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

作者:耳边事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

【耳边经典】是耳边事在2023年推出的全新栏目,旨在与大家分享那些随着时间推移光芒未曾有丝毫暗淡的优秀器材,或是在HiFi的发展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之作。

本期分享的器材是aune推出的Jasper耳塞。这款塞子拥有非常高的完成度,声音风格沉稳均衡,具有不错的把玩价值。

01、关于Jasper

2020年11月28日,一个主要做台式HiFi设备的品牌aune推出了其旗下第一款耳塞Jasper。虽然在当时,做前端的厂家做耳机也不算什么新闻了,但第一款耳机产品就能做出极高完成度的可以说还是比较少。而Jasper呢,当时两千元左右的上市定价虽然并不算很贵,但也不便宜,至少在没有什么先期同类产品的口碑加持下,让人单纯相信aune的诚意,去盲狙Jasper,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自己也是参与了当时在贴吧举办的巡回试听后才下定决心购买它。到了现在,在这还算挺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把它推荐给了不少朋友。但是似乎仍有不少朋友没有意识到这条耳塞在搭配潜力、趣味性等层面的珍贵品质,特在此分享一下我这两年来对于Jasper的一些把玩心得。

(下文所讨论的,皆为最初上市版本的“Jasper”,而非后来上市改款的“Jasper-T”,毕竟后者我是真没听过,和原版本具体有什么区别、区别多大我一概不知。)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

02、外观与佩戴

Jasper的包装和配件就是aune的朴实无华风格,简单、注重实用性,但也几乎没有亮点。腔体外形比较圆润,颜色方面有银色和黑色,银色比较抓眼球但也是个指纹收集器,长时间使用后,细小划痕看起来也会比较明显,因此我选择较为低调的黑色。腔体的佩戴贴合感不错,但重量偏重,总体的佩戴舒适度中规中矩。原装的黑色线材使用的是现在已经很少见的橡胶材质,颇具廉价感,它的弹性质感也会拉低一点佩戴体验。原装耳套材质较薄,对于腔体略重的Jasper来说,其支撑性不是太好,建议更换第三方耳套。

03、声音特性

Jasper的声音风格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稳”,这个“稳”字具有两面性:如果把Jasper放在驱动能力较为孱弱的设备上(如手机直推、入门级小尾巴等),则Jasper的“稳”是为了以尽量不出错为大前提,声音寡淡如水的“稳”,此时Jasper会放弃一些高频亮度和低频下潜,由此来避免在高频和低频部分由于前端控制力欠缺而可能导致的刺激感,照顾到了低驱动条件下的耐听性,却也失去了一定的风格彰显力。而如果使用驱动能力较强的设备(如中高端播放器、解码耳放等)搭配Jasper,其“稳”字则是体现在了声音中多了一份胸有成竹的感觉上,此时Jasper高频亮度和低频下潜的表现会有所增强,极为均衡的三频能量分布会使得其总体仍然是均衡耐听的声音风格,但它的信息量在进阶价位的单动圈耳塞里属于比较亮眼的。

Jasper在声音密度上虽然仍然与多单元耳塞相比存在差距,但胜在其声音极为顺滑,音色有很强的整体性。Jasper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是它的声场非常的规整,尤其是拥有同级别中较为少见的优质纵向声场层次感,这使得它拥有非常好的定位效果,在听久石让与新日本爱乐乐团合作的《天空之城》交响组曲时,可以较好地再现出乐团的规模。虽然Jasper的大动态表现在这个级别还算可以,但仍算不上生猛,若是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会感觉到稍微差一口气,好在其微动态的表现较为生动,可以将维瓦尔第《四季-冬》里面小提琴运弓时的力度变化生动准确地再现出来。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

04、认识“系统”

在介绍Jasper的相关搭配心得之前,我先来说一下我对“系统”这一概念的理解:任何正在播放音乐的器材套装,我认为都可以看作是一套“系统”,就连手机直推下的某9.9元包邮耳塞也都算作这个范畴,只是这套“系统”的组成部分上限比较低,想要提升这套“系统”就先要考虑提升其中核心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发声单元。因此我们在使用入门级耳塞时,往往不会去过多地考虑系统整体性的问题,因为此时我们迫切需要提升的,是发声单元的上限和可塑性,简单来讲就是先升级耳机。那么当升级到Jasper这样对于搭配较为敏感的发声单元时,“系统”的整体搭配效果就是需要考虑的了。

以入耳式耳塞为核心的系统,其组成成分比较简单,一般来讲主要就是单元、前端、耳套、线材四个部分。Jasper在前端方面的搭配主要考虑两点,一是驱动性问题,二是风格搭配问题。Jasper不算难推,但也不算太好推,如前文声音风格部分所述,太过入门的前端驱动下的Jasper是一种寡淡如水的“稳”,不难听,不刺激,但也略显无聊。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

我的日常使用最多的搭配是享声MR1V2单端口,其拥有较为强大的驱动能力,可以将Jasper的声音框架驱动完整。同时,MR1V2的声音风格也是非常稳健的,声音细节丰富但非常和谐,音色饱满,三频能量分布均衡,搭配Jasper可以说是将稳健贯彻到底了。如果觉得这样的搭配还是有点缺乏激情的话,也可以使用MR1V2的平衡口,以获得更加明显的细节凸显度,素质感更强。

而在风格搭配层面我最近还尝试过一个效果非常不错的播放器,就是Astell&Kern SP2000T,当然这台播放器的定位和价格比Jasper要高出很多,但这个搭配效果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思路。在晶体管放大模式下,SP2000T驱动Jasper的声音线条呈现出的是一种偏“骨感”的美,非常的明晰、扎实,适合听各种室内乐;而在电子管模式,Jasper的声音线条则是呈现出一种“肉感”美,声音温暖,中频饱满厚实,适合听一些老歌;更绝的是,SP2000T这台机器还有“混动放大模式”,甚至还可以调整“混动比例”,可以不同程度地结合“骨感”美和“肉感”美,以此来搭配Jasper实现更广泛的杂食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一下自己主观上更喜欢的“音乐形体感”是怎样的,对于今后的发烧方向可以起到一个指示作用。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

选择第三方耳套时,首先要保留Jasper那优良的纵向声场层次感,还要尽可能地不影响其声音密度,在这个思路下,我推荐使用AZLA SednaEarfit Short(AZLA黑短套)。另外还可以进一步从材质层面选择更为舒适的耳套,例如Softears的UC套,搭配Jasper时声音效果与AZLA黑短套类似,但UC套液态硅胶的材质可以使佩戴舒适度更高,只是价格也要贵一些。

Jasper的原线听感,简单来说就是比较糊,这样在低驱动力条件下更不容易“出错”,但在较为成型的系统中也限制了整体的素质表现。在为Jasper选择第三方线材的过程中,我尝试过的搭配里有两种风格各异的选择。其中一个是final的京线,它可以让Jasper的声音线条更加纤细,能够提升高频亮度,但对于低频听感的改善较为有限,甚至反而还会损失一部分的氛围感,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强化小编制管弦乐听感的线材搭配。另一个搭配是Effect Audio的Ares S,这条线材会强化Jasper的低频下潜,声音密度和能量感也会有所增加,更为难得的是,这条线材属于铜线中听感相当细腻的存在,会让Jasper原本就比较细腻的音色更加饱满耐听,拥有极高的杂食性。Ares S是我目前最为推荐的Jasper升级线选择。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

05、总结

有时候我也在想,进阶级耳塞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如果以Jasper为例的话,我会认为它最为珍贵的价值是:为发烧友提供了一副拥有稳健听感的同时,又对系统敏感度较高、可塑性较强的发声单元,它可以引发随身发烧友对于“系统”这一概念进行更多思考,从而促进发烧友形成一套专属于自身的成熟搭配体系。

很多人的发烧终点都并不会是Jasper,但如果在使用它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系统搭配的魅力,那么我认为它所能发挥出的价值就是要超过它的售价的,因为你已经不会再陷入盲目加钱买买买的无限漩涡中了,而是会找到一种循序渐进的、符合自身听音观的系统升级路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Jasper这条耳塞当初发售时在初烧群体中不算特别火爆,但在老烧群体中反而收获了诸多好评吧。当然,本文中我所提到的搭配也只是茫茫多Jasper搭配方案中的冰山一角,在此我也希望可以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耳边经典】aune Jasper:上市时长两年半的搭配练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