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作者:夕阳下的骆驼1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在平壤“扫街”,说起来有些名不符实。虽然在平壤对拍照的限制少了许多,但是看到很多关于在朝鲜拍照惹上麻烦的前车之鉴,每当举起相机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发毛,尤其是拍人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违反朝鲜方面的规定。朝鲜人冷漠的眼神,似乎也抗拒着镜头的指向。还有就是,55mm的镜头实在是短了点,很多东西想拍也拍不到,只能使用有限的器材,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地域内,尽可能多拍一些平壤的点点滴滴,留下关于这个国家尽可能多的记忆。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朝鲜人好面子,和中国人差不多。记得70年代有个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拍了一些不很光明的东西,结果被中国人民视为仇敌,弄得灰头土脸。据说整个朝鲜建设的资金都集中到了平壤,使得平壤城市建设看上去比起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毫不逊色,甚至更加宽广大气。估计平壤和朝鲜乡村的反差,就像上海陆家嘴的高楼大厦和甘肃武威的乡村小学一样巨大。所以,你要拍就拍好的方面。拍摄阴暗面,朝鲜人民不欢迎。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先来看看朝鲜的公共交通。朝鲜没有石油资源,只能从中国和俄罗斯得到少得可怜的一点石油,人们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除了前面介绍的地铁之外,平壤还有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公交车比较拥挤,看来平壤也有乘车难的问题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老掉牙的公共汽车,记忆中北京60年代才有。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平壤的私家车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军车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朝鲜也有私家车。来源有国家奖励功勋演员、功勋运动员,国外的亲戚赠送等,想来维护费用比较高。私家车牌照为黄底白字,军车是黑底白字。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平壤道路宽阔,车辆稀少,开起车来一定很爽。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星期日,平壤只允许公交车和特种车辆上路行驶,街上车辆更加稀少。导游解释:第一是为了环保,第二是因为缺少石油。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也许是因为车辆太少,平壤的路口没有红绿灯,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在路口指挥交通的是这些青春靓丽的女交警。据说平壤的交警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交警,千挑万选,必须是未婚女孩,政治可靠,相貌靓丽。家里面有个女孩子当交警也是全家的骄傲。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平壤的街道和楼房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这似乎是一家商店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这是一座居民楼,仔细看,有的窗户覆着一层塑料薄膜(缺玻璃?),有的伸出一节烟筒,一楼的一些住户安装了防盗网。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平壤的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聚集的一群人,不知道在做什么。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两个走在街上的儿童,一个手里提了两块用绳子穿起来的空心砖,另一个呢,拉近一看,手里居然拿着一条蛇!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大同江上的游船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平壤的火车站。据导游说,火车站是军事目标,禁止拍照,但拍的时候也没说什么。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火车站前广场和广场上的人们。

回忆朝鲜之行(十六)拿相机在平壤“扫街”

前来接人的高级轿车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