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沙群岛自然资源概况

作者:中国旅游景点大全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西沙群岛的植被是一种热带植被。其土地总面积7.6047平方公里,林业面积约1.0352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3.61%;森林类型为珊瑚岛热带常绿森林。珊瑚岛热带常绿森林中的乔和灌木面积很小,约2.8678平方公里。其中,树木0.7974平方公里,灌木1.8326平方公里,沙滩沙草藤植物0.3681平方公里,其余海滩和珊瑚礁无植物生长。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西沙群岛的植被以枫树,沿海树,银树和角树为主,具有斑块分布的单一最佳群落,黄麻和椰子在主要人工林中。

动物资源

西沙群岛自然资源概况

动物资源 (3)

西沙群岛珊瑚礁是世界上四大最著名的高生产力区域类型之一。西沙群岛有432种珊瑚礁鱼类,占该区域海洋鱼类的81.3%。海洋底栖生物软珊瑚6种,水獭珊瑚2种,鹿角珊瑚11种,蜂窝珊瑚5种,海岸珊瑚3种,杯状珊瑚3种,木珊瑚3种,石壳3种, 有尖柳珊瑚3种,细菌珊瑚部分有2种,软柳珊瑚部分有2种,褶皱珊瑚部分有1种,梳理珊瑚部分1种,珊瑚分支1种,丁香珊瑚部分1种,铁星珊瑚部分1种,奇软珊瑚部分1种,1种复柳珊瑚, 鞭状柳珊瑚等1种 [15]

西沙海共发现底栖甲壳类41种,属于13节28属,其中短尾类数量最多,共25种,属5种15种,主要有扇蟹、蜘蛛蟹、梭蟹、磁蟹、蛙蟹、帝王蟹、钻石蟹、 等,扇蟹种类数量最多,共有6种11种。虾资源约200种,主要品种有锦龙虾、浓毛龙虾、中国龙虾、黑毛虾、日本虾、近缘新虾、大仿虾、鹰爪虾、磷虾、糖虾。[15]

在西沙群岛水域发现的19个底栖软体动物属于26个物种,仅次于甲壳类动物,是西沙海水域第二多的底栖物种。在双壳种中,有3种蛤蜊,2种帘蛤,2种蛤蜊。潮间带软体动物 51节 287种。西沙礁地区游泳鱼的平均生物密度高于外海,李子密度最高,主要集中在东岛、永兴岛、祁连屿等海域。[15]

能源资源

西沙群岛常风多风,风力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6米/秒以上,是风力发电的最佳风速。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月风速在每秒4~8米之间,年静态风频率<3%,7个月以上的月平均风速在每秒5米以上,有效风速(每秒3~20米)小时6000~8000小时, 平均每日可以达到16到18小时。有效风速在冬季最常见,在夏季第二,在春季最少。最高的是在11月,每月有效风速小时数达到590~700小时,平均每天20小时,最低是在4月,月有效风速小时数为380~435小时,平均每天13~15小时。[16]

西沙群岛有效风能密度平均每米180~285瓦,月有效风能密度在每米75瓦以上,每米高达495瓦,年有效风能超过1050千瓦时/米,永乐群岛高达1800千瓦时/米, 全年有效风能超过29千瓦时/米,永乐群岛在58千瓦时/米以上,高达345千瓦时/米,8个月全年有效风能超过100千瓦时/米,其中,三个月内实现了210千瓦时/米,玄台群岛有6个月的有效风力,风速超过100千瓦时/米, 最高可达 173 千瓦时/米。根据中国的风能分区指标,西沙群岛及其所在海域的风能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