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拿什么撑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猎鹰1号的一箭破苍穹

作者:dqgb999

任何伟大的事业在创立之初都不会一帆风顺,不管往后如何耀眼夺目,至少在最初的几步路上,九死一生。

马斯克和他的SpaceX也是,经历了极度艰难的时光。

马斯克拿什么撑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猎鹰1号的一箭破苍穹

马斯克与他的SpaceX

2001年,马斯克从X.com被排挤出来,X.com也正式更名为Paypal。

在失去所创立企业的控制权之后,马斯克搬到了洛杉矶。根本闲不住的马斯克又拾起了他童年的梦想,太空旅行,他的星辰大海,并开始研读关于火箭和太空的相关书籍。

洛杉矶可是一片航天沃土,美国军方、NASA和很多企业在这里开展着火箭生产制造和航天实验,有许多太空探索爱好者聚集在这里,探讨着关于外太空的一切。

在这里,马斯克加入了“火星学会”,与一群有着同样爱好和追求的人共同讨论移民火星的可能性。马斯克广泛交友,寻找着潜在的合作伙伴,积累了广泛的人脉,与一些航天业的顶尖人才以及NASA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可惜,火星学会并不能撑起他要去火星的雄心壮志。

马斯克不是叶公好龙,光说不练,他真正超越其他创业者的地方在于,极端专注于他喜欢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梦想。

马斯克不仅是学霸,更是商业天才。凭借着积累的人脉,从来不随大流的马斯克选择成立自己的火星生命基金会,并邀请航空航天业的顶尖人才参加自己的论坛活动。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马斯克认识了大导演卡梅隆和还没有成为NASA局长的格里芬。不仅如此,还将航天大师格里芬纳入麾下,成为了马斯克在航天事业中的首席军师。与NASA局长和工程师们的这一层关系,帮助他在以后的火箭实验和危机中见招拆招,走出困境。

马斯克拿什么撑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猎鹰1号的一箭破苍穹

奥巴马与马斯克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了解了为什么马斯克能够不断从美国宇航局获得订单的原因了吧,人家背后可是有大人物的,甚至数次击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世界首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

随着对星际旅行和移民火星讨论的不断深入,马斯克与一众专家最终制定了一个叫做“火星绿洲”的项目,计划在火星建造生长室,培育植物,为移民火星创造条件。正是火星绿洲计划,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志于火星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加入马斯克团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

靠热情和计划还远远不能解决移民火星的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何况是要登陆火星这个前无古人的疯狂计划。制定计划仅仅是项目的第一步,后面的九十九步都需要靠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撑,何其艰难。

计划第二步,如何才能去火星?

到目前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必须要用火箭把人和物送上去。

火箭去哪里找?这又是一个大难题。

起初,马斯克搜索了美国和俄罗斯的所有军方及私人火箭公司,但是价格太过昂贵,他那两个亿美金,远远不够烧。于是马斯克拉着格里芬到处跑,甚至三赴俄罗斯,想购买数枚弹道导弹,改造后用于制作火箭。在与俄罗斯火箭公司数次讨价还价之后,马斯克终于撞了南墙,明白了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自己。

马斯克拿什么撑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猎鹰1号的一箭破苍穹

NASA局长 格里芬

要是一般人,到这儿也许就打消了去火星的念头,但马斯克就是马斯克,从来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这个优点也不断为他创造奇迹。

他大脑里冒出了一个天才的想法,他要自己造火箭,而且要造全世界成本最低的火箭。马斯克真天才真学霸,在四处奔走购买火箭的短短数月中,就自学完了关于火箭、天体动力和火箭推进方面的知识。并且列出了需要制造火箭的详细目录,而且价格还是世界最低。这一举动,震惊了所有人。

马斯克继续壮大自己的团队,吸收了许许多多的天才选手为他所用。2002年6月,SpaceX在悄无声息中成立了,谁也没能预料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的小公司在日后掀翻了世界航空航天界的大桌子,将各大航天强国干翻在地,开创了低成本火箭发射和回收新纪元。

SpaceX一开始就瞄准了小型卫星发射,想在低端卫星发射市场分一杯羹,以此自给自足,先活下来再说。

马斯克是个狂人,说干就干,还要大干快上。他为自己的火箭发射项目制定了极端疯狂的时间表。根据SpaceX最早的计划书显示,他们将在2003年5开始制造最先的2台火箭推进器,下个月生产火箭箭体,再下个月完成组装测试,再下个月准备好发射台,11月份进行首次发射,并最终于2010年登陆火星,火箭发射成本从行业价格3000万美元降至每次690万美元。这是想来一次跨界降维打击啊。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放在新入行的创业者身上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一个外行,从没有航空航天从业经验的马斯克竟然给自己和团队制定了一个疯狂的大跃进计划,想在半年之内赶上许多大公司和航天强国数十年的积累。

用疯狂都不足以形容马斯克,这是一个极端的人,对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极度极端。可是他还是太年轻了,跨界降维打击那是需要绝对实力的。

疯狂的不止是马斯克,还有一大批太空爱好者和美国军方,他们希望能以廉价且快速的方法向太空发射卫星,比马斯克大跃进更夸张的是,他们竟然相信了马斯克的计划。不得不说,马斯克真是一个营销高手,忽悠大师,连军方都能被忽悠。美国佬真是让人惊掉下巴啊!

然而马斯克高估了自己团队的实力,制造火箭和登录火星并没有那么一蹴而就。

这将是一个漫漫长路,必经九九八十一难、九死一生。

马斯克打算造火箭,之前就已有许多亿万富翁和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花费了大量金钱和时间,最后得到的结果大多是无疾而终。

结果显而易见,马斯克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创造奇迹,突破火箭魔咒。从SpaceX成立至今已有21年,公司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创造了许多新技术,隐隐有引领世界航天潮流的表现,但是登陆火星还远远没有实现。

不知当初马斯克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是在画大饼忽悠还是真的认为可以做到(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直到成立6年后,SpaceX才真正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火箭。

马斯克拿什么撑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猎鹰1号的一箭破苍穹

猎鹰号火箭

这枚火箭叫做猎鹰1号,是马斯克亲自起的名字,他希望这枚火箭能够像《星球大战》中的千年隼号一样创造奇迹,缔造全新未来。

猎鹰1号是SpaceX的首秀,但是其研发历程却极其艰难,差点让马斯克破产。起初马斯克打算用以往制造火箭的经验,采购各种零件然后组装,但成本比较昂贵。多种方案都不能降低成本的情况下,马斯克又一次惊倒众人,提出靠人不如靠自己,决定独立研发猎鹰号火箭的全部零部件和技术。

这是一个伟大、艰难而英明的决策,为SpaceX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这个有点应该也是马斯克能够在多个领域取得耀眼成功的关键。

制定好了计划,起好了名字,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马斯克一方面不断从各大公司各大高校网罗顶尖人才,甚至亲自打给在校顶尖学生电话,招聘他们加入自己团队。另一方面将自己的团队打造成了一个航天铁军,将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在以后无数的日子里,他的航天铁军克服无数困难,马不停蹄毫不松懈的开展了火箭的全部自主研发,为SpaceX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应该也是马斯克的用人之道,必须要有自己的嫡系禁卫军。

从火箭发动机、涡轮泵、低温贮箱结构、箭体、航电、制导和控制,甚至包括一个螺母都全部自主研发。这个钢铁团队,真是足以超越历史上任何刻苦的创业团队。很多时候一天工作20个小时,比起咱们的996福报,马斯克的206(每天工作20个小时,每周上6天班)更是惨无人道。但马斯克的团队更多的是出于自愿,每个成员都是马斯克亲自挑选,每个人都怀揣着激情和梦想,连一分一秒都不愿浪费,迫不及待地要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科研战场中来,完全把这项事业作为了自己的生命来对待。每天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研发—实验—总结—睡觉—研发—实验—总结—睡觉,团结到一起不分你我,不断地战胜每一次无法克服的挑战。

虽然这样刻苦这样拼命,几千次几万次的失败接踵而至,成功毫无踪影,每一次试射都以失败告终,每一次打击都足以致命。

2006年猎鹰1号第一次发射失败。2007年第二次发射后失联。2008年第三次发射后失联。

致命的不止是精神上的重大打击,还有金钱上的无力维持。一个初创团队有多么烧钱,如果大家不能理解这个概念,请看许家印许老板和贾跃亭贾老板投资电动车的故事就知道了,几十亿几十亿的美金往里砸,还是没有搞出来。

马斯克将自己2亿美元的身价都全部搭了进去,甚至在接到数次失败后偷偷抹泪。如果不是疯子,谁会将2亿美元(这可是2002年的2亿美元)的全部身家投入到一项未可知的风险投资中去。

这也许是马斯克能成功的最大优点,没有之一。

可惜这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每个人都在为金钱而疯狂,却只有极少数人为梦想癫狂。为了金钱的,大多身死名灭;为了梦想的,不少独步江湖。

这点很关键,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成功的总是少数人。

虽然粮草不足以支撑几个月,但在表面上,马斯克始终风轻云淡,保持乐观,即便快要破产,也没又透露出一丝悲伤,甚至还告诉他的团队,工作要精益求精,钱,不是问题。

马斯克也是一位枭雄啊!

试问,这样的钢铁军团,焉有不成功之理?

马斯克拿什么撑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猎鹰1号的一箭破苍穹

火箭回收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孜孜不倦地奋战了2600多个日夜后,在2008年9月28日,猎鹰1号火箭从太平洋西部的夸贾林环礁一箭破苍穹,取得了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成功。

此次发射验证了猎鹰1号发射系统的稳定性,为实现公司低成本商业火箭发射的目标铺平道路,SpaceX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私营企业,并且在当年12月赢得NASA的16亿美元合同。

2009年7月14日,猎鹰1号乘势而上,从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将马来西亚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团队迎来了第一次全面胜利,这次成功发射卫星标志着太空探索技术真正迈出了商业发射的第一步。

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团队,终于走过了漫长的黑夜,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SpaceX的成功也应证了咱们的古话,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不得不佩服老马!这个世界,没有你征服不了的星辰大海!

你不当首富,谁当首富!你不上火星,谁上火星!

话说回来,SpaceX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有许多精神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拿来主义必须要讲起来、用起来,将SpaceX团队实用主义、超越创新、精诚合作、刻苦以求、永不放弃的精神拿过来为我所用,咱们的尖端科技,必将超越世界。

猎鹰1号的成功仅仅是计划的第二步,SpaceX和马斯克火星绿洲的艰难险阻也才刚刚开始,星辰大海在哪里?后面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继续讨论。

关注我,更精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