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作者:牧海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的起源位于墨西哥湾和北大西洋沿岸,是美国和世界各地最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红鱼也被认为是"水星",深受消费者好评,"人气"全年居高不下。

众所周知,美国人对吃鱼是出了名的挑剔,其中一个硬性要求是肌肉间叮咬较少。美国红鱼仿佛迎合了美国的味道而出现,而罗非鱼、鳕鱼、鲑鱼,像美国红鱼不仅刺少,而且肉鲜,营养丰富,吃起来不油腻。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消费者开始痴迷于红鱼。在短短10年内,美国美食家将红鱼置于灭绝的边缘,这足以说明美国红鱼是多么"受欢迎"。

<h1>美国红鱼:因为美味和"受欢迎",却招致了杀戮的祸害?</h1>

美国红鱼有很多名字,如红鱼、大西洋红鲱鱼等。因为美国红鱼的尾巴有一个明显的黑色圆点,看起来像一只眼睛,所以它也被称为有眼睛斑点的石头鱼。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尾柄处的黑点是美国红鱼的标志性识别特征

关于美国红鱼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在繁殖季节从水中捞出时,红鱼的肌肉相互摩擦,产生气泡,听起来好像它们在敲打低音鼓,因此绰号红鼓鱼。

就大小而言,美国红鱼是典型的大型鱼类。在佛罗里达州,钓鱼爱好者捕获了一条重达150厘米,重23公斤的巨型红鱼。1984年,北卡罗来纳州的另一条美国红鱼重42.6公斤,创下了红鱼的新世界纪录。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巨型美国红鱼是许多垂钓者的梦想目标

当然,大多数美国人停不下来的就是美味的烧烤红鱼排,其次是烟熏红鱼肉。在推出招牌菜后,红鱼很快赢得了一大批铁杆粉丝,这直接导致了美国野生红鱼的过度捕捞。

美国红鱼是佛罗里达州非常受欢迎的捕鱼物种,但由于捕鱼和捕鱼现象严重,红鱼一度面临灭绝的危险。到1980年代末,佛罗里达州政府不得不使用行政命令来减少人为捕捞压力,因为野生红鱼即将被捕。当地政府只允许体长46至68厘米的红鱼,每人只允许一条鱼。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捕获的美国红鱼

但即便如此,美国人从未停止捕捞红鱼,红鱼仍在急剧下降。到2007年10月,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人工繁育和增殖红鱼,及时补充了美国红鱼的野生资源,这一系列的养护措施真正保护了红鱼的种类。

<h1>美国红鱼引入中国,再一次"走红"?</h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水产养殖业已走上了快车道,国内专家一直在寻找生长快、有弹性、肉质好、品种好、美国红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进中国的。

1987年,中国台湾省率先从美国引进红鱼,并于1989年成功突破人工养殖技术。此后,海南和福建沿海地区开始发展美洲红鱼的大规模养殖。如今,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省份纷纷加入,国内红鱼养殖业逐步壮大和发展。这样,美国红鱼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家园",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繁殖种类。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养殖的美国红鱼

与罗非鱼、鲭鱼等河口鱼类相比,美国红鱼生长明显更快。在海南、福建等地,红鱼当年能长到1公斤,体质最大的能长到3公斤。在北部沿海地区,由于水温低,红鱼生长相对缓慢。以青岛为例,如果从0.8厘米的鱼苗开始养殖,一年后体重可以长到500克左右,这个时候可以陆续上市。

此外,美国红鱼对环境的适应性也非常强,在海水、淡水、半盐水环境中生长最为正常,而2~33°C的水体范围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美国雄鱼对低氧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溶解氧水平低至2.2mg / L时生存。因此,无论是海上网箱还是内陆池塘,都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经济效益可观。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2016年,山东省青岛迎来美国红鱼,红鱼捕捞量一般在1-2公斤左右

根据2019年的数据,我国红鱼养殖产量已达7万吨,绝大部分产量来自近海网箱养殖。众所周知,笼养很容易引发逃生事件,一旦遇到台风等强对流天气,箱内很容易被破坏,红鱼逃生事件不可避免。

此外,一些毫无戒心的人还会购买美国红鱼的幼苗释放,这也给美国红鱼洪水埋下了安全隐患。

<h1>美国红鱼会淹没中国沿海吗?</h1>

美洲红鱼的潜在威胁明显高于罗非鱼,罗非鱼是典型的热带,当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死亡,无法度过北方的冬天。但美国红鱼不同,该物种可以适应2摄氏度的最低温度,因此温度并不能阻止美国红鱼向北传播"生态红线"。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不同大小的美国红鱼

那么问题来了,从近海网箱中逃出来的美国红鱼会淹没中国沿海吗?

国内研究人员专门调查了逃生的美国红鱼,结果出乎意料:仅浙江沿海就有数百万条美国红鱼!

从2004年到2006年,研究人员捕获了最小重量为110克,最大重量超过10公斤的野生红鱼,长度在17至83厘米之间。这些野生红鱼的年龄在一到七岁之间,而美国红鱼只需要三到四年才能成熟 - 这意味着许多逃脱的美国红鱼已经成熟。

更重要的是,美国红鱼非常肥沃。雌鱼达到性成熟后,卵量可达200万~300万只,可分批产卵数次。即使逃逸次数很少,美国红鱼也可能在几年内形成大量种群,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美国红鱼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胚胎

更让专家担忧的是,美国红鱼在浙江沿海的出现与美国的自然种群非常接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国红鱼逃逸后没有明显的物种退化。换句话说,浙江近海水域的环境是美洲红鱼生长的理想选择。虽然美国的红鱼可能不会被淹没,但中国本土物种(如大黄鱼、小黄鱼)的影响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h1>美国红鱼:是"功勋"还是"杀手"?</h1>

根据目前的调查,美国红鱼在中国沿海形成自然种群的可能性非常高。这些鱼不仅可以在中国成功生存,而且生长得很好。从青岛到海南,许多海钓者声称已经捕获了美国红鱼,在一些地区有专门从事红鱼捕捞的团体。可以看出,红鱼的野生种群分布在北方和南方,数量相当大。

美国红鱼“走红”,10年被吃到濒危,在中国却成入侵物种?美国红鱼:因美味而“走红”,却招来杀身之祸?美国红鱼引种到中国,再度“走红”?美国红鱼会在中国近海泛滥吗?美国红鱼:是“功臣”还是“杀手”?

也许很多人认为,既然美国红鱼是一种稀有的美味佳肴,那么就"请"到餐桌上去淘汰,是不是双拍了?然而,事实上,市场上的美国红鱼基本上都是养殖的,想"吃"野生红鱼就等于天下。此外,"抓住所有逃脱的美国红鱼"是不现实的,因此"吃"并不一定能解决红鱼泛滥的问题。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逃逸或释放的美国红鱼肯定会影响中国的近海生态系统,改变食物链和营养结构,目前的生态损失无法评估,但这种"生态票"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美国红鱼物种入侵,罗非鱼,#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