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园林虫害预警 |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与防治

作者:神润园林养护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园林植物进入生长的黄金时代,园林叶虫害也随之发生。食叶害虫种类繁多,数量多,具有爆炸性,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

园林虫害预警 |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与防治

黄洋野蚱蜢是鳞翅蟒,是大叶黄阳、小叶黄杨等树篱植物上食叶害虫之一。它主要伤害植物的顶部和叶子

危险特性

黄洋野虫有寻光、逃生能力差等特点,昼夜出没,白天经常在阴凉处。

幼虫孵化后,它们分散开来寻找嫩叶作为食物,年轻的幼虫取叶表皮和叶肉。幼虫2岁前吃得少,3岁以后,觅食范围扩大,危害加重,伴有暴饮暴食。

园林虫害预警 |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与防治

3岁以上的幼虫吃叶子,并吐出丝缀的叶子,其中吃,严重,单个植物的量可达100株,受影响的植物叶子可以在短短几天内吃掉,不能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黄杨燕叶每年可发生3-4代,代际重叠现象严重,每3-4岁的幼虫在点缀叶芽中过冬,次年从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始产生损伤,并羽化。

园林虫害预警 |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与防治

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黄洋野蚱蜢的出现期略有不同。如果早春气温较高,越冬危险可能提前约15天。(部分地区幼虫危害期,供参考)

河北: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至7月下旬濒危,第二代7月下旬至9月上旬濒危,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濒危。

湖北:4月下旬-6月上旬是第一代,6月中旬-7月下旬是第二代,8-9月是第三代。

河南:5-6月是第一代,7-8月是第二代,9-10月是第三代。

综合防控技术

黄洋野蚱蜢是一种专门危害黄阳植物的园林害虫,具有发病时间早、代代变、发病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其防控应以"预防为主,科学预防,综合管理"为原则,积极做好防控工作。

1、加强护理管理

黄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与长期合理施肥的趋势密切相关,疏松的土壤、除草、高温和干旱季节应注意干旱,雨季要及时排水,保持树木强壮,提高黄阳本身的抗性。

植株种植应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保持通风和透光环境,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2、物理防控

(1)做好冬季园林清洁工作:去除枯叶和杂草,对冬虫卵集中破坏,可有效减少第二年的虫源。

(2)保护和利用天敌:生物控制和物理控制,寄生跳蜂、蚂蚁、凹眼蜂和寄生虫蝇等天敌的保护利用,或人工繁殖,在集中区域释放,可有效控制其危害的发生。

3、化学控制

药品防控是控制黄洋野蚱蜢的重要措施,及时合理地使用药物,尽可能做到"早治、治小、治好"。药物管制的关键时期是冬季幼虫阶段和第一代幼虫的早期阶段,因为抗虫性弱,虫嘴密度小。

建议在虫害期间使用"神润林丹1号"浇水150kg-250kg,重点针对虫害危害区域,或者使用"神润湖"将200kg-250kg的水均匀喷洒。

园林虫害预警 |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与防治
园林虫害预警 | 黄杨绢野螟的危害与防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