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都听过“指鹿为马”的故事,大太监赵高当了丞相,位高权重,胡作非为,群臣皆不服,他便想出一毒计,故意早朝时指使他人献了一只鹿给胡亥,还大言不惭说献出的是:“宝马。”胡亥虽然蠢,但不傻,也忍不住大笑:“哈哈哈,丞相,您一定搞错了吧?怎么把鹿说成马呢?”
指鹿为马
见赵高不语,胡亥为自清,便问左右臣下,是鹿是马,结果,朝堂上,有人说时是马,竟然也有人说是鹿的。胡亥也觉得奇怪,可一下朝,美酒美女伺候,这事就忘了。可是,当时说是鹿的大臣,很快便被秋后算账,被以各种罪名一一处治。从此以后,没人再敢说赵高的不是。
“指鹿为马”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
这个故事不仅中国人熟悉,还流传到整个大中华文化圈,日本人说傻瓜就是“马鹿”,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来的。
很多历代史学家,对这个故事都很怀疑,觉得堂堂大秦,真发生过这样的听起来弱智的闹剧吗?
秦二世陵墓中 赵高画像
但经过搜集各种史料,对赵高这个人的多方面肖像素描,发现司马迁,可能没添油加醋。
首先赵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武全才,通过层层严格的全国性质的人才选拔考试,进入秦宫,由于每场都是第一名的成绩不夸张的说,赵高乃是大秦公务员市考国考第一名。
小篆
这样的人才,不可能不被秦始皇赏识。别看是个无根男人,他还精通法律,文采飞扬,字也写的很棒,办事很有谋略,说话也很漂亮,人也长得人高马大很帅气,非常全能。秦始皇在的时候,那听话听跟条狗一样,嬴政也很信任他,很多著名的改革,如以小篆统一各国文字,赵高那是和功不可没,书同文很多字也是他首创的。
总之,一专多能,深的嬴政信任,成为了心腹。并被指认为胡亥的老师。胡亥打小就受到了胡亥的刻意引导,对老师是尊重又顺从。小树苗也渐渐被赵高有意种歪了。
李斯
沙丘秦始皇突然病重,赵高篡改诏令,逼迫复苏自杀,扶持二十岁的胡亥到了皇帝。紧接着,他又撺掇胡亥,美其名曰,永葆帝位,斩首车裂腰斩,残忍处死了胡亥所有的兄弟姐妹,让秦始皇只剩下了胡亥这一枝独苗。又以“查余孽”、“追同党”为名,大肆抓捕嬴政近族远亲官民,统统剿灭。
赵高干得没一样不是动摇秦朝根基的事,很快又把李斯等一众前朝老臣全干掉,又大兴株连,宫廷内外严查秦朝过去文武百官,无数大秦忠臣的兵勇、将军以“谋反通敌”罪,全被秘密杀掉。
《楚汉传奇》 许文广赵高
这一套动作无异于自毁长城,致使秦朝损失大批文臣武将,加速了灭亡,但赵高似乎还不满意,又施行了很多自秦始皇以来最为残暴的暴政,徭役赋税变的非常沉重,色政刑法,参股至极,导致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交织,这才逼迫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发动了大泽乡起义。帝国风雨飘摇,六国贵族复辟,天下大乱。
很快,起义风起云涌,刘邦趁机攻破函谷关,杀到关中。咸阳城原本城高粮足,易守难攻,但赵高却不死守,一边偷偷派人谈和,一边发动政变,攻入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
公子扶苏
虽说,赵高扶立了秦王子婴,还想继续拿筹码,不料被子婴反杀,但这一切,太晚了,统一了天下没几年的秦朝即将灭亡。
由此,赵高也被定在说他为奸臣之冠。
但,这样的败类,纵观其一生,总觉得怪怪的,秦始皇在的时候,为了大秦披肝沥胆,秦始皇死了以后,没一样是为了大秦好,简直就是大秦的掘墓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一百八十度,反差这么大呢?
长平之战
后世冥思苦想,有一种观点,似乎能解释能解释清楚一切,那时就是赵高的身世之谜。《史记·蒙恬列传》曰:“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就是说赵高的父系是赵国王室的疏族,怪不得赵高姓赵,赵王他们一家都姓赵。
清代著名历史学者赵翼曾称:赵高属赵国宗室,为报仇而自宫入秦宫。报什么仇呢?后人推测,肯定是长平之战几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家家户户摆丧宴哭声不断地仇,赵国被秦国灭亡的亡国之仇。
沙丘宫遗址
搞不好,赵高的父亲和赵高的兄长,死于与秦国的交战,赵亡后,赵高的母亲被虏至咸阳,王族一脉成了低贱的奴隶,受尽凌辱,从此,便在赵高年少的心中也便埋下了深深地复仇的种子。
这样的说法,其实就完全解释得通,赵高一系列灭秦的种种“反常”举动。
《神话》张世饰演赵高
若是站在六国复辟的角度看,甚至是打着楚王旗号闹革命的刘邦的角度看,赵高妥妥都是自己人,要是站在赵国的角度看,他就是值得被称颂千年的爱国者。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