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AC高级音频编码

AAC的支持现状

  目前支持AAC的产品还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专利使用费大大限制了AAC的发展!不过好在有索尼、诺基亚、苹果、松下四大巨头的鼎力支持,场面还不算冷清。

  重量级的iPod和iPod mini全都能播放16-320Kbps的AAC文件,加上苹果倾力打造的iTune音乐播放器,为制作播放AAC文件铺好了一条捷径。

  

  诺基亚则在手机领域推广AAC格式,包括主打音乐的Xpress Music系列、万众瞩目的N-Gage、3G网络的7600、媒体手机7700、时尚娱乐的3300、新登场的6230和可作手机附件的音乐播放器HDR-1,它们都可以播放储存在MMC卡上的AAC文件。

  此外还有一些厂商的产品支持AAC,像Daisy Multimedia的闪存随身听DIVA GEM,康柏支持SM卡扩展的iPAQ PA-1,东芝的SD卡随身听MEA210,爱华的MM-EX300闪存随身听,索尼的Walkman和PSP,松下的e-wear SD Audio Players还有采用DataPlay为存储介质的艾利和IDP-100等等。

  Apple和Real公司还开设了网上音乐商店,将最新的唱片压缩成AAC格式提供下载。当然,是收费的,但是销售情况非常好。尤其是Apple的iTune在线音乐商店,一周内就能卖出330万首歌。不仅促进了唱片业的发展、维护了版权,同时也大大推动了AAC的普及!

AAC和MP3的关键性不同

  AAC是在MP3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所以两者的编码系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对比一下两者的编码流程图,你会发现AAC的编码工序更为复杂。

  ①滤波器组(Filter bank):

  ②时域噪音修整(Temporal Noise Shaping,TNS):这项神奇的技术可以通过在频率域上的预测,来修整时域上的量化噪音的分布。在一些特殊的语音和剧烈变化信号的量化上,TNS技术对音质的提高贡献巨大!

  ③预测(Prediction):对音频信号进行预测可以减少重复冗余信号的处理,提高效率。

  ④量化(Quantization):AAC的量化过程是使用两个巢状循环进行反复运算。通过对量化分析的良好控制,比特率能够被更高效地利用。

  ⑤比特流格式(Bit-stream format):在AAC中,信息的传输都要经过熵编码,以保证冗余尽可能少。此外AAC拥有一个弹性的比特流结构,使得编码效率进一步提高。

  ⑥长时期预测(Long Term Prediction,LTP):这是一个MPEG-4 AAC中才有的工具,它用来减少连续两个编码音框之间的信号冗余,对于处理低码率的语音非常有效。

  ⑦知觉噪音代替(Perceptual Noise Substitution,PNS):这也是MPEG-4 AAC中才有的工具,当编码器发现类似噪音的信号时,并不对其进行量化,而是作个标记就忽略过去,当解码时再还原出来,这样就提高了效率。

AAC的特点

  ①提升的压缩率:可以以更小的文件大小获得更高的音质;

  ②支持多声道:可提供最多48个全音域声道;

  ③更高的解析度:最高支持96KHz的采样频率;

  ④提升的解码效率:解码播放所占的资源更少;

  (3)杜比实验室的结论:

  ①128Kbps的AAC立体声音乐被专家认为不易察觉到与原来未压缩音源的区别;

  ②AAC格式在96Kbps码率的表现超过了128Kbps的MP3格式;

  ③同样是128Kbps,AAC格式的音质明显好于MP3;

  ④AAC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在所有的EBU试听测试项目的获得“优秀”的网络广播格式。

  总的来讲,AAC可以说是极为全面的编码方式,一方面,多声道和高采样率的特点使得它非常适合未来的DVD-Audio;另一方面,低码率下的高音质则使它也适合移动通讯、网络电话、在线广播等领域,真是全能的编码方式。

AAC(高级音频编码)

  AAC实际上是高级音频编码的缩写,目前有苹果的硬盘式MP3(IPod),Nokia手机,Sony MP3等大多数播放器支持这一种格式。AAC是由Fraunhofer IIS-A、杜比和AT&T共同开发的一种音频格式,它是MPEG-2规范的一部分。AAC所采用的运算法则与MP3的运算法则有所不同,AAC通过结合其他的功能 来提高编码效率。AAC的音频算法在压缩能力上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一些压缩算法(比如MP3等)。它还同时支持多达48个音轨、15个低频音轨、更多种采样率和比特率、多种语言的兼容能力、更高的解码效率。总之,AAC可以在比MP3文件缩小30%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质。

  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 Advanced Audio Coding),出现于1997年,是基于MPEG-2的音频编码技术。由Fraunhofer IIS、杜比、苹果、AT&T、索尼等公司共同开发,以取代mp3格式。2000年,MPEG-4标准出台,AAC从新整合了其特性,故现又称MPEG-4 AAC,即m4a。

音频压缩算法

  作为一种高压缩比的音频压缩算法,AAC通常压缩比为18:1,也有资料说为20:1,远胜mp3,而音质由于采用多声道,和使用低复杂性的描述方式,使其比几乎所有的传统编码方式在同规格的情况下更胜一筹。不过直到2006年,使用这一格式储存音频的并不多,可以播放该格式的mp3播放器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所知仅有苹果iPod,而手机支持AAC的相对要多一些,此外电脑上很多音频播放软件都支持AAC格式,如苹果iTunes。

AAC所采用的运算法则

  AAC所采用的运算法则与MP3的运算法则有所不同,AAC通过结合其他的功能来提高编码效率。AAC的音频算法在压缩能力上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一些压缩算法(比如MP3等)。它还同时支持多达48个音轨、15个低频音轨、更多种采样率和比特率、多种语言的兼容能力、更高的解码效率。号称「最大能容纳48通道的音轨,采样率达96 KHz,并且在320Kbps的数据速率下能为5.1声道音乐节目提供相当于ITU-R广播的品质」。

  总之,AAC可以在比MP3文件节省大约30%的储存空间与带宽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质。但是在空间上和结构上AAC和mp3编码出来后的风格不太一样,喜欢与否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先进音频编码)

  类型:Audio

  制定者:MPEG

  所需频宽:96-128 kbps

  特性:AAC可以支持1到48路之间任意数目的音频声道组合、包括15路低频效果声道、配音/多语音声道,以及15路数据。它可同时传送16套节目,每套节目的音频及数据结构可任意规定。

  AAC主要可能的应用范围集中在因特网网络传播、数字音频广播,包括卫星直播和数字AM、以及数字电视及影院系统等方面。AAC使用了一种非常灵活的熵编码核心去传输编码频谱数据。具有48 个主要音频通道,16 个低频增强通道,16 个集成数据流, 16 个配音,16 种编排。

  优点:支持多种音频声道组合,提供优质的音质

  缺点:

  应用领域:voip

  版税方式:一次性收费

  备注:AAC于1997年形成国际标准ISO 13818-7。先进音频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AAC)开发成功,成为继MPEG-2音频标准(ISO/IEC13818-3)之后的新一代音频压缩标准。

  在MPEG-2制订的早期,本来是想将其音频编码部分保持与MPEG-1兼容的。但后来为了适应演播电视的要求而将其定义成为一个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多声道音频标准。理所当然地,这个标准是不兼容MPEG-1的,因此被称为MPEG-2AAC。换句话说,从表面上看,要制作和播放AAC,都需要使用与MP3完全不同的工具。

数字音频标准

  AAC标准。AAC是MPEG2音频编码技术标准之一,在MPEG2技术标准中的第七部分进行了标准化(ISO/IEC 13818-7)。杜比公司从1998年开始管理AAC的知识产权池,目前VIA LICENSING公司负责管理其知识产权池的工作,代理AT&T、杜比、Fraunhofer IIS和索尼等公司收取相关的知识产权费。

如何将aac转刻为cd

  对追求音质的音乐爱好者来说,MP3、Ogg、WMA、MP3 Pro等格式,音质都不够理想(尤其是低码率下),仅有两个声道……于是Fraunhofer IIS与AT&T、索尼、杜比、诺基亚等公司开展合作,共同开发出了被誉为“21世纪数据压缩方式”的Advanced Audio Coding(简称AAC)音频格式,以取代MP3的位置。由于AAC的高保真特性,128Kbps的AAC格式音频几乎可以提供和CD一样音质的声音,所以给我们把MP3转成CD提供了高音质的保障。

  事实上来讲..AAC的音质想要达到和CD无异的程度的话,码率至少要在256Kbps以上。在这种高码率的情况下AAC的音质就听不出与CD有任何区别了,当然,在频谱上的差异是小之又小,但毕竟AAC是有损格式,能做到这点的目前连仅次于AAC的MPC格式也没法做到。

  而且有些人总是拿OGG来和AAC相比,说两者的音质差不多,这是错误的。无论在任何一个码率段上,AAC都要优胜过OGG或MPC。甚至500kbps的OGG依然无法胜过320kbps的AAC。

AAC的由来及转换法宝

  其实AAC的算法在1997年就完成了,当时被称为MPEG-2 AAC,因为还是把它作为MPEG-2标准的延伸。但是随着MPEG-4音频标准在2000年成形,MPEG-2 AAC也被作为它的编码技术核心,同时追加了一些新的编码特性,所以我们又叫MPEG-4 AAC。

  A AC格式的音频算法在压缩能力上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一些压缩算法(比如MP3等)。它支持多音轨、多种采样率和比特率、效率更高的解码效率。总之,AAC可以在比MP3文件缩小30%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质。

  先把AAC转换成WAV格式,启动Nero Burning Rom,选择菜单栏里面的“其它选项→编码文件”(快捷键F8)命令,此时弹出编码文件窗口,点击“增加”按钮添加AAC文件到编码列表中。

  在输出格式下拉菜单里面选择“PCM Wav file(*.wav;*.wave)”,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输出目录,最后点击“继续”按钮开始编码。

刻录中的窍门

  启动Nero Burning Rom,选择菜单栏里面的“文件→新建”(Ctrl+N)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音乐CD”方案。

  将已经转换好的WAV文件依次拖入主窗口左侧的轨道栏,在轨道栏里面可以通过鼠标拖动文件调整每个文件的先后顺序

  。

  最后点击工具栏中的“刻录当前编译”按钮刻录成CD,在弹出的刻录窗口中可以设置刻录的参数,尽量选择“结束光盘”项和采用低倍速刻录来保证刻录后的CD光盘的兼容性。

  编后:Nero Burning Rom自带的音频编码器,可以对AAC、MP3、MP3 Pro等格式文件直接编码,所以这些格式都可以非常容易还原成CD。这些格式的文件都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转换成CD,但是其前提是声音的源文件码率要高,不然效果会比较差。

CD转AAC

  至于CD转AAC,则可以通过千千静听来转换(安装了NERO6组件)

  转换方法:安装好NERO 6和千千静听后,用千千静听添加光盘中的CDA文件。由于CD播放是独占的,所以转换前必须先暂停播放。然后选中要转换的歌曲,右键选择转换格式,接着选择AAC选项。接下来的码率则自己选择,如果想要体积小而音质好,建议选择HE-AAC,码率高一些,这样转换出来的文件体积非常小,而音质却很好。如果需要音质跟CD无异的程度,则可以选择LC-AAC,码率建议设为256K以上。

  另外也可以直接安装NERO 6后,打开Nero StartSmart,点击出来的音频图标,选择对音频文件进行编码,

  接下来就有让你选择打开的文件和输出格式,点击增加,增加你要转换的音频文件,选择好后再选择输出格式,选择nero digital audio (HE-AAC) (*mp4),然后自己选择需要的码率,接着点目标文件,选择转换后需要存放的地方,最后按上面的继续就行了。

  另外foobar2000带FAAC组件的则可以转换FAAC编码的AAC文件。在高码率下的质量比NERO转换的稍好一些,而在中低码率下的音质则NERO转的AAC比较有优势。

  另外,如果想要把自己喜欢的音乐转换成AAC的话,最好就使用CD或者无损的音乐作为音源来转换。

  否则,如果选择网上的MP3之类的有损格式来转换AAC的话,效果只会更差不会更好,这一点需要记住。

  打个比喻:无损的音源打1分,AAC打0.95分,MP3打0.65分 (当然,分数不一定准确,但可以做为参考)

  用无损音源转的AAC分数为 1*0.95=0.95

  用MP3作音源转的AAC分为 0.65*0.95=0.6175

  相比之下音质相差以百里计!!这一点需要非常注意,尽量挑选音质好的歌曲

AAC+

  AAC+也称之为HE-AAC。

  HE意思是 "high efficiency"(高效性)。HE-AAC混合了AAC与SBR技术。SBR代表的是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频段复制)。SBR的关键是在低码流下提供全带宽的编码而不会产生多余的信号。传统认为音频编码在低码流下意味着减少带宽和降低采样率(见MP3 FAQ #7)或产生令人不快的噪音信号。SBR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核心编码去编码低频信号,而SBR解码器通过分析低频信号产生高频信号和一些保留在比特流中的指导信号(通常码流极低,~2 kbps)。 这就是采用无SBR解码器的原因,这样你的带宽(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会被严重浪费。这也是为什么被叫做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的原因,它只是增加音频的带宽,而非重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