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时间相关电位ERP的认识时间相关电位

时间相关电位

时间相关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

不同的外界刺激方式和心理因素都会引起不同的ERP,一般可以从极性、潜伏期、分布的脑区等三个方面对ERP进行描述。而命名主要是参考极性和潜伏期。

极性也就是电位相对参考电压的正负值,命名正向波为P(positive),负向波为N(negative).

潜伏期即从施加/撤销刺激至波峰/波谷达到最高/低处的时间长度(以毫秒ms为单位)。

10ms以内为早成分;

10~50ms为中成分;

50~500ms为晚成分;

500ms以后为慢波。

所以常见的P300、N200等是根据极性和潜伏期进行命名的。如将潜伏期大约为300ms的正向波命名为P300,而N200则表示潜伏期大约为200ms的负向波。

对于P300的认识

特性1:P300信号是EEG信号在靶刺激出现之后300ms左右产生的正向波;

特性2:波峰的偏移主要取决于刺激任务的难度;

特性3:幅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靶刺激概率的大小并与刺激出现的概率成反比。

特性4:P300电位是事件相关电位中不受物理特性(形状、大小、视觉、听觉等)刺激影响的内源性成分。

P300家族

1965年,随着Sutton等在研究ERP与刺激的不确定性关系时首次发现P300,并对其进行描述。之后许多研究者陆续发现与P300类似的成分,P300逐渐扩展成一个含有多种成分的,潜伏期为250800ms,幅值为520的大家族。常见的成分包括P3a和P3b。

P3a是由未预料到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刺激突然出现而诱发的一个正向波,其最大的波幅出现在额叶,其主要有新异刺激诱发产生,因此被认为是朝向反映出现的标志。

P3b为最初发现的P300,对于被试对象具有偶然性的刺激可诱发此电位。

参考文献

1.https://blog.csdn.net/zyb228/article/details/10312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