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五一假期,一部悬疑剧被推至潮头,直到结局评分还在持续上涨,目前已至9.5分,成为近八年国产剧评分第一,它就是《漫长的季节》。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曾经导出过《隐秘的角落》的辛爽和范伟、秦昊、陈明昊一起,展现了东北“三老只”的探案故事,也呈现出大时代环境下一代普通人的命运走向。

没有流量,但有影帝;悬疑少点,但有生活;一改萧瑟,色调鲜艳;背景音乐,每集一换。《漫长的季节》和大众以往认知的悬疑剧有着诸多不同,随着剧情的铺陈,所有的伏笔、所有的命运收束成一条火车轨道,从漫长的秋天驶向下一个季节。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悬疑是外套,命运是内核”

秦昊饰演的“龚彪”下线的时候,他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句话。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如果和导演辛爽前作《隐秘的角落》相比,《漫长的季节》并没有营造出观众想象当中的直接冲击到感官的悬疑感,而是围绕着一桩连环杀人悬案,将一代人的生活娓娓道来。从生活细节中,窥见身在其中的人被命运摆布的一生。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故事发生在东北一个虚构的小城桦林,因此,观众能够看到这部剧到处充斥着东北元素。吃喝上,有“大绿棒子”与“小烧烤”,妈妈给做的锅包肉;穿着上,洗到泛白的深蓝色工服与厚呢大衣,深色系的厚重的服饰将地域地烙印下;口音上,本就是来自东北的演员们让角色们操着一口舒服又“横”的东北话,任是东北观众也听不出违和感。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其中所展现的人物关系也有着东北地域的特质,比如范伟饰演的王响一家的代际关系。王响是典型东北父亲的形象,喜欢对儿子王阳说教、在饭桌上指点江山;但是又爱老婆儿子爱到骨子里去,不时使出“小幽默”,且时刻有身为“顶梁柱”的责任与意识。而儿子王阳,也是典型的东北儿子形象,有青春期的反叛,也有对父母的依恋。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地域塑造了人,而时代更是决定了人一生的走向。这部剧对时代与人的描摹出神入化。其中一个重要年份在1998年,东北国企大厂“桦钢”正赶上效益不好的年月,工人们的“铁饭碗”岌岌可危,即使是像王响这样的劳模,也逃不过下岗的大浪潮。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其他工友们没有“光环”加持,遭遇更不如他们。刘琳饰演的看班的李巧云,丈夫患病,孩子还在需要妈妈唱童谣哄睡的年纪,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去陪酒。王响的妻子罗美素,心脏搭了四个支架没给报销病退在家,靠帮邻居织毛衣补贴家用。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时针划过近二十年,2016年的工友们也并没有迎来人生巅峰,失去妻子与丈夫的人希望能搭着伙过日子,搭伙过日子的夫妻又谈到了离婚;曾经倒卖钢材的保卫科长又干起了违法的倒卖车牌,不同的是他现在挂上了尿袋。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好在再漫长的季节也必然会过去。以往的悬疑剧里,雪常常与血迹、脚印混在一起,代表着一种肃穆与悲伤。但在这部剧中,它带来的却是纯洁与新的开始。

当漫长的秋天终于过去,当雪落在主角们的肩膀与头发上,一切沉疴都被洗去。这是一个季节的终结,也终将带来下一个季节的序章。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热血“三老只”

“这部剧是‘热血老年番’吧!”

正在飙车的三个老头,一个是总是笑眯眯但看起来总好像有什么故事的慈祥老大哥,一个是大腹便便看起来有些油腻的胖男人,一个是能把老太太抡起来跳舞的帅老头,《漫长的季节》探案主角团由“三老只”构成。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范伟饰演的王响,曾经是国企“桦钢”厂里的火车司机、劳模,后来下岗成为出租车司机。生活经验丰富,一眼就能看出来妹夫“占便宜”买来的车下过水还大修过,是“三老只”里的主心骨。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秦昊饰演的龚彪,是王响的妹夫,90年代的大学生。国企下岗后跟着王响开出租车,给自己开出了糖尿病,但他爱喝酒,带着胰岛素也要不醉不归。这个角色是“三老只”里最有搞笑气质的“小市民”角色,带着东北男人可爱的“彪”劲。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陈明昊饰演的马德胜,曾经是刑警队长,他是“三老只”里最有英雄主义气概的人,为了追凶可以48小时不睡觉蹲点,一辈子嫉恶如仇。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全剧由1997、1998和2016三个重要年份构成,1998年,“三老只”因为王响儿子卷进去的连环凶杀案而产生了联系,2016年,因为追查龚彪的套牌出租车,发现当年的连环凶杀案的凶手和线索,三个“老家伙”又集结到了一起,横冲直撞追查凶手。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乍一看,“三老只”的生活好像是喜剧,剧集本身也在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方式来描写他们的生活。街边吃包子互相寒碜,蹲点找人矛盾不断。马德胜嫌弃其他两人没有毅力,龚彪抱怨马德胜这么干下去迟早把命搭里,只有王响一个人游走在两人之间和稀泥。然而王响却是最大的苦主,多年后的再次集结,是希望能够找到十八年前儿子死亡的线索。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喜剧终究难掩悬疑剧悲伤的底色,在啼笑皆非的钓鱼执法的表象下,不管是十八年的追凶,还是主角团步入老年病痛缠身的窘境,都讲述着平凡小人物被现实裹挟的一生。主角团“三老只”每一个人都活在过去,一个为儿子,一个为破案,一个为做梦。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剧集的尾声部分,“三老只”在KTV“散伙”那场戏里,王响拿出了珍藏二十年的好酒,三个人在醉梦里一起滑稽地跳起迪斯科,颇有种《茶馆》里老年王利发等人为自己撒纸钱的荒唐。一曲舞罢,《笑看风云》的背景音乐里,三个人回忆过去,什么都想不起来;思索现在,也只能承认“老了”。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最后的最后,活在梦里不信命的龚彪在中彩票的喜悦里出了致命的车祸;一生嫉恶如仇的马德胜中了风却“通了”,把案情串联到一起说出了真相之后嚎啕大哭;而王响,救起了一心求死的间接导致儿子死亡的那个人。三人都从过去的迷梦中醒来,也都与自己和时代和解。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依然范德彪”

《漫长的季节》能够拿下近八年国产剧评分第一,除了演员和编剧对人物与故事的创作与展现,也离不开导演辛爽赋予的艺术化的表达。

首先就是这部剧的影像风格,色彩饱和度较高。导演辛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觉得以往的东北悬疑剧都是冷色调,但他想通过这部剧告诉大家东北是四季分明,东北也可以是暖色调。所以剧集一开始,王响将火车开过玉米地,有种开向春天的希望田野之感,剧集的末尾,雪花在夜晚落下,然而街边的灯光却是暖黄色的,映衬着雪花也亮晶晶地发着光。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其次,多线叙事,时空并行。多线叙事是悬疑剧中常用的叙事手法,《漫长的季节》依然采用了这个方式,通过转场进行时空转换,但是时间线之间并没有分明的界限,案发前与案发后也并不是顺叙,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恍惚之感。直到第十集,时间线收束到一起,所有的剧情串联成线,配上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就好像一条珍珠项链被撕扯又被重新归置,成为一件浴火重生的艺术品。

多线叙事下的转场让人印象深刻。这部剧中的转场相当之丝滑,往往在观众看得正雀跃之时给以当头棒喝,也能在近乎绝望之时,给观众以慰藉。比如前一秒,王阳还在镜子前兴奋于和沈墨的恋爱取得了新的进展,后一秒,镜子中的他满头水珠,眼睛里流露出哀伤,就好像预示着他的结局一样。

最后一集,王响在出车祸之后的人生走马灯里,回忆起当年妻子与儿子相继离世之后,他回到自己开火车的那条轨道上准备卧轨自杀,火车呼啸而过,他听到了婴儿的哭声,那就是他第二个儿子“王北”,镜头转换,此时心脏病发的他被长大的王北抱在怀里,告诉他“爸你坚持住”。这意味着无论哪个时空,王北都是王响的救赎。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剧集中的音乐同样值得一提。曾经在摇滚乐队担任吉他手、在音乐公司担任音乐总监的辛爽仿佛是把自己的私人歌单放到了剧集之中,不仅情节中的音乐符合时代与悬疑需要,甚至连每一集末尾的音乐都不同,随着剧情的进展而变化,有时紧张到扣人心弦,有时又像是唱起了主角们的挽歌。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当然,一定有观众注意到了这部剧与《马大帅》千丝万缕的联系。二十年前,范伟出演了《马大帅》中的范德彪,同样是讲述东北普通人荒唐又辛酸的平凡史诗,让当时的辛爽反复收看。二十年后《漫长的季节》联动《马大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维多利亚门口的门卫、桂英烤肉,串联起了范德彪宇宙,也为这部剧赋予了一份时代情怀。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结语

“打个响指吧,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时间一直向前,有人留在过去,也有人总要走向未来。火车呼啸而过,王响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他在玉米地里狂奔着,呼喊着,告诉现在的,也是从前的自己——

“往前看,别回头”。

《漫长的季节》,岁月的一记响指

《漫长的季节》在这个五一档给出良好的观剧体验,以它的味道、它的独特,它的鲜明,被喜欢、被发现、被记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