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

作者:植保科学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

柑橘黄龙病,历史悠久,危害也无穷无尽,回想一下每一次蹂躏都是一段悲伤的历史。我国数百万英亩的柑橘已经濒临灭绝,美国佛罗里达州数百亿产值的柑橘产业也因病蒸发了三分之二。历史的痛苦是深远的,我们需要反思和展望。

近日,南方农村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南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原所长周昌勇,让他重新认识了被誉为柑橘产业"头号杀手"的黄龙病及其"三板斧头"。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

周昌勇,西南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原所长

从事柑橘病理学研究30余年,周昌勇见证了一个新的产区从崛起到终结,一个接一个的跌倒后奋战复兴。他指出,柑橘虱子已经到达四川,将对长江柑虱带构成严重威胁,在新区推广"三板斧"尤为迫切。同时,在广西、江西等疫区,通过立法防控、电影驱动、村规和人民盟约、联合防控等手段,对黄龙病的防控已经迫切。

浅谈"三板斧":

"我国战胜了柑橘黄龙病。

"三板斧"是目前公认的黄龙病防治最有效的措施,即"应用无病苗"、"及时除病树木"和"大面积联合防治木虱"。

早在196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赵学远就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1962年被派往柳州沙塘镇, 广西,做深蹲研究,一个深蹲二十多年。根据柑橘黄龙病的感染阻断方法,赵学远研究团队和华南农业学院研究团队总结了柑橘黄龙病防治的"三项基本措施"。

为了方便科普宣传,周昌勇将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称为"三板斧"。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实施的用于防控黄龙病的"三板斧",其实从一开始就被"八板斧"、"六板斧"逐步简化。

2004年,巴西柑橘种植者来到我国学习"三板斧"防治黄龙病的操作方法。当时,巴西圣保罗州60万公顷的柑橘已经感染了三分之二的果园,虽然情况严重,但其1/2病害公园在实施我国"三板斧"防控措施后,一直处于低疫情状态。美国佛罗里达州因为实施了"三板斧头"防控措施,已经失控。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

叶斑黄是黄变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一位巴西柑橘专家感叹,只有"三板斧"才有所作为,才能有效防治黄龙病。据报道,巴西柑橘的总产量超过2000万吨。周长勇直言不讳地表示,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在黄龙病病原菌生物学和防治技术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各国仍能用最有效的"三板斧"防控技术措施。

除了黄龙病,近年来,黄脉病对安岳和瑞丽的柠檬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在2008年,周昌勇就开始关注黄脉病。在世界各地,对黄静脉病的研究很少,病原体种类直到2012年才确定,但没有治愈方法。一跃超过50万亩柠檬在前几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黄脉病防治的主要措施,还是参照黄龙病防控的"三板斧"来实施的。

关于广西的风险:

"广西黄龙病立法非常必要"

近7-8年,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趋于"疯狂",年均增长6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现有柑橘面积已超过700万亩。周昌勇说,"疯狂的物种",黄龙病的隐患也来了。快速扩张需要大量的幼苗来支撑,而正规苗圃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必须有许多种植者通过种植不规则的幼苗来满足需求。"风险很高,我相信广西地区在未来几年将面临另一个问题。

幸运的是,广西从政府到科研团队再到种植者,都非常重视黄龙病的防控。最近,广西正在制定黄龙病防控立法,并就立法问题咨询了周昌勇等专家。

"有必要在广西开展黄龙病立法。在周长勇看来,黄龙病的防控必须是两轮驱动,这不仅是科技问题,也是管理问题。面对我国柑橘生产主体"千家零售果农",在实施"及时砍病树"措施时,面对不同所有权主体下的"产权纠纷",在实施"大面积联合防治木虱"面临"组织困难"。

例如,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计划,但也需要有一个政府来管理,组织群众的联合防御控制。"如果我的房子负责,你的房子负责,你家有生病的木虱飞过,我的房子相当于白管,大量的柑橘园都那么倒塌了。周昌勇认为,一旦立法,不砍病树就是违法的,这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不顾祸害全村"产区的现状。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相信立法将很快通过,广西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对黄龙病有立法的省份。周长勇指出,"广西有在黄龙病防治立法中率先采取基本条件。据介绍,在广西,很多村子自发地制定了《黄龙病防治》的《村规与民盟》,明确要求一旦发现黄龙病树,园丁必须主动砍树,否则,园丁就要由村组织统一支付砍树费用。周昌勇曾试图将广西的做法延伸到江西,但江西的几个主要产区都没有建立"村规和人民盟约",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

黄橙色树的新尖端

关于黄龙病的威胁:

"木虱已经到达四川省坪山,长江柑橘带情况严重"

"我国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不敢掉以轻心。周昌勇透露,目前,闽南处于湘南和贵北产区同样具有甜橙优势的产业带,存在黄龙病爆发的风险。柑虱已经到达四川省宜宾坪山县金沙江峡地区,这将对仍然没有这种疾病的长江柑橘带构成严重威胁,农业农村部由于防控形势严重,去年已迅速开始在该地区建设截留区。

中国大陆共有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云南、贵州、海南和四川等10个省区,300多个县发生黄龙病,累计毁坏了数百万亩园林。四川、重庆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区,大部分种植的是柑橘新品种,近年来种植效率高,园区管理相对规范。

需要担心的是,黄龙病防控受柑橘市场波动非常大的影响,一旦柑橘生产面积迅速增加,市场下滑,很可能出现果园管理粗放或失控的现象,此时,一些新的或零星的疫情区域很容易错失机会,防控化成一片破坏。

"黄龙病防控是一种权衡。周长勇说,"在黄龙病研究取得突破之前,我们做科学无非是引导果农做出正确的选择。"

谈论砍伐树木:

"先种,然后死,先种死"

"三板斧"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争议。一方面,在开发优良品种,养殖户自育和销售受到《种子法》的保护,行业面临苗苗计划失控的问题;

新种植3-4年病少,而在黄龙病重病公园重新植苗,在1-2年内可发病,这是"先种死后再种死"的现象。周昌勇指出,一旦新种植区感染不能及时防控,发病率就会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蔓延,因此,有必要及时挖出病树。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

糖橙感染黄龙病

谈及我国黄龙病防控难,周昌勇指出"扭动组"搅动局面。"前几年,经常有化肥农药商谎称可以治黄龙病。周昌勇提到,"五年前,北京某名校院长赴广东德清,自称'解决世界问题',不少果农信真,拒绝砍倒病树,最终导致一片病。四年前,北京另一所著名大学一所食品加工,也到广西府川声称能够治好黄龙病,最后被村民开除。"

"案例很多,美国也不例外。在佛罗里达州,黄龙病在果农中引起恐慌,为了获得研发资金,许多领域的科学家,特别是植物生理学家,提倡"肥处理"理论,导致果农不愿砍病树木,病害积累,再次耽误了有效防控期,导致整个黄龙病生产区完全失控。

加州吸取了这一教训,严格检疫并实施了"三板斧"措施,严格砍杀病树,迄今为止生产的果园只发现极少数病树。"黄龙树必须被砍伐,砍伐树木是保留它们的唯一方法。周昌勇也以漳州柑橘产业为例进行分析,截至去年,泸州砍掉了近5000万棵树,按200元/株计算,损失数百亿元。但是,由于及时砍树,泸州省去了三分之二的树木,损失被控制在1/3左右。控制疫情后,积极重新种植后,漳州柑橘产业很快恢复。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

受到黄龙病打击的广东柑橘近年来也开始频繁再播种

谈谈科学的前沿:

"世界上没有大的突破。

不久前,周昌勇参加了第21届国际柑橘病毒学家组织(IOCV)会议和第六届国际柑橘黄龙病研究会议。据了解,THEV最早成立于1957年,周昌勇是唯一的中国国家主席。会议重点关注过去2-3年中全球柑橘嫁接传染病和黄疸的进展。

"5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规模空前,充分说明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对黄龙病的关注。参加会议后,周昌勇感慨万千。黄龙病势凶猛,除了我国,曾经第一、第二大柑橘生产国巴西和美国也都患着黄龙病,2005年佛罗里达柑梢病年产值达数百亿美元,产值在十几年内损失了三分之二,超过80%的桔树病害, 导致该州以橙汁为主的加工企业大量倒闭。今天,美国柑橘的规模已经从世界第三位下降到第七位。

到目前为止,黄龙病的研究还没有被称为"突破性"的结果,研究的难点在于它不能通过纯培养来进一步研究其理化性状,从而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抗药剂。同时,难以制备其抗体开发田内黄龙病准确、快速的诊断检测笔记,增加了柑橘异色素变黄等生理病害在野外快速筛查的难度。

黄龙病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向展开,一是细菌的共生培养,黄龙病菌也被称为"疑难菌",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多个团队报道"纯栽培成功",但最终被定性为孤独的考验,这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谈谈研究的历史:

"我们国家的科技支出只有我国的3%"

柑橘黄龙病最早于1913年和1919年分别在台湾台北和广东省潮头市被发现,然后随着幼苗的转移传播到周边省份和地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了解,该病发生在除欧洲和大洋洲以外的几个大陆,早发病在亚洲,1960年代在非洲报告,直到2004年才在美洲报告,并且正在迅速蔓延,目前在50多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黄龙病。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对黄龙病原菌的研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最初推测可能是线虫、地衣、水害和真菌引起的,而在20世纪50年代,华南农业大学的林康祥教授证明它具有嫁接传染性,推测是病毒,在20世纪70年代赵学远的试验证明它对抗生素敏感, 据推测是细菌质,1983年,法国的卡尼尔教授和其他人明确将其病原体确定为韧带细菌。现在已知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有三种物种,其中亚洲物种的致病性最强,并且都发生在中国。

在谈到黄龙病课题的研究时,周长勇指出,从研发资金来看,美国在过去十年中共投入了6.94亿美元,而中国各级针对该病的各级研发项目累计投资约1.4亿元, 中国对这种疾病的科技投入仅为美国的3%。去年,周昌勇申请了为期三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防控黄龙病,项目资金超过2800万元。

文章来源:农业金融网柑橘通行证

周常勇:木虱已抵达四川,长江柑橘带形势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