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辣子鸡趣谈

作者:金东媒体中心
辣子鸡趣谈

辣子鸡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山东等地都颇富盛名,被清晰无误地标记在各地菜单特色名菜一栏里,拥趸的食客估计是个天文数字。然而,到底哪里才是辣子鸡的正宗产地?似乎从来没谁认真追溯过。好在大家相安无事,从未发生过任何产权归属的纠纷。

客观评判,目前市面上叫得最响的当属川味辣子鸡。这主要得益于川菜的广为流布,因为川菜用料宽泛、口味独特,大众化接受程度较高,辣子鸡堪称各地川菜馆的招牌菜。川味辣子鸡,以麻辣闻名于世,这自然凸显出重庆人的饮食习惯,所以重庆人更愿意称之为歌乐山辣子鸡。贵州辣子鸡的做法与重庆接近,其所谓独一无二的口感,无非是去掉麻味之后,把辣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用剧烈的辣度吊足吃货的胃口。云南的沾益辣子鸡则是在贵州辣子鸡的基础上,加了少数民族炮制的酸味菜蔬翻炒出来,以酸辣见长,因为人家配方保密,这只能算是猜想。而山东的辣子鸡则是另一番景象。与西南地区重在凸显各自辣味的独特全然不同,山东辣子鸡的词汇属于典型的偏正词组结构,重点在鸡,最终落脚到具有辣味的炒鸡身上。山东辣子鸡食材挑选十分考究,通常必选生长期在一年左右的家养笨鸡;做法上,与川味辣子鸡事先腌制鸡丁、然后下锅油炸不同,要整鸡剁块、连头带爪一起下锅爆炒;配鸡块的辣椒采用新鲜的青尖椒,也可适度增加柿子椒或小米椒,少许的干辣椒只起色彩搭配的作用;在味道效果追求上,山东菜不太在乎辣味的强度,更在乎必须炒出鸡的鲜辣香味,如果炒鸡的鲜辣香味出不来,废话少说,这道菜就算彻底搞砸了。

在我25岁之前的记忆里,川味辣子鸡只是个美丽传说,不仅没吃过,连见也没见到过。在我本能的想象中,天下的辣子鸡理当如出一辙。第一次亲眼看到川味辣子鸡的实物,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有一次中学好友来京,我鼓足勇气破费款待,心怀忐忑地走进单位附近的四川饭店,菜单一来,最先点了个自己熟悉的辣子鸡。不料菜一上桌,大惊失色,红彤彤的一盘辣椒端上来,只见辣椒不见鸡,翻来翻去,不大点的若干鸡丁沉浮于辣椒和花椒的海洋之中。尽管菜量明显不足,但对从未吃过的满盘焦脆的麻辣配料还是极为赞赏。吃完,我高兴地把剩余的配料悉数装兜。回家后尝试用豆浆机粉碎,废物得以合理利用,吃了大约小半年的麻辣调料。这事一晃过去了几十年,当时的情境依然历历在目。

说实话,尽管自己也非常喜欢麻辣味道,但出于强烈的家乡观念和少年时代的味觉记忆,内心还是更倾向于山东口味的辣子鸡。在云贵川三省,辣子鸡或许就是一道极为平常的家常菜;而在山东,辣子鸡却是一道标准的硬菜,婚宴上更是巧取鸡字的谐音和干椒的色彩,寄寓了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的美好祝福。由于重在吃鸡,所以,整个选料和烹制的过程都必须十分讲究、格外精心。比如说,仔鸡通常要现吃现宰,保证鲜活肥嫩,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使用冻品,各种新鲜的青红辣椒、葱姜蒜、花椒大料、料酒黄酱、酱油醋和香油之类的佐料必须齐备,保证生鸡出锅不留任何腥气。而过程呢?要整鸡剁块后洗去血水或用开水焯一下沥干,再用热油将花椒、大料炒香,放入鸡块猛火爆炒,待鸡肉变色后加葱、姜和干辣椒继续爆炒,稍后顺锅边滑入料酒和少许醋,翻炒三分钟左右改中火,加黄豆酱将鸡块均匀包裹后再依次投放酱油和盐,炒至九成熟时倒入青红尖椒混炒,适量加水后再大火烹炖两分钟即成。起锅前投放蒜片,翻炒两下马上出锅,讲究些的还要在装盘时,撒上一撮香菜、淋上几滴香油用以提鲜。这样炒出的辣子鸡,把生鸡的肉鲜与辣椒的清香相互激发与吸纳,经猛火热油的强烈催化,而最终呈现的浓郁的鲜香辣味,顿时溢满在场的全部空间。通常,饭桌上这道菜很少有剩菜留下。但凡吃过山东辣子鸡的人,深刻的味觉记忆一般很难被大脑删除。

辣子鸡趣谈

山东流行吃辣子鸡的地区主要在鲁西南,尤以枣庄、济宁和临沂为盛。烹制方法虽大致相似,却也略有差异。济宁因有玉堂酱园的调味优势,辣子鸡要加黄酱烹制;临沂山区盛产土豆,鸡里经常烩入土豆,这些在枣庄辣子鸡里好像不大见到。三地均把这道菜作为地方名吃推广,菜单上的地域冠名权似乎也各不相让。有次去枣庄出差,饭桌上聊起此事,作为济宁乡党的我当然会讲济宁的辣子鸡正宗,枣庄的朋友并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十分郑重地告诉我:早在2016年,枣庄已经成功申报了“中国辣子鸡之乡”,板上钉钉,无须争辩。同时,还有根有据地讲起相关故事,说是清朝末年,枣庄所辖临城有一徐姓宫中御厨,晚年告老回乡开了一家饭馆,根据自己多年御厨心得创出“辣子鸡”菜品,每日高朋满座、座无虚席,令食客流连忘返,号称:“鸡香飘十里,客坐十里外”。直到如今,枣庄依然流行两句著名笑谈:一是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枣庄;二是世上有一半的鸡是被枣庄人吃掉的。借此表明,枣庄才是真正的辣子鸡故乡。

饭桌趣谈,未置可否,大家也就一笑了之。岂料枣庄朋友却十分认真。今年春节,我突然收到一件来自枣庄的快递,打开一看,纸箱内有两个真空包装的辣子鸡礼袋。开始并没太在意,因为这些年真空包装食品大多高压烹制,为保质期考虑,基本酥烂且毫无原味。忽一日,外出归迟,现做饭有点儿来不及,于是想起朋友相赠的辣子鸡。上锅一热,大大超乎预料,除了青椒略失翠色之外,原汁原味、鲜香四溢,浓烈的家乡味道瞬间唤醒了沉睡的味觉记忆,未等主食上桌就急不可待地大快朵颐。毫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经常报复性聚餐,山珍海味吃了不少,回头想来基本无感,唯有来自家乡的辣子鸡,留下了与众不同、最为深刻的印记。

由此漫想,世间的食材或许差别甚微,各国烹饪手段也不过就是烹煎蒸煮,唯中餐一个“炒”字,靠食材的匠心匹配和火候的精准把控,把同样的原料鼓捣出截然不同的风味与情调,以其妙手天成、花样迭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良品质吊足世人胃口,赢得广泛声誉。其变化无穷的口福享受,无法不令国人对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发出一声由衷赞叹!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 ↓ ↓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云德

图片/摄图网

责编/宿琳

审签/一帆监制/志飞

辣子鸡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