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作者:原铁道兵司令部办公室 刘金龙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作者:铁道兵文化
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作者:原铁道兵司令部办公室 刘金龙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 >一次令人难忘的志愿劳动,由h1级"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h1>

作者:刘金龙,原铁道司令部办公室

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作者:原铁道兵司令部办公室 刘金龙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自从在铁路和军事机关工作以来,他经常参加志愿工作。通常不定期到附近的工厂做一些最好的家务,农民在旺季帮助农民收集和抢种子,每年元旦到居民街道上清理环境,等等。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参加过的许多志愿劳动都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只有一次我还记得强制劳动,那就是在建设毛主席纪念遗址的强制劳动。

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后,中共中央立即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南侧修建毛主席纪念碑,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由于整个工程工期短、时间紧迫、质量要求高,时任毛主席纪念工程主任的李瑞环用毛主席的理念指导工程建设,妥善处理了工程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从而高速、高质量地建造了毛主席纪念堂。当时,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做一些体力劳动。在李瑞环的组织指挥下,北京军事机关抽调了一些干部到毛主席纪念堂现场参加志愿劳动。我当时在铁道总队司令部的办公室工作,因为办公室里的秘书一般都很虚弱,当时我年轻强壮的人有幸来到毛主席纪念馆参加志愿劳动。

针对毛主席去世前北京遭受的唐山地震的影响,对毛主席纪念碑的防震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防止毛主席纪念堂在未来可能发生大地震时遭到破坏,整个纪念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量优质钢筋来自各种钢铁企业的冶金系统。但是,这些钢筋到达现场时有不同程度的锈迹,为了保证纪念碑的质量,必须清除铁锈后才能绑在钢筋上,浇灌混凝土。我们的工作是清除运往现场的各种尺寸的钢筋上的锈迹。为了保证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我们的除锈工作做了三个保证:一是确保每一根钢筋的除锈彻底,我们在除锈工作上都做得非常认真,使钢带不生锈;二、保证施工节点,为了满足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要求,要我们当天的除锈任务必须完成;第三,为保证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在天安门广场施工,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要求非常高,在我们工作钢筋除锈现场时,大家都戴着安全帽,各种型号的除锈钢筋堆放整齐有序,日常工作必须清理现场的垃圾。现场:一边是毛主席纪念楼正在紧张而繁忙的建设中,另一边是天安门广场汽车水马龙仍然井井有条,地面交通和观光等活动都很正常。

钢筋除锈看起来好像劳动强度不是很大,整个劳动过程也很单调,但是因为反复动作,即用铁砂对钢筋进行硬磨去锈。我们这些平时坐在办公室里的人,经不起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几天下来都感到背痛,虽然工作时戴着防护手套却没有多大效果,我们大多数人在手上都起了水泡,但是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用实际行动为早日完成这个伟大的工程做出了一点贡献!

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作者:原铁道兵司令部办公室 刘金龙一次难忘的义务劳动

当然,还有奉献和回报。毛主席纪念堂建成后不久,我们一些参加志愿劳动的干部有幸在纪念碑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前向毛主席的遗产致敬。

作者简历 男,韩;上海人,1943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共产党员;1961年9月参军,历任军人、班长、团长、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干事、铁道司令部办公室秘书。1978年10月调到宝钢,担任科长、副主任。2003年12月退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