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类文明正朝悬崖狂奔

作者:光明网

作者:郭伟

人类文明正朝悬崖狂奔

《我们星球上的生活:我的生命和未来愿景的目击者》,作者:David Attenborough,由林华翻译,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2021年6月,264页,$ 65.00

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是《我们星球上的生活》(Life on Our Planet)一书的作者,许多中国人可能并不熟悉他。相比之下,他可能更出名的是他在BBC的一系列自然纪录片中的工作,如蓝色星球,行星地球和冰冻星球。事实上,大卫·阿滕伯勒是国宝,他不仅在2002年的BBC民意调查中被评为"100位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而且为了表彰他对自然保护的贡献,还有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动植物,例如"阿滕伯勒"长针鼹鼠(大卫爵士的长喙针鼹, 名字:Zaglosus attenboroughi) ...就这样,现年九十四岁的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早已为他声名鹊起。在这种背景下完成的《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他人生经历的回忆录吗?

在某种程度上,是的 - 就像书副标题中的短语"我一生的见证见证"。"我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大卫·阿滕伯勒在书的结尾说。正如书中所说,"这不是一个隐喻,而是一个不妥协的事实"。大卫·阿滕伯勒出生于1926年5月,属于地质时代的"新世界"。根据2016年的一组地质学家的说法,地球应该被称为1950年代的人类世,因为人类文明对地球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在这本书中,大卫·阿滕伯勒提到了他在过去几十年中亲身经历的制作自然纪录片的宝贵细节。例如,在1970年代,他徒步穿越了新几内亚(现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东部,该地区仍受澳大利亚管辖。当他完成探险并"坐在电视中心的办公桌前"时,读者只能从他的感受中知道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旅程 - "几天后,我回到了20世纪"。例如,1978年,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动身前往中非的一个小国卢旺达,那里居住着山地大猩猩,拍摄了现存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的镜头。在书中,他记录了他与传奇美国生物学家黛安·福赛斯(Diane Forsyth)的互动。八年后,就在1986年元旦前几天,一名53岁的著名妇女被一名热爱利的偷猎者用砍刀残忍地杀害。

但《我们星球上的生活》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在爱登堡看来,蓬勃发展的人类文明,其实是走向山顶的悬崖。作为一个长寿老人,他见证了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加速":从1937年到2020年,地球人口从23亿增加到78亿,而地球大气层从280万增加到415万,未开发的荒野从地表陆地面积的66%下降到35%。阿滕伯勒当然承认,大加速为人类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带来了福祉。作为"大加速"的一个小方面,通信和媒体技术的进步也完成了阿滕伯勒自己的职业发展。然而,人类社会"加速"到尽头会是什么呢?Attenborough与微生物学家的实验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起初细菌在密封的营养基质中自由繁殖,每20分钟翻一番。随着细菌迅速繁殖到容器可以容纳的极限,随着资源枯竭的环境恶化,细菌死亡也呈指数级增长。结果,植物群的崩溃速度与快速上升的速度一样快。

这样,人类文明的"大加速"似乎就在这条曲线的左边。当然,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世界离那个迅速下降的高峰还有多远?在大卫·阿滕伯勒看来,留给人类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读者在书中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迹象,表明地球的生态正在恶化。1989年,阿滕伯勒来到马来西亚拍摄《生命的考验》。他惊讶地发现,令人眼花缭乱的热带雨林正在被经济作物(油棕)森林所取代。剩下的小而贫穷的原始森林和一排排人工种植的油棕之间的激烈对比,这些油棕远未结束。到1998年,一部专门介绍海洋生物的纪录片《蓝色星球》的船员无意中看到了当时并不广为人知的东西 - 珊瑚礁正在"变白"。今天,众所周知,这是由于海水的快速变暖和酸化引起的"温室效应"。珊瑚"白化"意味着死亡,将美丽的珊瑚礁变成荒地,预示着"地球平衡的破坏"。

在爱登堡看来,所有这些都是人为错误 - 足以将其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进行比较。曾经的热带雨林和浮游植物群落锁定了大量的碳,以维持大气的平衡。现在雨林已经不存在了,水体酸化,也打开了甲烷和二氧化碳释放的阀门......他还在这里提到了令人不安的"过去" - 2.52亿年前的双萜烯,当火山爆发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到今天以上六摄氏度时,这是地球生命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 - 其中96%的海洋物种灭绝......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一书的话来说,"我们已经超越了地球活动的安全空间。"大加速度"就像任何爆炸一样...在生命的世界里,同样激烈的反应——大萧条。

事实上,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在他的书中曾设想过大衰退:一百年后,随着极地冰层融化,海平面将上升近一米,鹿特丹(荷兰)、迈阿密(美国)甚至胡志明市(越南)等沿海城市将被洪水淹没,迫使居民向内陆迁移。与此同时,地球的温度将比现在高出四摄氏度。因此,四分之一的人口将生活在平均温度超过二十九摄氏度的地方,今天只有撒哈拉沙漠每天都如此炎热 - 众所周知,撒哈拉沙漠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不管是不是耸人听闻,"全球变暖"可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否则,世界就不会在2016年《巴黎协定》中设定长期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众所周知,卡尔·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只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读者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这种可怕的前景,而不是描述"大衰退"。作为回应,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也开出了自己的处方:由于"当生物多样性下降时,地球的稳定性恰恰会动摇","为了恢复地球的稳定,我们必须恢复我们已经消除的生物多样性"。总而言之,"我们必须重新狂野世界!"

这就是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Life on Our Planet)第三章的标题:"未来如何梦想着重新野化世界"。这一章也可以说是作者的书的主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的另一个副标题,就是"对未来的愿景"。

人类文明正朝悬崖狂奔

在爱登堡看来,减少"碳排放"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在人类从悬崖上掉下来之前踩下刹车。毕竟,现代工业文明是建立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之上的,而"化石燃料的肆无忌惮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和最紧迫的挑战" - 自三百年前工业革命开始以来,这一温度已经上升了一摄氏度。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找到切实可行的替代品",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地球深处的太阳能、风能、水力和热能。在这方面,也许现实世界正在取得比作者在书中预期的更乐观的进展。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在2020年撰写这本书时认为,"我们面临的最不可逾越的障碍是既得利益的抽象力量"。但在2021年,不难看出,至少在乘用车领域,"既得利益者"已经屈服于远离"化石燃料"的趋势。梅赛德斯 - 奔驰,大众和本田等汽车巨头已宣布在不久的将来全面转向电动汽车,结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将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创造一个清洁能源世界,它被称为"奇迹",而这个目标现在似乎遥不可及。

令他略感惊讶的是,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还将"减少对肉类和乳制品的依赖"与"从生活中去除化石燃料"放在同等地位,称其为"未来几十年需要推动的第二大社会变革"。这是因为食物链中的每一个层次的能量都丢失了。肉制品消耗的资源远远超过蔬菜和谷物——"今天,80%的农业用地用于生产肉类和奶制品"。"美国人将来不可能像在当今最富裕的国家那样吃那么多牛肉。地球上没有足够的土地来生产这么多牛肉。因此,结论被惊呼:"将来我们必须转向植物性饮食。根据David Attenborough的说法,通过减少饮食中肉类的比例,"人类将需要更少的土地来生产食物,使用更少的能源和水,并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结果,"人类只能通过使用目前农业用地面积的一半,北美的大小来满足对口粮的需求"。

作者当然不回避说,人类社会对肉类的消费不是平均水平。"美国人平均每年吃120公斤肉。欧洲国家每人每年吃60到80公斤肉。相比之下,肯尼亚拥有塞伦盖蒂草原丰富的野生动物(肉类)资源,每年人均只吃16公斤肉,因为更少的印度人是宗教素食主义者,不到4公斤。很明显,让每天在餐桌上摆放牛排猪腿的欧洲和美国,以及每年不能吃几次肉的亚洲和非洲,在减少肉类方面"一视同仁"是不公平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享有丰富肉类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负有首要责任。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在他的书中指出,"三分之一的英国人要么停止吃肉,要么减少肉类消费",而他自己"近年来逐渐停止吃肉"。这些努力当然是不够的,但至少它们比一些政客高尚得多,他们声称印度人最好不要吃肉,借口是"拯救环境"。

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对因人类肉体减少而"清空"的大片土地有自己的计划:一旦"野生土地"的工作大规模推出,"就有机会实现最令人兴奋和最具争议的重新野生野心 - 重新引入大型捕食者"。正如黄石公园重新引入狼群一样,将会出现"营养级联效应",进一步增加生物多样性,并增加碳捕获......

毫无疑问,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对大自然及其丰富多彩的野生动物的热爱是真诚的,几十年来,这种热爱一直在拍摄自然纪录片。然而,书中的一些观点并非没有讨论的余地。例如,作者将人口增长视为一个问题,担心它已经超出了地球负担的极限:"我们正在吞噬地球的资源,所以我们没有意识到地球的真正承载能力。"为了给每个人争取公平的份额并改善所有人的生活,人口增长必须稳定下来"。为此,该书以日本为例:"2000年日本人口为1.26亿,今天仍然是这个数字"——事实上,日本在人口负增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21年人口不到1.26亿。

也许作者的断言是正确的:日本的人炸是暂时的一次性事件,最终被 ' 大加速 ' 带来的社会进步所遏制。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迟早会结束社会进步后 ' 人炸 ' 的时代,从而减少对世界的需求。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可以说,这确实是作者在 20 世纪目睹人炸之后的老愿景。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后,日本会发生什么?作者本人承认,"这将导致重大的经济问题"。工作人口正在减少,但需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来养活他们"。不幸的是,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想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想象:"如果引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来帮助维持经济有任何意义,那不是日本。"这就提出了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陷入"老龄化"和"无子女"泥潭的日本是否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没有能力这样做?

事实上,正如作者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一书开头所指出的那样,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发生人为事故后,人类被迫放弃了核电站附近的繁华小镇,现在是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几十年后,大自然重新占领了这个"鬼城",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换句话说,对于整个星球来说,人不是"神"。大自然的韧性比人类想象的要强得多。刘慈欣曾写过一部名为《时间迁移》的小说,其中一位高智商的人类最终选择了"不存在",失去人类活动的地球重新获得了生计。当然,这并不是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的初衷,他的目的是让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过分强调人口规模而忽视人口老龄化将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这过于简单化和激进。无论如何,人类就像我们星球上的"其他"生命一样,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存。(郭伟)

来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