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计算机系统(二级)

序列​

选择题20分:

(计算机公共基础部分10分)

(office部分10分)

操作题80分:

word操作题30分

excel操作题30分

ppt操作题20分

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

2.数据结构与算法(栈和队列,树和二叉树)

3.程序设计基础

4.软件工程基础

5.数据库设计基础

正文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发展:

ENIAC,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EDVAC,第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冯.诺依曼小组研发,"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EDVAC三个特点:

1.用二进制来表示计算机内部的指令和数据

2.预先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存入存储器中,再启动计算机工作.

3.采用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的体系结构,该结构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

根据物理器件的不同,将计算机分为三个阶段: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硬件系统

主机

外部设备

                -->

中央处理器-->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NO.1中央处理器:也称CPU.分为控制器和运算器两部分.它主要负责解译计算机指令和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由CPU品质的高低决定,而CPU的品质由主频和字长决定.

CPU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提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和修改程序计数器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寄存器暂时存储处理的数据,并用总线将控制器和算数逻辑单元连接起来.

NO.2存储器:

(1)寄存器:通常位于CPU内部,用于保存机器指令的操作数.由于其价格高昂导致其数量有限,又由于存取速度非常快,使其不可或缺.

(2)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缓存,是存在于内存与CPU之间的存储器,容量小但存取速度比内存快得多.它的存在有效解决了内存与CPU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3)主存储器:即我们平时所称的内存,通常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随机存储器可以随时从指定的地址写入或读取信息.通电状态下,数据是完整的,一旦断电,存在其中的数据会消失且无法恢复

ROM: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在制造时就被存入其中并永久保存,且这些信息只能被读出,不能被修改.即使在断电情况下,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也不会消失

(4)辅助存储器

即我们平时所称的外存,常见外存有硬盘,移动硬盘,U盘,光盘,磁盘等

CPU不能直接访问存在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将其调用到内存中才能运行.外存有存取速度慢,价格低,容量大等特点.

从上往下 寄存器 从上往下
容量增高 缓存 处理数据的速度和价格
主存储器 下降
辅助存储器

简单记忆:寄还主妇

NO.3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指能向计算机输入数据或信息的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手写输入板等.

输出设备是指能将计算机数据或信息以某种格式(如图片,字符,声音等)输出给用户的设备.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显示器,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言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

注:有些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NO.4总线:总线由导线组成,是用于计算机内部各个功能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等.其中,系统总线又分为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三种.

数据总线:用于在CPU于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器或需要储存的数据

地址总线:用来指定在RAM中储存数据的地址

控制总线: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的信号传送到周边设备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NO.1存储单位

数据的最小单位是微,用bit表示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用Byte或B表示,8个二进制称为一个字节.

字长是指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如32位,64位,128位.

位(bit)

字节(Byte)

千字节(KB)

兆字节(MB)

吉字节(GB)

太字节(TB)

NO.2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推荐从B站找视频,这里打字很难理解)

NO.3字符编码

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字符编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简称ASCII码.

通用的是7位码,共有128个字符.

包含0-9数字,26个大写字母,26个小写字母,之间夹杂着一些符号.

小写英文字母的码要比大写英文字母的码值大32.

控制运算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汉字机内码=汉字国际码+(8080)H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速度发展:

手工操作:需要手动来操作计算机工作,没有操作系统

->批处理系统:计算机能自动地,成批地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作业(作业指程序,数据,命令)的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同时将多个相互的程序放到计算机内存中,在管理程序控制下,使他们相互交叉运行的系统

->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一个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通常采用时间片轮转策略位用户服务.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是联机交互的单用户操作系统.

NO.2进程管理

进程是指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他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正常情况下,一个进程并不是始终处于运行状态,所以,根据进程状态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运行状态,就绪状态,阻塞状态,创建状态,终止状态.(程序在最开始的时候处于阻塞状态)

NO.3存储管理

连续存储管理:根据分区的大小是否可以固定,可分为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动态分区).固定分区管理简单,对硬件的要求较低,但容易产生内部碎片.可变分区能有效地避免每个分区对存储空间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但容易产生外部碎片(变外固内).

分页式存储管理:能有效地解决碎片问题,内存利用率极高,内存的分配和回收算法也比较简单;但增加了硬件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处理机的速度.

分段式存储管理:能有效地解决程序员编程,用户资源共享和信息保护等问题.

段页式存储管理:结合了分页式存储管理和分段式存储管理的优点,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并实现了段的共享.

虚拟存储器管理: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它使得存储系统拥有接近外存的容量和内存的访问速度

NO.4文件管理

计算机中的数据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同时计算机要将自身的数据或程序传递给用户,也是以文件的形式来传递的,文件管理主要涉及文件逻辑组织结构,物理组织结构,目录结构的管理.

文件目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来标识系统中的文件及其物理地址.

根据组织结构,文件目录分为单级目录,二级目录,多级层次目录,图状结构目录和无环图结构目录等.

NO.5 I/O设备管理

I/O设备一般被分为硬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的I/O软件和用户程序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