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3岁,再读三国

作者:星夜之墩

三国,一个可歌可泣的时代,一部耐人深思的史诗。

最早接触三国历史大概是小学,在街机厅打着三国战记,每一关的开始都有着背景的描述,与真正的历史不同,那时游戏给我的答案是蜀汉在诸葛孔明的带领下攻入曹操大营,与东吴一齐击败曹魏,张飞没有死而关羽也夺回了荆州,三国归于一统,而中原之主重归大汉。这样的答案确实更符合人们的期望,无论是游戏还是文学著作中,人们对于蜀汉政权的评价大都是赞叹和喜爱的。

23岁,再读三国

然讲三国就不得不提起其他二国,即东吴与曹魏,俗话说得好,蜀汉有蜀汉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风骨,而东吴有东吴的鼠辈。

23岁,再读三国

民间对于三国的了解主要源自三国演义,其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蜀汉在罗贯中的刻画下产生了大量名震古今的人物,而其中诸葛亮的北伐克定中原又最为悲壮,少年时期总是跟随大流热爱蜀汉政权刘豫州的仁义与对大汉江山的执着.

23岁,再读三国

后来周围的环境对我的改变使我接受了刘备假仁假义的观点,这几年再看三国,发现当初对于这个时代的喜爱并没有减少,对于历史和社会的认知有了一定进步,才发现,最初的热爱可以被现在的我坚定了,就算假仁假义也假仁假义了一辈子,到底仁义是否在心间不重要了。

历史上的三国除了悲壮,更多的是残忍,是社会动荡政权不定给予底层百姓的残忍,从东汉末年黄巾四起,到三家归晋,东汉承接到三国,社会总人口锐减,百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简而言之就是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北有程昱屠杀家乡百姓为军队提供口粮,南有孙策定江东时的几次屠城,而独有刘备可以做到善待一方百姓。

蜀汉阵营最重要的三个任务人除了刘备,还有关羽和诸葛亮,对于这二位如今的看法也很多,近几年最多的就是关羽狂傲丢失荆州,诸葛短智难顶中原,说来说去都是被捧得太高了,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那一句,关羽威震华夏,荆州之地关羽带荆州军力战曹军,水淹七军,俘将庞德,假节钺于禁,围杀曹魏大将曹仁,以少战多而呈现绝对优势,

23岁,再读三国

如果没有东吴背弃盟约偷袭荆州,那蜀汉也不至于拥一州之地而伐九州了,因此又有关于东吴的决策的讨论,我的评价是东吴鼠目寸光,就算拿回荆州之地也再难与大一统的北方再做抗衡了。

23岁,再读三国

再说到武侯,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是诸葛亮料事如神,用兵如鬼神般精妙,但与历史上的三国还是有一些出入的,事实上诸葛亮前期没有太多的带兵经验,但在政治和后勤上有很大的成就,没有诸葛亮也不会有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到后期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显示出来了,虽然没有多少收获但面对强大的北方政权不落下风,有的人只看结果是太片面了,蜀国那点资源被诸葛亮充分利用,后面在和司马懿对峙一战打得司马懿不敢和蜀国打遭遇战。

23岁,再读三国

我对文学没有多少了解,所以不太了解曹魏那边的文学,对于曹魏有很多人喜欢的,多以演义中的形象为主,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踩一捧一。

23岁,再读三国

回归到最初的热爱,现在回想,始于演义五虎传奇、诸葛亮料事如神,陷于武侯北伐中原、鞠躬尽瘁,忠于季汉一州之地不忘光复大汉伟业,汉昭烈帝舍弃基业为兄弟报仇的壮烈。

23岁,再读三国
23岁,再读三国

蜀汉是浪漫的,刘备的那帮老兄弟不忘知遇之恩,在最艰难的时刻撑起了蜀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轰轰烈烈的篇章,其中典故豪杰影响至今。少时对于蜀汉阵营亦真亦幻的喜欢终归成了对那群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们的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