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读靳东新剧《无间》收视率居高不下  导演奇道解读幕后用心

从《潜伏》《悬崖》到《黎明之前》《风筝》,谍战剧领域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作品,但《无间》在东方卫视一经播出,就让观众感觉和之前看过的谍战剧不一样: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很快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收视率居高不下、稳步攀升,被业内称为是“谍战剧类型的一次成功突围”。第一次尝试自编自导自演的奇道说,之所以花七年时间磨剧本,就是为了做一部让观众能二刷三刷的谍战剧。

解读靳东新剧《无间》收视率居高不下  导演奇道解读幕后用心

创作时就立下目标,

要拍让观众看不止两遍的谍战剧

毕业于中戏表演系的奇道,本身是个演员,《无间》是他第一次身兼三职自编自导自演。2012年,当看到一些报道称我们内地拍的剧被某某国家的编剧甩出N条街,年轻气盛的他心里不服,想好好创作一个剧集,“我觉得中国有很多的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好团队,可以做很好的戏,大家共同努力呗”。因为平时喜欢看谍战影视剧,他就选择了写谍战剧,“我在叙事、人物等方方面面相对有一些积累,本身又不是专业编剧,如果写别的,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跟积累”。说干就干,他这一写,就是七年,“因为想做好。一个剧本,花一两年跟五年、八年去做是不一样的。我们以前拍戏的时候,有五集剧本就开机了,当然拍不好了”。

既然要深耕谍战剧,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区别于以往的谍战剧。奇道先将以往的经典谍战剧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它们的创作方向基本上都是人物真实身份从一开始就已经告诉观众,他是共产党,他是日本人……观众看的就是红色特工会不会被抓到。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作角度,但是这已经被很多前辈做得非常经典,很难突破。”因此,在谍战剧上,他希望从其他角度切入,深入探索一下,“我想让观众看到点不一样的,用一个新的视角去讲,找新的出口就花了两年时间,我们把视角变成了观众跟人物一起走。”

于是,如今我们看到,在《无间》里,所有人的身份似乎都笼罩于迷雾重重之下,无法快速辨别他们究竟是谁、究竟为谁效力……观众往往刚建立起对某个角色的身份认知,就猝不及防又被推翻……大家似乎与男主角陆风一样,处于迷茫之中,不得不慢慢摸索,由此开启了一种新鲜的沉浸式谍战观看体验。

解读靳东新剧《无间》收视率居高不下  导演奇道解读幕后用心

靳东在剧中有不少动作戏

Q&A

Q:《无间》前四集,观众看得云里雾里,搞不清楚到底这些人的身份,谁是我方,谁是敌方。这样做,也是蛮大胆的,因为可能有些观众脑子烧不过来,就放弃了,但是往后看,会有渐入佳境的感觉。

A:确实,很多人都跟我说,你没必要花这么长时间去做这么大的一个突破,如果观众不喜欢,就会前功尽弃。干嘛不按照常规传统的方式?大家也挑不出多大毛病,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骂你。但我不想重复,觉得真能开辟一个新的角度,播出后让大家去探讨,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不同的角度出来,这都是好事。总要慢慢去突破吧,在某一个类型上,不能总在一个角度上来回走。

Q:观众看剧已经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创作这些烧脑的剧情,对于编剧来说,一定更难吧?

A:是的,要反反复复推敲,还要注意它的合理性,经得起观众推敲。那么多观众,他们各有所长,看剧时,有些局部可能比编剧吃得还透,挖得还深,如果编剧不够严谨,会被发现很多硬伤、bug。所以只能上百遍地打磨,想各种角度去推敲。

除了不能有bug,创作的时候,我们还立下一个目标——要拍一部让观众不止看两遍的谍战剧。很多的信息,可能第一遍看的时候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会忽略。《无间》就像拼图一样,不到最后总是缺那么几块,拼不上去,必须看完,回头再去梳理,才能发现之前没有发现的真相。有的剧40集,可能到三十多集就不再有新的东西,观众已经清楚人物结局以及故事走向,但《无间》里,新的信息会不断给到,直到最后一集。

Q:确实是这样的,一开始看沈啸(奇道饰演),觉得这就是个反派;结果到二十多集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再回头去看,发现前面他的很多行为,其实已经给了信息。

A:对,其实给得挺多的。这也是这部剧风格上不同于以往剧的地方。沈啸在76号这样一个魔窟里,作为一名地下党,如果让观众一下子就看出来,我觉得特别没意思。他出场,我们没用字幕打出中共卧底,只说了是76号特密组组长。但在那样一个魔窟里,把他演成一个很面善的人,我又不太甘心。因为他所代表的不是某一个人物,而是某一类人物的缩影。从角色来说,沈啸是一个与魔共舞、舍生忘死的人。所以我很多朋友说,哎呀,你这个沈啸就等着挨骂吧,我说,骂呗。在前期,观众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部,骂是正常的。观众骂的是沈啸所代表的那个缩影,如果涉及演员,那我也只能认了呗。但是看到某一阶段,观众就会明白。也因此,我觉得这些潜伏人员真的很了不起,他们的人生都堪称传奇。这并不是凭空杜撰,我在创作中看了大量的史料,真的无数次被那些革命先烈感动得泪流满面。比如说沈啸这个人物,我还借助了革命前辈熊向晖的形象。他卧底在胡宗南身边12年,直到完成任务归队,都没有被发现,乃至袒露身份,对方都不能相信。所以我很坚决,不事先告诉观众角色身份,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希望观众自己去判断。

隐藏的细节很多,

人名、服装、化妆皆有讲究

《无间》的新,不仅仅体现在叙事方式上。有网友就发现,剧中角色的名字,和其他谍战剧很不一样,花向雨、陆风、闪官、牧溪鹤、无常……有的觉得像金庸武侠里的人,也有的觉得像古龙武侠里的人名,表示“严重怀疑导演取名是受了金庸古龙武侠的影响”。其实,这些名字都是奇道花了很多心思想出来的。比如闪官,“闪”这个姓氏很少见,如果平时没有知识积累,靠硬想是想不出来的,“我有个发小姓‘闪’,就用了‘闪’这个姓,名字需要符合他这个人的气质,最后达成‘闪官’这两字。”男女一号花向雨和陆风的名字,则是从风雨这个搭配来,“有风有雨,其实也代表了一种艰难,代表这两个人命运的走向。叫花向雨,是因为我有个朋友叫花向红,我觉得挺好,就拿来用了。”杀手“无常”一名,则是来自他出演过的话剧《无常·女吊》。

剧中,闪官从头到尾就一身衣服,也让网友好奇:“这个剧组是不是太穷了?”奇道笑答:“我们不富裕,但是也不至于说连衣服都置不起。出于对志坚哥的尊重,也不可能说只给他一套衣服,这个逻辑不通。”这样做也是一个创作理念的问题。“根据人物设计,我们不想让他换。因为有时候换衣服,会无形中暴露一个人的心境。而这个人隐藏很深,不动声色,平时穿什么样,见谁也穿什么样。换衣服,我觉得一定要找到依据,比如执行任务,参加宴会,那应该换。之前有些戏都快弄成服装秀了,主演的衣服特别多,看上去花了很多钱,但跟创作没关系。我们的服装,还是得从戏剧性去表达。”

用心到名字、服装都需要跟人物的经历、性格结合来设计,诸如此类让观众第一遍不容易发现的“功课”,《无间》还做了很多。

解读靳东新剧《无间》收视率居高不下  导演奇道解读幕后用心

剧中的服饰被认为太现代,其实都是符合那个年代的

Q:《无间》一开始播出的时候,观众最多的不满就是感情戏有点多,觉得男女主感情戏进展得太快了。

A:从戏剧表达上来说,把他的感情丢掉,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的,来折射那样年代那种情况下给人带来的伤害,我总觉得是个缺失。恋人不能在一起,兄弟不能在一起,方方面面的感情,都是体现战争带来的伤害,不能只说事,一个人需要有情感的表达,有了情感,人物能够更丰富一些。有些人说感情进入太快了,我相信一见钟情,但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一见钟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历一见钟情,总之,我信了,就想表达爱的力量,爱一个人真的可以为这个人去牺牲。另外感情进度快,也是因为整个戏剧的推进,在后面没法再多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去铺垫感情,我可以用慢的方式,但和叙事节奏不匹配。

Q:剧中的服装造型,也引起网友不少质疑,觉得是不是太现代了?

A:我们从一开始做案头工作,就要求必须是那个年代的服装款式,甚至都挖到这个服装是从哪家厂做出来的,布料是从哪来……都是经过考量的。不仅仅服装是符合那个年代的,我们这部剧的人物造型也是符合那个年代的,都是不化妆的。

Q:演员都没有化妆?

A:化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需要化妆的时候。比如说花向雨,当她是大通银行行长秘书时可以化妆,也是那个年代怎么化妆,我们就怎么化。有时执行任务,也需要化妆。

这部剧我们做了很多功课,都是观众不会发觉的,我觉得不会发觉就不会跳戏,这样就只会关注人物命运,看表演。这部剧看一遍不容易被发现的东西也很多,因此可以二刷或者三刷。

剧组创作氛围好,

王志文凌晨杀青不舍离开

由于打破了观众对谍战剧的认知和观剧习惯,《无间》刚开播时,有些网友怀疑,因为编剧导演不够大牌,所以要砸钱请靳东、王志文、张志坚等演员来撑这部剧。但只要看下去,就会发现,不但演员演技精湛,对手戏火花四溅,而且每个演员都与角色贴脸。比如靳东是《伪装者》之后七年再演谍战剧,一出场会让观众觉得和《伪装者》差不多,不少网友认为他是因为大学同学奇道做编剧和导演的原因才接了这部剧。但之后,除了不多见的动作戏,这次陆风会被折磨,会迷茫,会感到很受伤,有时甚至会因装傻而显得呆萌,不但和《伪装者》里运筹帷幄的明楼不一样,也明显区别于以往都市剧中开了挂一样的精英类角色。

对于网友一开始以为靳东、王志文、张志坚等可能是被砸钱或因人情参演《无间》的说法,奇道笑道:“这么说的人太低估他们选戏的标准了。要请他们,不拿出一个过关的剧本,想都别想。有太多人找他们,也有太多人有关系。”比方说,他请靳东出演的时候,靳东桌上有16个剧本。“得知我这么多年弄这部剧,从情感上,他也希望能够帮我完成这样一个愿望,但是也不能降低他的接戏标准。”

王志文对剧本的挑剔是出了名的,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一两年才拍一部剧,却在《叛逆者》杀青后不到一年就接拍了《无间》,这么短的时间就接新剧,又是同类题材,在王志文身上绝对是新鲜事,而且他在《无间》里奉献了被网友称为“出神入化”“又上了新高度”的表演。

《无间》有一个靳东给其他演员说戏的片尾彩蛋,其中靳东表示,剧本的设计就是这么写的。可见《无间》的剧本精细到了连叙事顺序、表演顺序都写得明明白白的程度,拿到这样的剧本,演员根本不需要再多改,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二次创作上。

解读靳东新剧《无间》收视率居高不下  导演奇道解读幕后用心

王志文的表演出神入化,被网友认为再上新高度

Q:这些优秀的演员,都是你亲自一个个聊下来的吗?

A:是啊。包括靳东。虽然我俩是同学,其实毕业后也很久不见了。我和志坚哥就从未见过面,我去找到他,跟他沟通,慢慢磕下来。志文哥是制片人去请的,之前也都不认识,就抱着剧本去谈的。

Q:当时写完剧本就觉得他们合适这些角色,才邀请的吗?

A:对,因为合适,甚至因为非他莫属。比如志坚哥跟志文哥这个组合。志坚哥演闪官,那谁来演牧溪鹤?我觉得这个年龄层的演员,想不出还有谁能来演王老师这个角色,没几位能压得住。

Q:看了王志文的戏,不少网友都觉得,不看屏幕,光听台词就很有压迫感。都知道,他是个气场很大的演员,作为导演,要指导这样的演员演戏,是不是也蛮有压力?

A:我在中戏读书的时候,志文哥就是我的的表演偶像,我们都学习他的表演、台词。这次能够近距离合作、学习,真的很幸运。在现场,谈不上指导,他根本用不着指导,更多的是我向他学习吧,特别享受地学习,这个过程中,给自己也建立了更高的标准,希望将来能够做得更好。

Q:剧中不论是和张志坚还是和靳东的对手戏,王志文的戏,大家都觉得太精彩了。

A:其实现场我们也是一边看监视器,一边感叹:太棒了,真的太棒了。他真的是国宝级的演员,我们真的应该爱护他。这样的演员拿到全世界,都是顶尖的宝贝啊。

Q:看了现场花絮,没想到王志文那么活泼。也看到很严肃的张志坚,会教饰演霍飞的演员怎么调动情绪。剧组现场的氛围真好。

A:对。他们来,真的是在提携我们、帮助我们。这部剧的创作氛围特别好,记得志文哥杀青那天,他的戏是凌晨三点多拍完的,拍完就在现场跟大家聊,能看出有一些不舍,大家也挺不舍得他离开剧组的,所以一直待到四点多,他才离开现场。

为写剧本少拍戏,

但对人物的拿捏更深了

奇道在表演上的起点其实很高。2001年中戏毕业,他就进了有着“文化艺术的殿堂”之称的北京人艺,当年就凭借《无常·女吊》获得了全国小剧场话剧艺术节表演奖。

2004年,他在陆川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中出演巡山队员“刘栋”,因此被提名第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之后转战影视剧,2012年之前在电视剧中一直是演男主,偶尔演男二。但2012年开始创作《无间》后,为了保证创作不停滞下来,他决定只接戏份轻一些的角色。因为演员这个职业,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常年不演戏,我也怕以后会生疏”。有时候也是为了学习,比如接刘江导演、郑晓龙导演的戏,“我就是想去学习他们的创作方式,为自己将来做导演积累经验”。

到后来,戏越接越少,很多朋友问奇道,他是不是改行了?创作到非常关键的阶段,“戏都不能接了”。后面有几年,只能全身心投入剧本创作。剧本的最后5集,他推翻了无数次,打磨了8个月。8个月,对很多编剧来说,已经可以写40集剧本了。“朋友说我为这个剧本从三十多岁干到四十多岁,本职工作好像都放下了。我自己有的时候也感觉,把自己的职业都快失去了。”

解读靳东新剧《无间》收视率居高不下  导演奇道解读幕后用心

奇道饰演的沈啸一开始会被认为是反派

Q:把自己本职都快丢了的时候,有担心过吗?

A: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只能往前走,而且我对这个剧本还是有一定的信心,觉得到了市场上,会得到一些观众的鼓励和认可。

Q:《无间》播出到现在,收视率也很好。这次自编自导自演以后,是不是真像朋友们说的一样,要转行了?

A:不会。其实我最爱的是本职工作。这次从编到导,最大的收获是为演员这个职业做了很大的积累,将来去演戏,对人物的拿捏更深了,更懂得导演思维,知道导演需要什么,人物的功能性是什么,有助于将来演戏。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演员需要懂导演思维,懂光、影像、剪辑,这样才能丰富自己,才能把表达做到更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