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作者:平安成安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五一劳动节快乐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假期防骗指南

大家日思夜盼的“五一”小长假到了,在节日到来之际,旅游出行、网络购物、游戏娱乐也随之增加,在我们愉快享受假期之余,骗子可能正在绞尽脑汁行骗!

反诈中心给大家整理了假期防骗指南,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提高警惕,度过愉快假期。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一、境外旅游代办签证类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代办签证”“签证办理”等关键词信息吸引眼球实施诈骗。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推广引流

诈骗分子通过购买“置顶”广告博得流量,在内容上标志“官方机构名称、使馆标志”等虚假信息引诱被害人上钩。

第二步,营造亲密“关系”,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声称与使馆关系密切,有内部通道,可以少交签证材料,便捷快速办理签证,致使受害人信以为真,从而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李先生打算出国度假,因不了解办理签证所需材料以及办理流程,于是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代办签证的网站。

通过聊天,对方称需要领事馆工作人员验证其名下的银行存款,验证完成后办理签证。李先生在银行卡中存入8万元后,对方发李先生发了一个电脑的软件。

安装之后对方利用远程控制了李先生的电脑,并诱导李先生输入取款密码和验证码,随后李先生卡内8万元被全数转走。

警方提示:办理各类签证要选择正规的、具有合法资质及良好信誉的代理机构,切勿轻信所谓的快捷办理。

二、境内旅游优惠购票类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冒仿航空公司、旅游网站,发布低价打折营销消息,诱使受害人咨询,随后以有内部渠道、名额有限等话术,要求受害人支付费用,一旦受害人汇款,骗子又会以保证金等理由继续诱导受害人转账。

真实案例

杨先生在网上看到一条低价购买机票的广告,通过私聊客服称最近航空公司有打折活动,但是由于是内部活动,名额有限需要提交订金,随后发来一个购买链接。

杨先生支付了100元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中,后对方又称航空公司与旅行社有合作,需要再支付押金便可以低价游玩,并会将押金原封不动退回。

杨先生便再次向对方转账3000余元,随后杨先生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

警方提示:购票请通过正规平台、网站,如遇到有打折的车票或机票时提高警惕,务必思考折扣是否合理与真实性,警惕低价陷阱。

三、刷单返利类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诈骗分子发布虚假兼职广告,以高薪为诱饵,招募点赞员、推广员。前期小额快速返还佣金,诱导被害人下载刷单APP进行垫资充值,后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错误”等为借口,诈骗受害人钱款。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前期引流

前期引流。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一旦有受害人“上钩”,即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

第二步,小额返利。

进群后,让受害人完成关注公众号、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新手任务,并在完成任务后迅速发放小额佣金,获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实施诈骗。

骗子会安排“托儿”在群内散布高额返利截图,随后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待受害人大额投入后,又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投入更多资金,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相关案例

冯先生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招聘兼职广告,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随后按照客服引导开始刷单。

客服让下载了“乐汇通”的APP用来接单,冯某先登录对方的账号在这客服的指导下完成了几单,佣金都成功转到账号里了,之后便自己注册账号进行刷单。

待冯先生做完几十单后,发现APP内的钱无法提现,客服以解冻银行卡为由诱骗杨先生转账10万余元,事后杨先生共计被骗16万余元。

警方提示:“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凡是需要垫付资金的刷单返利都是诈骗,拒绝刷单,从我做起!

四、虚假投资类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搭建虚假投资平台、渠道,告诉受害人自己有高人指点或者内幕信息,稳赚不赔,用高额回报作为诱饵,诱使受害人投资,进行诈骗。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发布信息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确定恋爱关系骗取信任。

第二步,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采用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或谎称有特殊资源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方式,引诱受害人加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直播课,接受“股票大神”投资指导。

第三步,小额试水

诈骗分子将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

第四步,完成诈骗

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陆。

真实案例

王先生通过手机“陌陌”聊天软件,添加了一个陌生女人的微信号码,并且快速确定了恋爱关系进行网恋。交往中对方称自己是做数据波动的,要带其一起赚钱。

随后王先生通过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下载了“银河”APP,按照对方的引导进行投资,王先生按照对方的指示先分别充值了500元、10000元进行小额试水,获利后能够快速提现。

随后两天王先生加大了投入,充值2万元后发现无法再进行提现,随即来公安机关报案,被骗金额共计2万余元。

警方提示:面对超高收益的投资,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被高收益的噱头所迷惑,切勿相信稳赚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五、冒充熟人类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等相关信息后,假冒熟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主动添加受害人好友,用关心的口吻降低受害人戒备之心,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趁势提出借钱或帮忙操作转账,从而骗取钱财。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建立联系

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熟人、朋友、老师照片、姓名包装社交账号,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将受害人拉入特定群聊,或潜入受害人所在的群聊。

第二步,解除防备

诈骗分子以熟人的身份对受害人嘘寒问暖表示关心,或模仿熟人、朋友、老师等人语气发出指令,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骗取钱财

诈骗分子冒充熟人、朋友或老师时,一般会模仿他们的语气,向受害人发出转账或缴纳费用的指令信息,并以时间紧迫等借口催促受害人转账。

相关案例

赵先生收到一条好友申请,对方称自己是其好友赵先生,添加微信后,对方称自己一位亲属关联一家企业需要资金,他本人直接转账不方便,先把钱转给赵先生,再由赵先生转给其亲戚,赵先生和焦先生本人是老乡,关系很好,因此并未怀疑。

发给对方自己的银行账户后,便收到了一张给赵先生转账成功的截图,但赵先生并未收到钱,对方称跨行转账有延迟,钱急用,需要赵先生先垫付。

随后赵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将90万余元转给了对方指定账户,赵先生没有收到转来的钱,后经过核实发现自己被骗。

警方提示:凡是接到自称熟人或老师要求转账的信息时,务必要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在核实确认之前切勿转账!

六、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电商客服人员,以交易不成功、订单异常、商品缺货等理由承诺退款或予以赔偿,添加受害人社交账号,诱导买家扫描或点击链接进行直接转账或网络贷款等操作,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具体过程是:

第一步

冒充电商平台或者物流快递企业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问题,以退款、理赔、退税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诈骗。

第二步

声称误将受害人升级为某平台VIP会员、授权为代理、办理商品分期业务等,以不取消上述业务将产生额外扣费;或不订购“保证金”“假一赔三”等服务将无法理赔退款,诱导受害人支付费用。

第三步

以受害人在电商平台的积分不足为由,让受害人申请贷款提高积分,诱导受害人将贷款汇入指定账户。

相关案例

郝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郝女士有一个商品丢失了,表示给与退款。郝某添加对方QQ好友后,便按照对方要求开始操作。

郝女士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后,便按对方引导下载了APP,填写了银行账户等信息,期间手机便不断收到的短信验证码,随后发现银行卡里被转走了6000余元。

警方提示: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在接到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后,请务必提高警惕,切勿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更不要打开屏幕共享功能按照对方指示操作。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假期高发诈骗

希望通过上述反诈知识

提高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

在遇到类似情况时

能够准确甄别电信网络诈骗

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

结束

打击治理防范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一直在行动!

信息来源:河北刑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