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介绍ISO/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

概述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被称作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简称为OSI参考模型。OSI有七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介绍ISO/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低三层被称作通信子网,完成数据传输功能。

高三层被称作资源子网,完成数据的处理等操作。

中间的传输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数据传输单位: 比特
  • 功能: 定义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和逻辑连接方式 。
  • 典型物理层协议(接口标准):EIA-232C,EIA/TIA RS-449,CCITT的X.21等
  • 两个通信结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一段通信链路,物理层主要研究:
    • 链路与结点的连接需要连接接口,物理层规定这些接口的一些参数,如机械形状和尺寸,交换电路的数量和排列等。
    • 规定了链路上传输信号的意义和电气特征。例如物理层规定信号A代表数字0,当结点要传输数字0的时候,就会发出信号A,当结点接受到信号A时就知道接受到的数据时信号A。

第2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数据传输单位:帧。
  • 任务和功能
    • 将网络层传来的IP数据包组装成帧。
    • 概括为封装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传输管理。
    • 典型链路层协议:SDLC.HDLC,PPP,STP和帧中继等。

第3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 传输单位:数据报。
  • 主要任务:将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分组)从原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络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业务。
  • 关键问题是对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并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和网际互联等功能。
  • 典型网络层协议:IP,IPX,ICMP,IGMP,ARP,RARP,OSPF等。

第4层——传输层(运输层)(Transfer Layer)

  • 传输单位:报文段(TCP)/用户数据报(UDP)。
  • 主要负责两个进程间的通信(端对端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
  • 功能:为端到端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
  • 辨析: 数据链路层提供点到点的通信,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点到点可以理解为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一个点指的是一个硬件地址或者IP地址;端到端的通信可以理解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两个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
  • 典型传输层协议:TCP(可靠)/UDP(不可靠)。

第5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会话层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的通信提供增值服务
  • 这种服务主要为表示层实体或者用户进程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传输数据。
  • 功能:管理主机间的会话进程,包括建立、管理、及中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第6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表示层主要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不同的机器采用的编码和表示方式不尽相同、使用的数据结构也不尽相同。
  • 表示层采用抽象的标准方法定义数据结构,并采用标准的编码格式。
  • 功能:数据压缩、加密、解密,数据变换。

第7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面向用户的层,是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 典型协议:FTP(用于文件传送),SMTP(用于电子邮件),HTTP(用于万维网)。

TCP/IP模型

概述

ARPA在研究ARPAnet时提出TCP/IP模型,模型从低到高依次是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对应与OSI的会话、表示、应用层)。由于广泛应用使得TCP/IP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介绍ISO/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参考:

图1来源: 百度百科

图2来源: 43272170的csdn博客

若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