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摩纳哥,引蛾扑火

作者:慧眼速递

本文转自作者 | 张璐诗

摩纳哥,引蛾扑火

张璐诗:蒙特卡洛赌场门前的广场上有一面透镜,倒映着广场上的大众。它就像是摩纳哥公国的缩影,磁吸着寻找王室与好莱坞传奇故事的游人,如引蛾扑火。

第一次来摩纳哥,住在蒙特卡洛赌场旁边的巴黎大酒店(Hôtel de Paris)。办好入住手续后,就下楼到对面的穿梭巴士站等车到蒙特卡洛海滩去,气温刚过18度,可是晴天碧海的诱惑实在难挡,我纵身就跳进海里游了个畅快。地中海的气息,从海鸟盘旋的双翼与太阳椅上满眼的浴袍袖子中倾泻而出。

摩纳哥公国首都蒙特卡洛大赌场的门前广场上,有一面明晃晃的透镜,镜子终日倒映着簇拥在广场上的大众。在这里住了几天,发现它就像是摩纳哥公国的一个缩影,磁吸着世界各国寻找王室与好莱坞传奇故事的游人,如引蛾扑火。半个世纪前的摩纳哥王妃格蕾丝曾同时是好莱坞影后,她完美象征着外界对摩纳哥的幻想,至今深入民心。又或者说,这位好莱坞女星的到来,使得摩纳哥成为举世闻名的度假目的地。

巴黎大酒店就开在蒙特卡洛赌场旁边,赌场在1863年建成,酒店没过几年也开了。在酒店工作了30多年的Floreana见证过许多发生在酒店内的“秘史”,但许多秘密自然不会公开。她只告知曾经接待过一位在酒店连续住了六十年的女子,最初是跟着每天要上赌场的丈夫来,结果一住下就没再离开。大堂在1928年开了一家“美国人的酒吧”(Le Bar Américain),今日店内仍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式的风貌,墙上挂了一些曾来酒店关顾的文艺界名人留影:在墙上涂下自己名字的画家马蒂斯、用手杖指着一幅海报的艺术家达利,还有先锋派作家让•科托克和香颂歌手艾迪特•皮雅芙。

从兴建开始就与摩纳哥王室拥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蒙特卡洛大赌场,为007系列的原著作者伊恩•弗莱明带来灵感,而创作下“皇家赌场”故事。电影“007皇家赌场”虽然另有片场,另一部007影片《黄金眼》却是在此取景。与巴黎歌剧院同出于建筑设计师Charles Garnier之手的大赌场,在1863年初建之时,其中庭的大理石和玛瑙柱、华丽大剧院一般的赌场内景,和赌场门外的山丘与泥洼地还不那么匹配。事实上整个摩纳哥公国就是在斯配吕格(Spélugues)山岩之中建起来的,赌场选址所在区域原名就叫“洞穴”。赌场刚开时,连接尼斯与蒙特卡洛的交通只有海路。今天我们看到赌场内设有一面钟,是当时为提醒要赶上傍晚六点开船回尼斯的顾客而设的。可以说,赌场的兴建才是蒙特卡洛城的崛起。

摩纳哥,引蛾扑火

赌场两旁,一侧是“巴黎大酒店”,一侧是“巴黎咖啡馆”,大堂内一座金碧辉煌的宴会厅,曾是格蕾丝王妃举办婚礼的场所。店铺以“巴黎”命名很显然是为一沾优雅气息;就好比国内一些度假目的地以“蒙特卡洛”命名是为一沾“豪”气。蒙特卡洛赌场也与巴黎歌剧院共享一位建筑设计师查尔斯•卡尼尔,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卡尼尔先是以流行于拿破仑三世第二帝国时期的建筑风尚设计出了赌场,而他后来设计的巴黎歌剧院,其实就是以蒙特卡洛赌场为原型的,只不过歌剧院内减去了王室包厢。

赌场和“巴黎大酒店”其实都是Société des Bains de Mer属下的物业。这个直译为“海浴协会”的组织,一个半世纪之前由当地王室与教会共同创办,在20世纪曾有一段时间被希腊船王奥西纳斯收入囊中。巴黎酒店地下有一个从150年前就存在的酒窖,开窖取酒的手推车从19世纪末沿用至今。接近四万瓶葡萄酒常年贮存在这2500平米的地窖中,并不对外销售。昏暗灯光中,依稀辨认得出格蕾丝偏爱的“罗曼尼康帝”葡萄酒,还有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此把盏时喝剩下的干邑。

临走那天中午上到巴黎酒店楼顶的Le Grill餐厅,面对豁然开阔的景色时,就听说了一段希腊船王的轶事:美籍希腊歌剧名伶玛丽亚•卡拉斯曾与奥纳西斯有过一段九年恋情,64年前的一天,卡拉斯提出想拥有一个地方,吃饭的时候能同时看到法国和意大利。奥纳西斯听罢,便在酒店顶层为她开了这家餐厅。这段像是剧集里的情节,成为Le Grill最为人乐道的历史,即使餐品已摘得了“米其林一星”,也难比晴天时坐在露台上看到的景色引人入胜。

摩纳哥,引蛾扑火

不过,一块烤得完美的新鲜海鲂鱼,还是将我的注意力掰回到了餐盘中。这几天在摩纳哥吃饭,发现菜单上出现最多的一是海鲂鱼(英国人叫John Dory多利鱼,法国人则称之为Saint Pierre圣彼得鱼),二是产自不远处意大利西北部圣雷莫的红虾。

成行前并没有想到,巴掌大的摩纳哥,藏了不少明星餐厅:法国名厨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的“路易十五”餐厅、同样来自法国的另一位名厨Yannick Alléno开的米其林一星餐厅Pavyllon、以及主厨 Dominique Lory曾担任“路易十五”餐厅主厨的Le Grill餐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兰•杜卡斯从1987年开始加盟至今的“路易十五”餐厅,在20多年前被授予“米其林三星”后,随之在欧洲各地引起了酒店引入精细料理的风潮。餐饮成为酒店加分项,而不再是鸡肋。

第一晚订了在赌场内的餐厅Le Train Bleu吃饭,进到赌场接待处才发现,进餐厅也要登记护照、拿入场券。然后才了解到,持摩纳哥护照的公民是不欢迎入赌场的,不过近年似乎也有新规定:本地公民即使赢钱了,也不能将银子带走。赌场历年来成为摩纳哥的支柱收入,缘由在此。餐厅Le Train Bleu的内部很像一节19世纪末的老火车厢,这其实是仿照当时一趟往返尼斯与蒙特卡洛赌场的豪华列车而建造的。餐厅墙上还有一幅当时拍下的照片,照片上停在赌场跟前的火车,四周还是泥泞荒野的模样。餐厅紧靠赌场,吃饭期间就见有赌场中的顾客过来隔着围栏点了一盘虾,让侍应生送到场子内。赌场内不允许拍照,但其实围着赌桌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花18欧元进赌场的人,都乐于只坐在金碧辉煌的赌场穹顶下喝一杯。

摩纳哥,引蛾扑火

如今担任“路易十五”餐厅的主厨是Emmanuel Pilon,跟在阿兰•杜卡斯麾下多年,杜卡斯虽然也常来摩纳哥管理一下餐厅,但早已不下厨。餐厅有不少使人难忘的特色,比如侍应生推着盛满新鲜草本的小车让顾客自选草本进行拼配,然后替顾客现摘下沏茶这样的仪式感。但令人最记得住的还是餐品本身,尤其这是一顿极少能够用上“山珍海味”去形容的精细料理,我们在其中吃到了平时在欧洲极少能吃到的海参和海葵;前菜时间整只带刺的海胆外壳摆到每一位顾客面前,里面盛着的是一只生海胆,可以说主厨的“勇气”在那时已是昭然若揭。

当吃到海鲂鱼旁边还配了切成粒的海参和蔬菜;以罗马传统犹太人的炸朝鲜蓟搭配的“海葵香肠”时,菜单上甚至将捕捞海葵的渔民名字Olivier Bardoux也标了上去时,我实在止不住好奇心,于是到后厨去请教Emmanuel。原来喜欢在厨房里“专攻难题”的主厨先生,前些年跟阿兰•杜卡斯到中国时,听前辈的话,曾专门留在北京几天学习烹饪一般欧洲厨师眼中“滑溜溜有点恶心”的海参。他说自己也挺喜欢吃海参的,而位于地中海的摩纳哥,相比巴黎更容易直接取材,做海产品最理想不过。至于在海底长牙五爪的海葵,Emmanuel第一次是在西班牙吃的,但当时他觉得就那么炸着吃太简单,于是回来自己琢磨着,将海葵料理成了“香肠”状。不说的话,也许根本吃不出来。可这顿饭因此变得特别,我知道自己会记住很久。

摩纳哥,引蛾扑火

临走那天,Floreana带我上到巴黎大酒店的顶层看“格蕾丝王妃钻石套房”,套房正对着从13世纪延续至今的摩纳哥王宫,房间内摆满了王室独家提供的格蕾丝日常照片和她的油画肖像。她还带我进到二楼带宽敞阳台正对赌场广场的套房中,指着楼下酒店与赌场之间狭窄的车道说,这是一级方程式大奖赛期间,离赛车最近的观赏位置。

我听说持摩纳哥护照的居民不过4万人,每逢举行创办于1929年的摩纳哥一级方程式大奖赛,游人蜂拥而来,本地人就会“逃”出城外避过风头。赛车道就在城市之内,从海格力斯港蜿蜒伸入蒙特卡洛的街道,车道与保护轨之间没有任何空隙,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常吸引经过的路人备好相机,守株待兔。我到达时是4月初,路旁为5月底大奖赛搭建护栏的工程才刚刚开始,但是每天不分早晚,已经看见大批游客停留在广场上,拍赌场,拍名车,还有目标不明的翘首以待。很难想像真到了赛车季,这里该有多拥挤。赌场门前广场的透镜此时在太阳底下折射出刺眼的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