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老百姓”的孩子学琴到底图个啥?

“小老百姓”的孩子学琴到底图个啥?

文|十三姐

五一假期里,我儿子参加了一场管乐团的演出。

我看了整场演出,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看他作为打击乐声部首席登台......很多朋友知道我儿子是拉大提琴的。

所以,一个学大提琴的娃,怎么玩上了打击乐。

这个过程连我这个亲妈都觉得云里雾里。一开始他进学校的管乐团,不会木管也不会铜管就选了打击乐,可他也没学过这个,我以为他就进去混个三角铃和沙锤啥的凑个数,谁知过了没多久他混成了打击乐首席,经常一首乐曲里面要一人演奏好几种乐器。

我经常跟他爹说:不愧是我儿子,遗传了我的音乐天赋。他爹说:这玩意谁不会啊。

呵呵,你儿子是打击乐首席,你是打击首席。

众所周知,老母亲没有白干的事,更何况是我这种一个脑袋掰成八瓣用的老母亲,我看完演出之后必须得深入地扒一扒,唠一唠。

于是我把一些关于“孩子学琴”的反思做到了这个视频里,建议大家先看一看,不然可能不明白我后面写的是啥意思。

说真的,虽然我经常被定位成育儿博主、教育博主、亲子博主什么的,但我极少会曝光我儿子。因为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他基本都靠自己,鸡娃方面我没什么经验。

但在学音乐这块,我还真有不少经验和感受可以跟大家分享。

先说说我这条视频的评论区里,有一些留言很有意思。比如这一类:

这些评论统统指向一个论点:学艺术是一件有阶层门槛的事。

我承认,小地方的孩子更少有机会拓展艺术视野,肯定有局限性。

我儿子在12岁之前就登台过很多专业级音乐厅,还去过欧洲参加交流演出。

学艺术类特长,一定是大城市优于小地方,所以小城市的孩子学艺术肯定是需要付出更多。

我也承认,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确实需要“金钱的力量”加持。

拿我自己来说,学大提琴这些年随着水平的增高学费也在递增,外加我们师从大师级音乐家,入这个门槛都是经过挑选的,有幸进去了就有心理准备要粮草先行。

在上海很多家长知道,高级别的课时费都是4位数。不过我们从来不参加乱七八糟的没有含金量的比赛,不带偏孩子的同时也省了不少钱。

但是我不认同“培养对音乐的热情”是所谓的“小老百姓拿捏不住”的事。

我们参加的是学校的乐团,进去不难。但乐团是宽进严出,一旦进入,学习、训练、磨合都是考验孩子素质的过程。

所以,我所说的“培养热情”,并不是说只需要热情不需要努力,也不是说不要技术含量只要一腔热忱,而恰恰是在努力了之后、有了一定水准和成就感之后,热情才会随之而来。

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必须先有鸡。

任何事,不付出努力,想不劳而获就自动产生热情,那是做梦。

我从没见过一个考试只考40几分的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因为人的自我效能感必须是通过成就和自我满意度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没有产生对某一门乐器学习的热情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千万不要拿“我只是小老百姓”来解释,也不要拿“我们没有那种大格局的热情”来做托辞,因为不管你是谁,学乐器的热情都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才能换来的,和身份、财富、家世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且,最重要的是学艺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审美品位、有一个终身爱好、能作为情绪的出口、给自己带来快乐......那这些目的又和是不是“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小老百姓”的孩子学琴到底图个啥?

看了另一条评论回复,我承认,这个确实有一点关系:

又一次出现了“小老百姓”这个词,好像有一种“艺术是小老百姓的奢侈品”即视感。

我很赞同“热情需要氛围”,换句话说,家里的长辈、爹妈懂一点,孩子学起来才更容易一点。

一是基因自带点天赋,二是后天培养的时候少走弯路。这可以提高孩子学艺术的效率,让他更快从“交作业”通向“热情”。

还有示范作用。我得承认我自己对练琴的坚持给了孩子一个标准模版——没有任何捷径,我经常自己练琴一弹就是三、四个小时,唯有人后苦练,才能人前显摆......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没有错,但不是每个父母都必须懂艺术会吹拉弹唱......作为起跑线,父母的作用还是主要在于认知、方法,不在于专业水准。

不会乐器的父母也可以以身作则,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执着和坚持都有一样的教育效果。

“小老百姓”的孩子学琴到底图个啥?

还有家长觉得孩子学一个艺术类特长会严重影响学业。那只能说明:

1. 你的孩子真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太有天赋);

2. 你在某一方面可能过度要求了孩子,导致他花了不该花的太多时间收效却不乐观,他感到挫败了,会把这种挫败感带到其他方面,导致其他方面也下降。

事实是:我接触过的琴童里,凡是乐器学得好的,学习成绩也好。学习是相通的,考查的是孩子的吸收、掌握、运用的协调能力,这个能力不会厚此薄彼。

还有的人说孩子不想练,不喜欢练。

每次听到这样的诉苦,我就想先问一个问题:你们找的老师到底怎么样?

在大城市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抬高起点。你的老师的格局、高度、认知、引导的方式,决定了你家孩子与这个艺术门类的缘分深浅。

老师教孩子的时候就很无聊,死板,甚至还没讲明白,孩子压根不理解,只是在完成任务,那你指望孩子练琴的时候有多快乐呢?

老师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传导器的作用,他要让孩子爱上所学的东西。一句话四两拨千斤,一个点拨立竿见影对孩子有疗效,这都是不一样的。

确实,三分教七分练,但如果你这三分教是滥竽充数,你指望孩子的七分练能天降仙气自动开光弯道超车吗。

有些老师一上来就是考级、考级、考级,天天把考级挂嘴上,还整天带孩子参加这个比赛那个展演,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份考级证书和一个光灿灿的奖杯才能证明这个老师“会教”。

大师不会盯着让你考级和比赛,反而孩子的格局、认知和技术都突飞猛进,有了扎实的水平,考级就像个顺便的事,只为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和提升他的见识(看看其他的孩子的水平)。

“小老百姓”的孩子学琴到底图个啥?

塞利格曼主张一种教育方式,叫积极教育。

他认为“让孩子收获幸福感”和“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应当共同成为教育的目的。

对艺术教育也是一样,一个孩子学音乐、学画画、学体育,丝毫没幸福感,也没有快乐,没有追求,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不知道今天苦练的意义,他没有幸福感,他只为了实现家长的愿望。

很多这样的小朋友,普遍在8年级、9年级,最多10年级,就彻底放掉了自己的特长。

比如学钢琴,放眼望去,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里好像所有幼儿园和小学的小孩都在学钢琴。但你只要再去仔细看看,就会发现,等到这些孩子上了初中,只剩一半还在学。到了高中,“钢琴”这个词,只会在他们每次填一些无关紧要的个人简历的时候写在“爱好”那一栏里的名字。

不少娃拿了个十级证书,跑出来让他弹个琴说不会......为啥,因为“考级的那几首曲子已经忘了”......啥也不是。

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是:学音乐和绘画包括体育,一定肯定确定绝对是需要天赋的。

你可以天赋不高,但绝不能天赋是0,甚至是负数。

同样学了三年钢琴,同样弹一首曲目,有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弹得很开心,有的人就是过不去这个坎,怎么也弹不好,气得想砸琴,父母也气得血压高。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并不一定都是努力程度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天赋的差异。

就像长跑一样,有人天生就是不行,再怎么练也不如人家有天赋的。

“小老百姓”的孩子学琴到底图个啥?

所以我对培养孩子音乐类特长的建议就是这些:

1. 老师起点尽量选高的,贵有贵的道理,如果经济不允许干脆就不要学,反而耽误了孩子时间。

2. 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引导都非常重要,就像你天天让孩子练英语口语,自己却全是中文,全英语环境和你的环境能比吗。

3. 考级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既不能加分也磨灭了孩子的热情),一年里只为了那张证书反复练三四首曲子,孩子对艺术的认知也变了,等到学有余力(能力到了)顺便考一下,那是可以的。

4.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艺术天赋,实在太破坏亲子关系而且孩子真的毫无幸福感可言的艺术类项目就放弃吧,不是非得学点什么才能体现家长懂得培养孩子,有时候不学才能证明你懂。

5. 参加乐团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管乐、弦乐和打击乐有机会可以试试,有过大乐团训练演出经验的孩子普遍对学乐器更有耐心和悟性,通过实践对古典音乐的演绎和磨合,音乐品位也会大大提升。

6. 学艺术耽误学业可能会出现,如果出现了,证明孩子并非学有余力,那就抓大放小吧,不能既要又要还要。除非孩子是某方面艺术天才,否则还是抓学业比较理智。

7. 学乐器只是途径(对非专业路线孩子来说),目的是让孩子欣赏艺术,探索美,形成物质以外精神追求的闭环,不需要通过外界就能自我形成情绪的出口,这是受益终身的财富。千万不要因为前期粗暴、枯燥的训练和家长霸权式的干预而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前期家长需要多一些耐心。

8. 我认为大多数孩子学艺术不存在所谓“学有所成”这一说,收获到了什么是因人而异的,底线只有一个:孩子真正喜欢。

这些经验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