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外夜读 | 我的城市印象

作者: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外夜读 | 我的城市印象

夜幕降临,各色霓虹灯亮起,像是城市奔涌的血液流淌于一幢幢高楼大厦间。身处于这样的场景下,不知不觉间抬高了我的视角。眼睛在天上看,视野越发开阔,便越觉得自己渺小。我也曾沉浸在不同城市的夜晚,领略过不同城市的风景,我对每座城市的印象也不尽相同。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从小,我对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便有说不尽的向往。飞机落地,伴着期待与好奇,我踏上了苏州的土地。导游讲着掺着苏州话的普通话,一路上侃侃而谈。我细细分辨,偶尔跟着学几句。大抵是学得不够虔诚,离开这片土地时,还是没能带走几句苏州话。只记得导游那几句对于苏州城的形容:“马路窄窄的,房子矮矮的,人也小小的,讲话柔柔的。”离开苏州前,我最大的欣喜莫过于看到了雨中的苏州。它笼在细细雨雾中,并不太远,却看不太清,就好像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在我的记忆中默默彳亍着。

大外夜读 | 我的城市印象

来到大连这座海滨城市,开始我的大学之旅。从郊区搭乘一个小时的地铁来到它的繁华区,混杂着欧式古典建筑与近代建筑风格的高楼排列在一起,达成了一种迸发着生命力的和谐。跟随着年轻人的脚步,不一会儿来到了广场。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一圈又一圈盘旋飞翔的海鸥,身后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游乐园。包容是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它包容一切新鲜事物,包容一切新生力量,也包容我这个外乡人。站在广场中央,被四周的建筑包裹着,我才从心底升腾出一个想法来:“我将在这座城市生活四年有余。”

我一生也不能忘怀的城市当之无愧是我的家乡——临汾。它是一座非常不起眼的小城市,每年有无数的人为逃离它而努力着,我也曾是其中的一个。可终于离开了它以后,我又总是想念起这座积淀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城市。“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来到临汾咱是回家”,这是临汾旅游发展大会的标语。之于我,这句话带给我的力量是:“当我登上开往它的列车,我就是在回家。”今年过年回到了家乡,它搭建起了许多新大桥,曾经熟悉的街道变得陌生,但依然保留着过去的影子。它就像是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换上了新装,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新世纪。而我终将回到它的怀抱,认识它的全新面貌。

每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魅力,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城市印象。诺大的城市中,也许是因为一栋高楼,也许是一间小店,也许是一块地砖,这座城市留给你的意义,便不一样。

大外夜读 | 我的城市印象

文字 | 孙九霄

编辑 | 鞠艾彤

审核 | 崔睦浛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