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4岁女兵,蜷缩皮匠门口,皮匠一把将她抱进屋,不久孩子呱呱落地

作者:瑶光暖暖

1937年,小皮匠刚要出门放羊,打开院门却见一女兵,昏死在自家门口。

小皮匠探头探脑,确定左右无人,这才奓着胆子,飞奔到女兵跟前,一把将人抱进屋,搁到土炕上。

随后,他锁紧大门,将羊赶回圈里,脱鞋上炕给女兵喂水。

这女兵,怎会孤身一人到这里,接下来她的命运将会如何?

24岁女兵,蜷缩皮匠门口,皮匠一把将她抱进屋,不久孩子呱呱落地

一、撕烂的衬衣,千金的包裹

1937年,祁连山上冰雪刺骨,供给部长郑义斋却脱下衬衣,挺着8个月孕肚的杨文局,急忙帮丈夫系紧外套。

郑义斋咧开干裂的唇一笑,安慰道:“没事,不冷。“紧接着,将衬衣撕成大小不一的布条,将随身携带的黄金、银元放在布条上。

杨文局心领神会,用冻得发僵的手,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针线,细细密密缝了起来。这些是部队全部经费,必须安全送到总部。

战友们自发聚拢,将杨文局围在中间,为她遮挡刺骨的风雪。

良久,一个沉甸甸的包袱缝好,郑义斋将千金重的包袱,紧紧系在警卫员小张身上:“你有功夫在身,经费就交给你了,如遇突发情况你只管跑,我们留下掩护!”

小张眼眶发红,扬手一个军礼,郑重道:“是!”

看着渐渐睡去的同志们,夫妻二人睡意全无,郑义斋小声叮嘱妻子:“我若有不测,你一定要护好咱们的孩子,接过咱们手中的枪继续战斗。”

杨文局喉头一紧,硬生生忍住:“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24岁女兵,蜷缩皮匠门口,皮匠一把将她抱进屋,不久孩子呱呱落地

二、枪声响起,血染雪山

天一放亮,郑义斋点出十几个骑兵,与余下战友告别,冲下山去寻总部。

岂料,在半山腰处却遭遇马家军,这群无恶不作的土匪,呼啸一声从山坡上直冲下,眼看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郑义斋眼疾手快,立刻拔枪反击。边打边指挥十几杆枪,集中火力撕开一个口子,眼看冲出包围圈。

怎料,一颗子弹飞来,郑义斋连人带马,翻滚在雪地上。小张打马要来营救,郑义斋撑着受伤的身体,怒吼:“走!”

转眼间,马匪趋近,郑义斋高喊:“同志们,掩护!”小张再不敢耽搁,飞身打马向总部奔去。

枪声渐熄,人声渐无,郑义斋和十几个战友,横七竖八躺在雪地上,血色染红了皑皑白雪。

好在,鲜血没有白流,经费安全送达。

24岁女兵,蜷缩皮匠门口,皮匠一把将她抱进屋,不久孩子呱呱落地

三、不幸被捕,死里逃生

得知丈夫牺牲,24岁杨文局泪流满面,她和丈夫有着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如今大业未成身先死,杨文局险些站不稳。

然而,周遭马匪频繁出没,根本没有时间的悲伤,杨文局擦干眼泪,和战友们深一脚浅一脚,向山下转移。

却不料,途中又一次遭遇马匪。马匪见到有女人,不怀好意的大笑。

然而,看到她挺着大肚子,露出不悦神情:“将她拴在马尾巴上,拖死她肚中的小杂种!”

说完,有人窜到杨文局面前,一把抓住她的头发,连拖带拽栓在马尾巴上,没有人性的马匪,打马狂奔拖着杨文局一路前行。

杨文局拼死护住肚子,被马拖行的遍体鳞伤,没多久就昏厥了过去。

马匪觉得晦气,见她满身是血不像个样,骂骂咧咧将她丢在路旁,自顾自地又去行凶。

24岁女兵,蜷缩皮匠门口,皮匠一把将她抱进屋,不久孩子呱呱落地

四、路遇好人,幸而活命

幸好,杨文局昏死在小皮匠门口,小皮匠奓着胆子,将她抱到土炕上,又是给她喂水,又是给她挤羊奶。

经过几天休养,杨文局竟奇迹般活了过来,腹中孩子也得以保全。

没多久,孩子呱呱落地,令杨文局第一次绽放了笑脸。

然而,小皮匠却发了愁:“此处马匪经常出没,村中突然多出外乡女人和孩子,若走漏风声定难活命。”

杨文局如冷水泼头,她想抱儿子走,可身体太过虚弱,根本走不了几步路。

小皮匠嗫嚅道:“你嫁给我,你和孩子都能活命。”

杨文局眼前浮现出,丈夫的音容笑貌,恨不得追随丈夫而去。

可是,丈夫临行前的叮嘱犹在耳畔,杨文局只得含泪点了点头。

从此,落户在小皮匠家,一呆就是12年。

24岁女兵,蜷缩皮匠门口,皮匠一把将她抱进屋,不久孩子呱呱落地

五、组织召唤,我们回家

1949年,全国解放的消息传来,杨文局再也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心心念念想要回到组织的怀抱。

可是,路途遥远,小皮匠又不愿放她走,多次都被拦了回来。

然而,拦得住她 的人,却拦不住她的心。杨文局是名战士,她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人,她还肩负着丈夫的嘱托。

在藏族大姐的帮助下,她终于带上孩子骑上毛驴,去黄河边上迎接大部队的归来。

当看到熟悉的面孔,杨文局禁不住喜极而泣:终于见到亲人了!

杨文局工作后,她又回到了祁连山,用她的余生守护着,这片忠魂洒血的土地,这里有她的青春,更有她一生也忘不掉的人。

战乱年代,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为迎接和平而战;又有多少夫妻,情比金坚却不得不妻离子散,只为捍卫祖国的明天。

致敬那些,曾为祖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