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区块链二三事儿(技术篇)

一 前言

区块链的开始,还要提一个中国人–戴伟,可以去他的网站(www.weidai.com)上看看他关于B-Money的文章。中本聪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网络中的电子现金》中的第一个引用者就是戴伟。十年来,区块链的概念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挖个坑,认知区块链需要如下四步:

区块链二三事儿(技术篇)

准备bitcoin和密码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分布式系统如何在blockchain上构建,再了解密码学如何应用到blockchain,最后了解一些共识模型。

一篇文章很难道出个中细节(后面有视频推荐)。关于区块链背后的技术,需要诸君自己深入研究。自学能力,真的很重要。

二 思维题

Step 1: How to build distributed database/ledger?

第一步:如何建立分布式数据库/账本?

Step 2: How to use cryptography to encrypt data for preventing tampering?

第二步:如何使用密码学加密数据来防止篡改?

Step 3: How to motivate all nodes to agree on the new block/data?

第三步:如何促使所用节点认同新的区块/数据?

按照顺序了解并解决这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就能掌握区块链原理了。具体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篇文章说不完。但是,可以看出:需要一份社区都认可的代码(主网),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密方法,需要一份共识机制。留在以后,娓娓道来吧。

这里推荐一个6分钟的短视频,简单直观。公众号回复“kepu”,获取链接。

三 技术迭代

进入大家视野以来,可供考证的大事件如下:

  • 1998 B-Money 想法 (产生类似BTC , ETH的原型概念)
  • 2008 Bitcoin论文发表
  • 2009 一代技术成型(去中心化)

    Bitcoin(electronic transactions without relying on trust), …

  • 2014 二代技术成型(智能合约)

    Ethereum, …

  • 2017 三代技术成型(可规模化, 互操作性, 可持续性)

    Caradano, …

还有,IOTA (Tangle), EOS(最强公链)等技术的公链没有列入,但也着实引起了轰动。可自行脑补,笔者保留意见。

四 未来畅想

技术发展到现在,非常多的科学家正在解决实际问题。有希望的技术算是:DAG吧。为啥呢?笔者认为这种拓扑结构更有网络吞吐性和可塑造性。无奈笔者论文量没到一定境界,写不出前无古人的代码来。实际开发中,使用带有线性空间特性的“区块链”。

在共识上,PoW是经过实证且一直发展到现在,接受度和成熟度超过其他共识。我认为PoW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实际开发中,笔者自己也是在写DPOS的共识链。仅仅因为性能更高。

不需要太纠结于技术上的选型,满足实际需求的技术才是好技术。即使以太坊网络经常拥堵,不还是有很多人在使用嘛?只不过,一少部分人正走在开发ETH替代技术的路上而已…有些时候,你的担心还不会在你的场景里发生。

五 结语

醉酒执笔,碎碎叨叨。很多数据我没有去爬取,实在对不住各位粉儿,尽量以后补上。

更多精彩内容的获取,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认知区块链”。

建了个群,感兴趣可加,讨论区块链的一切。可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加群”,小助手会拉。

区块链二三事儿(技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