代的混合集成平台突破了企业集成的边界,为企业的一切应用、大数据、云服务、设备及合作伙伴构建连接。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2典型的集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产品和方案,要符合IT架构整体规划和整合的扩展需求,最终能够打造平台+服务+开发的一体化业务架构体系。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2.1统一身份认证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企业不断增加基于Internet的业务系统,如各类SaaS应用系统(HR、CRM、PM等),网上审批系统(OA系统)、生产业务系统(ERP、PLM)等。系统的业务性质一般都要求实现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审计等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而新系统的涌现,导致众多系统中组织、岗位、用户无统一管理,之间都是独立分散的;同时随着用户名/密码增多,企业缺乏统一的账号安全管理策略,由于用户密码遗忘而导致的支持费用不断上涨;缺乏统一授权及访问审计机制,相关操作无法快速定位追溯。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IDM身份管理平台 +  ESB应用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统一用户管理;实现了客户信息化系统用户统一、认证统一、权限统一、审计统一、应用统一的5A管控;实现了用户的账户密码统一,无需在系统间返回切换登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企业应用集成的运行环境、服务互操作、数据交换和通用服务等全过程实现统一的系统监控和安全管理,从网络层、数据层到应用层全方位的系统及安全监控管理。

2.2统一门户平台

集团企业“信息孤岛”的存在,割裂了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被割裂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对公司经营、管理、决策形成统一的视图,对公司长期、高速发展的战略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全局的信息基础与应用平台,在统一化、集成化的基础架构与平台之上,分阶段建设新的业务应用系统,或整合遗留的应用系统,推进及保障企业的业务战略落地,使得信息系统体现出真正的IT价值。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基于K8S云平台部署的“MDM主数据 + ESB服务总线 + IDM统一5A管控 + Portal统一门户 + BPM统一流程”,实现了应用整合、建立了流程化的IT架构体系,并统筹规划全局为后续新系统的整合提供平台保证。总体IT规划基于统一的架构平台填平信息孤岛之间的沟壑,以服务为抽象手段,将业务转化为可重用的服务,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将服务组装起来满足不同业务角色的需要。

2.3统一应用集成

多数企业随着公司的业务开拓、业绩提升,信息化建设也随之不断推进,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功能集成的需求日趋频繁,很多企业面临现有信息系统之间以及新上线信息系统之间应用整合问题,如:业务和财务一体化,应用系统和财务系统凭证对接等。在应用系统建设中,企业信息化面临着缺乏整体规划,标准规范体系、互操作接口不统一,技术架构不统一,系统建设难以管理,信息难以聚合等诸多难题。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ESB应用集成平台 +  MDM基础数据平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应用集成的对接,实现了客户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包括服务之间的信息交换,协调各种应用和数据之间的服务传输协议,转换应用数据和服务之间的消息/数据格式。结合主数据时间系统数据映射的管理,为后续数据治理规范奠定了基础。

2.4基础数据治理

随着企业业务迅速发展,需要支撑业务运转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各系统之间数据分散、重复,未完全形成业务闭环,数据孤立不能互通,数据统计不一致,企业主数据(组织、人员、项目、客户、供应商、产品等)不能共享,数据不完整,缺少关键基础数据,历史数据丢失现象严重;数据质量低,无统一管理,集成数据可用性差;各系统中数据管理模块功能重叠,难以控制维护,如何对数据进行治理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的一项巨大挑战。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MDM基础数据平台 +  ESB应用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组织人员类、客商类、物资物料类、财务科目类、固定资产类、指标知识类等大分类的主数据治理及规范,建立了基础数据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创建并维护整个企业内主数据的统一视图,通过保证统一视图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数据质量,逐步统一企业级数据模型,简化改进企业流程并提高业务的响应速度,为客户应用集成及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2.5数据治理分析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普及,各行各业已初步搭建了整体IT框架,随着全球企业管理的信息技术革新暗潮涌动,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是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高效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企业内外部应用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应用所产生的数据逐渐增多,不断积累的数据蕴含了很多深度知识和潜在价值,因此许多行业提出将企业内外部数据进行统一治理及高效利用的需求。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DAP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与MDM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及ESB应用集成平台结合,实现数据的统一治理及采集、抽取、转换、传输、调度等操作。将企业内部分散在各系统中的数据归集、整合、治理,形成规范、统一的数据,实现业务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沉淀企业业务数据,建立企业自身数据仓库,挖掘企业内部数据价值,将数据可视化、趋势化、价值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从自身需求和痛点出发,选择“量体裁衣”,不再是最初的盲目和困惑,而是能理性选择适合自身当前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开发和落地实施。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3面向未来的集成

当前大多数集团化企业已经具备了支撑基础运营、业务运营等的信息化系统,但是随着企业业务多元化的加深,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信息化建设来支撑、提高企业的业务整合能力、组织管控能力、数据治理能力、业务协同能力、风险管控能力。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化上云是大势所趋。

 3.1集成范围来看

从集成范围来看,信息化系统的集成正逐步实现更为广泛的连接,万物互联将是未来集成整合的发展趋势。企业内部各个系统间进行集成,对数据进行治理,实现数据的同步和分发,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企业内部与外部、线上与线下的集成,能够打通业务边界,实现生态化。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3.2集成粒度来看

从集成粒度来看,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可粗、可细。原有的系统集成更偏向于面上的集成,大都虚有其表,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后来的集成开始趋向深入化、可阶段化,能够对企业的各个系统有针对性的整合集成。也就是说,当前的集成更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一步到位将信息化建设贯彻到底,也可分阶段建设,逐步引入产品,进行有计划、有生命的深入、扩展和迭代升级。

3.3集成技术来看

从集成技术来看,当前的云平台基于K8S建设,容器化、多租户、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等技术,可帮助企业快速、敏捷、灵活、高效、安全地交付业务软件。容器化是部署微服务的完美工具,在单个虚拟机上能通过容器化充分利用物力资源;微服务通过将功能模块分解到各个独立的子系统中实现解耦,将整个系统进行拆分,拆分成更小的粒度,保持这些服务独立运行;DevOPS能够快速、频繁且更安全地构建、测试和发布软件,为云原生提供持续交付能力。

3.4集成模式来看

从集成模式来看,传统的集成大都徒有其形、虚有其表,一般都是先各自建立应用,而后逐步实现集成,更换为统一系统。各自按需建设业务系统,通用设施一般统一采购,其它设施则需要灵活自治,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数据不准、协作困难,情况复杂、难以应对。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当前的云集成模式属于互联网开放式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架构平台建设为核心,抓结构、抓关键、抓标准,搭建以PaaS云为核心的平台,兼顾统一和灵活,以服务驱动统一,内敛管控,更注重数据价值化、应用敏捷化和业务创新化。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3.5集成价值来看

从集成价值来看,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日渐外显,更容易考察、衡量。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上云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和庞大的数字资产。通过云技术,循序渐进地重构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构建以数据为核心决策的企业战略部署、日常运营和管理、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系统。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已不再拘泥于“互联网+”,而是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推动价值链的升级再造,为产业生态带来变革与重构。

相对于传统企业,众多新兴的数字化企业从起步就已经在应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正在快速推动着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在当前5G、物联网、大数据、AI智能技术浪潮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更加重视系统的集成,并着手制定更加清晰的信息化转型战略规划,真正通过数字化实现价值、保持活力,在技术浪潮下能够激流勇进、而不是搁浅沙滩。

4云集成平台思路

K8S云管理平台是为K8S引擎的可视化管理而开发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用K8S Api将各租户使用的K8S集群进行可视化管理,简化系统使用者的操作过程和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管理功能中支撑CI/CD、DevOPS等机制,实现敏捷开发、灰度升级,在保障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快速迭代升级。

4.1整体技术架构

数通畅联云平台对调度过来的各容器化的AEAI集成套件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整体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云平台既是技术平台(标准底层应用架构,开发框架和环境)也是产品平台(对技术平台的封装,最终服务于行业,用来实现行业特定的业务环境/功能)。云平台遵从统一的开发框架,遵循标准的服务、接口、软件架构,通过预置中间件资源池及业务组件,实现资源层提供的业务应用服务及应用层提供的最终业务服务。面对业务系统,能够提供运营支撑(资源的管理、分配、监控状况);面对用户,提供业务支撑(系统的功能、使用状况)。

4.2产品组合框架

数通畅联云平台底层通过K8S容器化的AEAI套件作为支撑,其中包含AEAI ESB应用集成平台、AEAI MDM基础数据平台、AEAI IDM身份管理平台、AEAI DAP数据分析平台、AEAI BPM流程集成平台、AEAI Portal门户集成平台等产品,提供全云平台一体化的iPaaS集成套件,可以根据客户实际场景动态组合、柔性扩展、平滑升级。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ESB能够将应用之间的信息打通,简化IT结构,消除“信息孤岛”;

MDM实现主数据的集中管控,确保主数据在各业务层面实现完整和统一;

IDM对企业所有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认证方式和认证策略;

DAP能够高效存储、计算、分析并处理海量数据,提供运营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

BPM打破了业务流程系统边界,全局视角业务流程大闭环;

Portal是一个集成的、可配置的、随时随地可用的随需应变的工作平台。

4.3平台部署架构

云平台是用于AEAI集成套件开发、部署、管理、运维的统一管理中心,对集群配置、运行状态等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许可查看、租户管理、租户配置、实例监控、开发部署、集群管理、基本配置、系统管理。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云平台部署模式能够满足更多人数的企业的日常需求,包括在线数、并发数在内的日常生产运行;云部署的高可用性,具备完整、可靠的错误处理机制,当系统出现异常、应用等产生各种故障时能正确响应,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每个逻辑层的高可用性(集群)部署,使单个节点的故障不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避免单点故障;通过K8S页面即可实现集群的管理及运行的监控,减少实施以及运维的难度。

4.4平台实施规划

在产品部署过程中,云模式是大势所趋,在当前SaaS、IaaS越来越成熟之际,PaaS是主要发力点。对于PaaS平台,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aPaaS,强调开发运行,典型的如:低代码开发平台;另一类是iPaaS,强调集成开发,典型的如:无代码集成平台及传统集成中间件的升级、包装。引入iPaaS平台,敏捷快速迭代机制,快速进行产品扩展是平台实施的关键目标。

云时代的集成平台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痛点,能够对产品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基础组合,以任意一种基础方案作为切入点,如ESB + MDM(强调打通集成,只做基础的数据统一)、MDM + ESB(强调主数据治理,企业应用总线用于同步、分发)、IDM + ESB(强调5A管控)、DAP + ESB(强调数据分析),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然后逐步走向深入,进入到DAP + ESB + MDM + IDM/Portal/BPM的全面集成。

与做强做大相比我们希望做的更加长远坚实,追求与企业的持续合作、深入合作,希望跟伙伴、客户紧密合作、不断为客户提供范围更广、更有深度的解决方案,将信息化建设贯彻到底、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实现到极致。基于K8S云平台的集成比传统的集成部署更灵活、更广泛,对企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5集成之路的反思

云时代的企业集成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对于亟待进行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在面对各种供应商的各式产品与方案推荐时,企业不能急于求成、自乱阵脚,需要从自身本质需求、信息化能力等等对供应商进行多重考量。作为需要进行系统集成的企业,该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如何选择与自身情况契合的供应商伙伴呢?

5.1项目整体规划

由于当前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扶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而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步步推进,整体的IT架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快速建立的,更多时候需要顺应时代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以整体规划为开端,在规划落地的过程中逐步细化,在细化时也需要根据当下的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发展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保证在不偏离整体规划的情况下,逐步深入推进信息化。

5.2方案路线论证

在数通畅联耕耘于SOA综合应用集成、数据治理分析领域的七年里,所有的产品和方案都是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经过各行各业项目的沉淀和历练,终走向成熟。信息化不是建设的越多、技术越先进就越好,而是要分析当前企业在信息化层面的真实需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解决当前问题为基础,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按步建立后续的支撑和规范,不断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让IT从支撑业务、到推动业务、到引领业务的发展。同时,在当下云平台的部署模式下、保证业务与IT的有机结合,让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既能快速看到效果,同时兼顾未来长远发展。

5.3供应商的选择

虽然现在很多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越发一致,很多供应商也都打着“云”的名头提出一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但企业还是需要慎重选择,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产品和方案,不是品牌大就一定适合自己。华为的ROMA平台、阿里的CSB云服务总线虽然极具品牌效应,但更多是品牌效应,由于基因决定即使它们有一定的市场,可事实上却是很难落地实施的,所以凝聚众力、发展生态是其必由之路。数通畅联以集成套件(云ESB总线、云MDM主数据、云IDM统一5A管控、DAP数据治理分析)作为根基,提供敏捷开放、稳定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一直在不断完善、优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伙伴、客户提供优质贴身解决方案、产品和技术服务。

5.4应用架构组合

作为一个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企业来说,集成不是全部依赖于外采,亦不是全部独自开发,而是需要多种方式的结合,遵循“专业应用采购 + 框架平台把控 + 创新应用自研”的原则。类似财务系统、PDM/PLM系统等专业化的应用系统需要外采;类似采购、共套建设,类中台的平台等等由企业自身与供应商伙伴双方共同建设,最终的把控权限需由企业掌握;基于低代码的开发平台自己开发类似运营管理类平台等创新性应用,如此的应用架构才是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优应用组合。

5.5人员投入规划

任何项目都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进度、费用、质量是项目的关键要素,而“人”是贯彻项目始终的,信息化集成项目一般都是规模大、周期长,项目人员的投入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基础。在标准实施交付体系的加持下,建立项目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由IT口、业务口联合组建),设立关键人员,从项目初期就开始介入,直至项目的验收运维。同时一定不能脱离高层领导的决策支持,项目组成员及时与领导汇报沟通,获取领导支持、资源来推动项目前进,相关软件供应商的配合协作,业务人员的通力配合是重中之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