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作者:奕看体坛

今天上午,篮协对于上周末上海和江苏G3的最后一分钟比赛给出了调查结果和处罚决定:江苏和上海两队都被取消了本赛季的比赛资格,各减联赛经费500万元;李春江被取消5年内教练员资格,李楠被取消3年资格;江苏男篮总经理史琳杰限制从事与篮球相关的活动5年;上海总经理蒋育生限制从事与篮球相关的活动3年。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大部分球迷的留言都是类似“够狠”、“干得漂亮”、“大快人心”、“支持姚明”这样的话。表面上看,这些话是没问题的。但是深挖一下,真的如此么?

我们没必要去回看那最后一分钟了,况且他们也演得太烂了;同样,我们没必要去追究这和马布里与李春江的恩怨是否有关,因为就算那是一切的源头,也无法掩盖这个所谓重磅罚单背后的深层缺陷!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一、是否罚单只是为了平息民愤?

罚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平息了民愤,篮协的办事效率高、处罚力度大,让许多足球媒体人都感叹篮协在这方面可以碾压足协。1999年的“渝沈之战”和2001年的“甲B五鼠案”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中最典型的两起假球案,足协都花了超过一周才开出重磅罚单。

当然,现在已经和20年前不同,因为我们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江苏总经理史琳杰的偷笑)都躲不过网友们的眼睛。篮协也能感觉到在4月14日那个晚上,网上对于整个中国篮球界的口诛笔伐是多么厉害!毫不夸张地说,那天是2019年男篮主场输给波兰队之后又一个至暗之夜。2019年那个夜晚,我们无可奈何,但是如今,我们出了家丑就可以关起门来训话,篮协就迅速做出反应。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但是话说回来,罚款了又如何,钱不是照样在篮球圈内?这钱是分给其他俱乐部去挥霍、还是用到校园篮球、青少年篮球中,其实都是篮协一句话的事。

另外,姚主席如此快地行动,是不是为了避免一些更极端的情况、更大的民愤在短时间内出现?毕竟中央早已针对体育总局派出巡视组!

二、为何只是“消极比赛”而非“假球”?

“消极比赛”是篮协对于苏沪两队G2和G3的定义,这个定义是怎样界定的,篮协并没有在公告中讲明白,大部分人的理解就是这里面有人情世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上海就是为了尽快让受罚的布莱德索回归,才这么折腾。不过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球已经假得离谱了,怎么还只是消极比赛呢?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消极比赛”和“假球”还是有明显区别的,NBA这个月就有“消极比赛”的案例,独行侠队在无缘附加赛的情况下,在和公牛队的一场无关痛痒的比赛中轮休了全主力,赛后他们被NBA官方罚了75万美元。但是这个案例有个重要前提,就是这场比赛对于独行侠队已经无关痛痒,而苏沪大战的G2、G3是生死战,谁输了谁就告别季后赛。如此重要的比赛中最后一分钟却那么荒诞,怎么可能只是“消极比赛”!

有很多自媒体人已经解释了这一点:“消极比赛”已经是目前篮协对于比赛处罚的最高认定,如果是“假球”,那么必然有利益链和幕后黑手,需要公安和司法介入才行。换言之,这完全超出篮协的可以处罚的范畴。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三、真的就没有利益链和幕后黑手么?

这个问题其实才是这个重磅罚单背后的真正缺陷。如果没有公检法介入,调查结果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即使幕后真的有利益链和黑手,即使史琳杰或者其他角色(甚至姚主席本人)与其中的利益相关,大家也无从知晓,这个也只有业内极少数人才完全了解的,更何况我们都是身外人。

但是这件事绝对不止惊动了篮球圈,不管是苏沪战G3当晚还是篮协开罚单的今天上午,微博热搜前十条都有接近一半与此事相关。在足坛反腐扫黑的大背景下,篮球界还敢这么干,真的很难想象这牵涉到多大的资本和利益链、背后是多么硬的黑手。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人民网今天中午给出锐评:消极比赛是表象,其背后可能存在精神不振、正气不足、作风不硬等问题,甚至不排除有违法乱纪。而姚明今天上午表示篮协在此事调查过程中已经借助了国家体育总局各司局专业力量。但是光体育总局就够了?

2009年,司法介入足坛,掀起足坛第一轮打假扫黑的风暴,以谢亚龙为首的足协领导纷纷锒铛入狱,甚至1999年“渝沈之战”的黑幕直到那时才被完全挖出来,足球迷们整整等了十年!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2001年“甲B五鼠案”后,涉案球队之一的绿城老板宋卫平成为当时掀起足坛反黑风暴的领军人物,他接受采访时的名言在如今听来依然如此有力:“哪怕是阎世铎(时任足协领导人),我也要掀桌子!”

只不过在如今这个集体沉默的时代,很难出现宋卫平这样的人物了!

CBA的重磅罚单,真的算是大快人心么?

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