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作者:嬴旭危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军从南郡出征,进攻襄阳、樊城,史称襄樊之战。

此役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魏将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遭遇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汉水溢流,害民人”的天灾,以致于水淹七军。 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俘获于禁等人,重创曹魏,威震华夏!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但在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之后,关羽腹背受敌,最后却被魏、吴两这夹攻,兵败身亡。这也成了蜀汉势力衰亡的转折点!可以说是颠覆蜀汉国运的战役!

那么关羽北伐之战到底是谁指使的呢?在汉中之战的背景下,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的呢?

刘备入蜀以后,荆州的军政大权皆由关羽掌控,其所占领的荆州各郡也皆由关羽镇守。

在汉中之战前夕,因为荆州归属问题,孙、刘两家也发生了一些摩擦,险些撕破脸,为了不在汉中之战前夕与孙权交恶,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刘两家为解决荆州土地归属问题达成协议,即:湘水划界,又称湘水之盟。

协议中主要内容为: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在经历了“湘水划界”之后,由关羽镇守荆州南郡、武陵郡、零陵郡。

但从根本上讲,湘水划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刘备、孙权双方的矛盾,双方关系已趋恶化。这也为后来吕蒙偷袭荆州埋下了伏笔。

汉中之战后,刘备战胜曹操进位汉中王,彼时刘备的势力也达到了巅峰。

与此同时,关羽也于襄樊之战围困曹仁,水淹于禁,威震华夏,甚至曹操都有迁都以避关羽锋芒。但随后关羽却在在魏、吴两家的夹攻下兵败身亡,不胜唏嘘。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那么深度分析一波,关羽为什么要发动北伐之战?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严格意义上,并无任何史料明确记载关羽北伐之战是谁的命令,虽然关羽攻打襄樊符合诸葛亮“隆中对”所提出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但此时的刘备刚刚平定汉中,有没有必要在此时出兵北伐?

而且刘备也并没有即刻从秦川出兵,与关羽一起夹击曹操,进而实现诸葛亮提出的双线进攻计划。

那么到底是刘备命令关羽出征的,还是关羽自作主张出征,再或者是别的原因呢?

➢ 第一种可能:关羽自作主张,擅自出兵发动襄樊之战

首先,这种可能性我个人觉得是比较不可信的。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关羽在汉中之战后得到“假节钺”的权利,理论上有资格主动去发动襄樊之战,但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三国志 · 关羽传》

其一:

从时间上讲,汉中之战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结束,而刘备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进位汉中王,而且也是在这一年七月,曹操派遣于禁前往樊城相助曹仁。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

——《三国志 · 曹操传》

既然曹操派遣于禁率军救援曹仁的事情也发生在七月份,也可以证明,关羽肯定是在七月份之前已经围困住了曹仁,而且从《华阳国志》的记载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刘备在赋予关羽“假节钺”的权利之前,关羽就已经围困住了曹仁。

“时关羽自江陵围曹仁于樊城,遣前部司马犍为费诗拜假节。”

——《华阳国志》

其二:

首先我们要知道假节钺到底有什么权力。

“假节钺”是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

武将“假节钺(或假黄钺)”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

在晋朝之前,假节、假节钺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礼仪不同。例如,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司马懿。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从晋朝开始,“假节钺”成为级别最高的君王授权方式。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由此可见, “假节钺”确实有代替君主出征的权力,不过那也是在晋朝之后,“假节钺”最大的权力是在战时可以不必请示,直接斩杀触犯军法的两千石以下的军士。

所以从理论上讲,关羽并没有直接发动战争的权力。

如果你要硬跟我掰扯说关羽是刘备的嫡系,所以“假节钺”跟寻常意义不一样,那我也无话可说。。。

综合上述两点分析,我觉得说关羽是得到了“假节钺”的权利后,擅自出兵发动北伐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 第二种可能:关羽接到刘备的命令出征北伐

老实说,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我们可以简单的梳理一下时间表:

  •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5月,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失败,退回长安;
  • 同年7月,刘备称汉中王,关羽开始北伐(上文我也分析过,实际上关羽北伐的时间肯定比这要早,我们姑且按7月算);
  • 同年8月,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 同年10月(包括一个闰月),曹操从长安返回洛阳,孙权夺取江陵,关羽率军南撤;
  • 同年11月,吕蒙席卷荆州;
  • 同年12月,关羽兵败被俘。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从这个简单时间表里,我们也可以窥见端倪。

曹操从汉中战场撤退后,一直就没有离开西北地区的意思,这对刘备来说,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

更主要的是,这也意味着汉中之战,并没有彻底结束,因为曹操依然坐镇西北,谁敢保证曹操不会随时再进攻汉中呢?

再者,东吴孙权看到刘备集团夺取汉中之后,肯定会继续眼红荆州,难保不会有偷袭荆州的想法,如果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也可以来震慑孙权。

所以在这种背景,刘备命令关羽率军进攻襄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简而言之,关羽最初接受的军事任务,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有限的军事任务。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总而言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襄樊战场给曹操施加压力,迫使曹操退出西北。

从这层意义上,关羽在十月初,就已成功实现了这个战略目标。

倘若到此为止,如果关羽率军退回江陵,那刘备、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就以刘备大获全胜结束。因为刘备不但成功把曹操赶出汉中,更成功把曹操逼得返回中原。

但是因为机缘巧合,关羽在襄樊地区取得的胜利,实在太大了。这样一来,刘备集团难免会想着改变既定的战略目标。

乐观的看,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关羽在襄樊战线,随时可能突破曹操的中部防线;孙权在合肥一线,随时可能趁机北伐;刘备在汉中也可以随时率军北伐。

如果一切发展顺利, 直接把曹操打得崩盘了,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简单的看,传说中的《隆中对》,马上要变成现实了!

曹操突然有迁都的打算,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杀县主簿,南附关羽。羽授狼印,给兵,还为寇贼,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魏王操议徒许都以避……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其实呢,真正让曹操恐慌的,并不是关羽有多牛,而是如果当时的孙权趁势进攻徐州,遥相呼应关羽;刘备趁势进攻关中,遥相呼应关羽,曹操肯定会捉襟见肘的。

曹操只能一面尽全力阻挡关羽,一面派人“许(诺)割江南以封(孙)权”求和(当时曹孙刘均未称帝,封孙权是以汉的名义。这在当时大环境下名义上没有问题,因此孙权受降论不成立),游说孙权起兵袭击关羽的后方来减轻曹军的压力。

丞相军司马司马懿、西曹属蒋济言于操日:“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遗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操从之。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从某种意义上,当时是三家博弈,所以孙权的何去何从,至关重要。

事实上,孙权开始就是有心从东线进攻徐州的。问题是,吕蒙告诉孙权,趁火打劫曹操,不如趁火打劫关羽。

权日:“今欲先取徐州, 然后取羽,何如?”对日:”今操远在河北,抚集幽、冀,未暇东顾,余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取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易为守也。”权善之。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之前因为“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大于了荆州的重要性,江东以鲁肃为代表的联盟派一直没有攻打荆州的动静,而此时关羽攻打襄阳、樊城,进展颇为顺利,若置之不顾,刘备实力大增,足以和曹操抗衡,而东吴沦为最弱势的一方。

关羽的威胁更大,他占据着长江的中上游,顺江而下来吞并吴国是十分容易的事。“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已经小于了荆州的重要性。

后来,孙权选择进攻关羽,所以关羽瞬间就无可救药了;如果当时的孙权选择从东线进攻徐州,曹操遏制关羽在襄樊战线的攻势,估计就比较困难了。

曹魏谋士桓阶也劝曹操不可亲自赶赴襄樊,就是因为曹操亲自率军进入襄樊,刘备在西线、孙权在东线难免会轻举妄动的。

曹操坐镇洛阳不动,就等于告诉世人,曹操并没有被襄樊战场折腾的焦头烂额,其它地方出现战争,曹操一样有余力去应对的。在这种背景下,孙权自然不敢在东线随便进攻曹操;刘备也不敢在西线随便进攻曹操。

对曹操而言,最害怕出现的事就是:

  • 关羽在襄阳一线大举进攻;
  • 孙权在合肥一线大举进攻;
  • 刘备在关中地区大举进攻。

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曹操选择迁都,也不算什么太夸张的选择。

阶日:“今仁等处重围之中, 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按六军以示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操善其言,乃驻军摩陂,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类比分析,此时的关羽,和上个世纪的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处境非常类似。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最初,美国政府交给麦克阿瑟的战略任务,就是把北朝鲜打回三八线。但是前期的胜利太辉煌了,所以麦克阿瑟就忍不住要扩大既定的战略目标。

他们在扩大战略目标时,最大的顾虑,都也是在第三方的态度。

  • 麦克阿瑟最担心的问题是中国会出兵朝鲜;
  • 而关羽最担心的问题是孙权会出兵荆州。

麦克阿瑟因为种种原因,坚信中国不会参战;因为中国不参战的理由,实在太多了。

关羽因为种种原因,也坚信孙权绝不会出兵出荆州,因为孙权不出兵荆州的理由,也实在太多了。

问题是很不幸,他们猜错了。

他们扩大战争的结果,就是他们从军事生涯的顶点掉了下来。

从理论上分析,刘备、诸葛亮肯定是支持扩大这场战争的。因为乐观的估计,传说中的《隆中对》,当时就有可能变成现实,战机难寻,看到这种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总的来说,当时的刘备、诸葛亮,恐怕就如朝鲜战争初期的美国政府一样。那就是,对即将发生的这一切,又激动又害怕,又担心又兴奋。

关键是,还抱着赌博的心态,支持了前敌统帅这种选择。

但是很不幸,孙权在关键时候,完全没有按传说中的《隆中对》行事。而是突然出怪招,直接一刀捅在了关羽的后背上。

关羽与麦克阿瑟,还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等战争局势急剧恶化时。他们都是一副输红眼的样子。

  • 麦克阿瑟叫嚣着,要把原子弹拿出来用;
  • 而关羽呢,直接就要让刘封出兵协助自己。

结果呢?他们的这些要求,都被大本营否定了。

基于刘备的角度,显然只能接受这场的失败了。因为现在是曹操、孙权联手打蜀汉。从实力对比看,刘备不管投入多大的赌注,也会全输光的。

因为这就是不可能打胜的战争。所以,刘备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应该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结束这种不利的局面,而不是想着孤注一掷的翻本。

关羽当时的处境,比麦克阿瑟惨多了。

因为麦克阿瑟方面,赌本绝对充足:美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弱于苏联、中国、朝鲜三方之和。

关羽方面,赌本多少有些不充足,因为蜀汉的综合国力,与曹魏、孙吴任何一方相比,也是有些弱的;与曹魏、孙吴力量之和相比,更是比也没法比的。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自然只能看着赌桌上的筹码输掉,而不敢再继续追加了。

在传统历史上,关羽的襄樊之战,之所以变得云遮雾罩。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后来败得太惨,关羽不但因此全军覆灭而死,刘备也因此失去了荆州。

在历史的记述过程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现象,那就是一个非常失败、丢人的事件,通常总会变得云遮雾罩,比如靖康之辱。

一切是显然的,既然这件事非常失败、非常丢人,所有的当事人自然都会习惯性的证明,这件事与他无关。

如果历史当事人,都是这种论调,人们再想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自然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为类似的原因,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只能是关二爷头脑一热,于是说走咱就走;都懒得向刘备汇报一下;更不会等刘备同意,就率军杀到了襄樊。

关键是,在整个战争期间,关二爷也懒得向刘备不断汇报战况,而刘备也懒得了解襄樊战况,所以襄樊大战前期的大胜也好,后期的惨败也好,都是关二爷自己弄出来的,与刘备没有任何关系。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问题是,我们看看襄樊之战,是什么级别的战争?

整个襄樊大战,曹魏一方是曹魏国家的战争,所以曹操亲自主持相关战争,而且源源不断的给襄樊战场调拨人力、物力、财力.

曹操先是让徐晃率军支援襄樊,再后来从长安赶赴洛阳,甚至一度计划亲自率军到襄樊,在桓阶的劝阻下,曹操没有亲自到襄阳,却又先后派去十二个营去支援徐晃。

整个襄樊大战,孙吴一方是孙吴国家的战争,所以孙权亲自主持战争,而且孙吴的军政资源,源源不断向江陵一线集结。吕蒙、孙权、陆逊都参加了相关的军事行动。

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败宝,皆封闭以待权至。

会权至江陵,荆州将吏悉皆归附;

十一月,逊请金、 银、铜印以假授初附,击蜀将詹晏等及秭归大姓拥兵者,皆破降之,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权以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夷陵,守峡口。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整个襄樊大战,蜀汉方面显然是荆州关羽的战争。因为在此期间,刘备、诸葛亮就跟没事人一样。甚至在孙权席卷荆州后,刘备、诸葛亮也跟没事人一样;

过了很久,刘备才知道关羽死了,于是很伤心。

在这种背景下,关羽只能在曹操、孙权两面夹击下,越来越绝望,最后兵败被俘死了。

整个襄樊之战,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有半年时间。

  • 这场战争,最晚在7月就开始了;
  • 8月关羽水淹七军,曹操派徐晃赶赴襄樊;
  • 10月曹操从长安赶赴洛阳,吕蒙率军攻克江陵,关羽率军南撤;
  • 11月孙权席卷整个荆州,关羽独自苦苦挣扎,;
  • 12月关羽兵败被俘而死。

面对这种战争,我们只能说,在此期间,关二爷太辛苦了;而刘备、诸葛亮也太消闲了。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这种规模罕见的战争(曹操、孙权都调动了最豪华的阵容) , 为什么刘备、诸葛亮竟然始终跟没事人一样呢?

答案显然是,襄樊之战太失败了,而且有关二爷可以背锅,刘备、诸葛亮自然会异口同声的说,这件事从始到终只是关羽一个人在折腾。

➢ 第三种可能:关羽被动出战,且由被动变主动

这种可能性也很大,而且也很真实。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

曹仁从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以前进驻樊城开始的讨伐关羽行动,到建安二十四年七月被关羽围困,前后九个月的时间,因为史料的缺乏,我们无从得知双方交战的胜负如何。

但是关羽作为被攻打的一方,转被动为主动,反而让曹仁陷入了被围困的境地,不得不说,关羽的军事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三国志 · 关羽传》

“(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掠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三国志 · 曹操传》

“复以(曹)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

——《三国志 · 曹仁传》

可以看出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水淹于禁,但是三国志记载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以前,曹仁就为了攻打荆州关羽而屯兵樊城,而且还被赋予了“假节”的权利。

期间,宛城百姓因为苦于曹魏的徭役,对曹魏有不满之心,守将侯音趁机劫持了太守东里衮,并联合关羽,反叛作乱。

也就是说,襄樊之战的开打,是在建安二十三年,由曹仁先动手的,但恰巧遇到了侯音叛乱,而侯音又联结关羽,关羽很有可能是为了响应侯音,才出兵的。

而侯音从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开始叛乱,到建安二十四年正月被杀,前后仅仅两个月就被曹仁平定。因为民心不稳,从而爆发了侯音之叛,按说平定叛乱之后应该花点时间休整一下,稳固一下民心、军心,但是曹操想法总是出人意料。

“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庞)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

——《三国志 · 庞德传》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于)禁助仁。”

——《三国志 · 于禁传》

庞德被派去帮助曹仁平定了侯音之叛,随后就随曹仁进驻樊城,并且继续进攻关羽。也就是说,在经历了侯音之叛后,曹魏方面没有片刻喘息,仍然乐此不疲的对关羽发动进攻。这也更加肯定了襄樊之战,其实就是曹魏主动发起的。

那么关羽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关羽身为一位优秀的将领,拥有超乎寻常人的眼光。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温)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

——《三国志 · 温恢传》

温恢口中的征南代指曹仁,“县”通“悬”,子孝悬军就是说曹仁的处境非常危险。

同样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在合肥一带侵扰曹魏,而温恢却认为,相比孙权的进犯,在荆州的曹仁更为危险,理由是,到了“水生”的季节。而后的事情正如温恢所料,关羽果然利用雨季大水,淹了樊城,还淹了前来支援的于禁。

关羽的行动会被温恢准确预料,但仍然被关羽取得了战争的阶段性胜利,说明这种关羽具有的优秀军略眼光,终究是少数人所有,曹仁、于禁等人明显不及。

综上,襄樊之战前期的大致过程应该是,曹仁征讨关羽,遭逢侯音于宛城叛乱,曹操派遣庞德前来相助曹仁,平定侯音之乱后,曹仁与庞德继续征讨关羽,关羽转守为攻逼近樊城,而后有效利用雨季的帮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所以笔者认为,襄樊之战并非是关羽发动,而是由曹仁主动发起的,在双方经过了几个月的摩擦后,关羽有效的抓住了战机,从而一度让曹仁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也就是说,关羽是被动出击,从而创造了威震华夏的壮举。简单来说,所谓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其实就是曹仁打关羽,然后关羽还手了。

---------------------------------------------------------------------------------------------------------------------------------

不管怎么说,这场北伐之战,直接决定了荆州三郡(主要是南郡)的归属,东吴从此占据荆州六郡,不仅增加的地盘,而且还“全据长江”,进一步巩固了东吴政权的安全。

蜀汉丢失荆州三郡,损失极其惨重,首先,蜀汉从此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对成为虚话,其次,荆州的军队和人才基本上是损失殆尽,再者,孟达叛变投魏,导致丧失上庸等地,最后,蜀汉在襄樊之战的惨败,直接导致了后来刘备讨伐东吴的夷陵之战,使原本就弱小的蜀汉政权雪上加霜。

至于关羽出兵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就看你愿意相信哪一个了。

最后,我想说:

品读历史,每个人都是上帝视角,至于什么是真相,那就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关羽北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