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作者:凉笙说史

在唐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军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7年,未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50多年黄河汽域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吴越南害等割据政权,连同山西的北汉,史称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未酱镇割据局面的笔续就展。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已,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五代十国

五代是一个大动乱时代,也是唐宋之间的大分裂时代。每个朝代的国祚皆常短促,计梁十六年(907-922年),唐十三年(923-935年),晋十一年(936年),汉四年(947-950年),周十一年(951-960年)。

其皇室则共历人姓十三君,八姓是后梁朱氏,后唐李氏、王氏,后晋石氏,后汉刘氏,后周郭氏、柴氏,此外还有后唐明宗,姓名不详:十三君计梁二、唐四、晋二汉二周三。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这个记录,在中国史上找不出前例。五代时期结束于宋的篡周,但当时十国尚未完全灭亡,要待宋建国后二十年(979年),全国才完成统一。因此如果抛开朝代而言,这场大动乱实际持续了70余年。

(一)后梁

原黄巢起义军将领、投降唐朝后为宣武节度使的朱全忠(原名朱温)以汴梁为根据地,兼并了许多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天祐四年(907年)4月,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建都开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从而揭开了五代十国的历史。

后梁建立后,朱全忠与割据山西的原唐朝河东节度使、后被封为晋王的李克用继续争夺霸权,双方互有胜负,各地藩镇的骄横局面依然存在。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乾化二年(912年)6月,重病中的朱全忠为其第三子朱友珪所杀。朱友珪称帝,“群情不附”,政局更加混乱。次年3月,朱友贞杀其兄友珪夺取了帝位。龙德三年(923年)10月,后唐军队进攻开封,朱友贞走投无路而自杀,后梁灭亡,立国17年。

(二)后唐

唐朝末年李克用的时代,沙陀族出身的李克用受封河东节度使,驻守太原,受封晋王,由于朱全忠曾有意暗杀李克用,而李克用突围而出才脱身,所以与朱全忠誓不两立。

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后,李克用仍用唐天祐年号,故晋成为后梁北方最大的威胁。 李克用死后,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爵位,梁贞明元年(915年),后梁在河北镇守的邺王杨师厚死,河北陷入了空前的大混乱,李存勖乘机进迫河北,晋与后梁在河北争峙。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李存勖在923年于魏州称帝,建国号大唐,史称后唐,定都汴梁,改元同光。同年,唐军直迫汴京灭了后梁,定都洛阳。李存勖是为后唐庄宗。937年,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唐末帝自杀,后唐灭亡。

(三)后晋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沙陀人)原为明宗之婿,他为夺取帝位,以割让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襄、朔、蔚十六州,岁贡绢帛30万匹和认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等为代价,取得了辽兵的援助。

于清泰三年(936年)推翻了后唐,即位称帝,国号晋,迁都开封,改元天福,史称“后晋”。石敬瑭死后,其兄子石重贵继位,他只向契丹称孙而拒不称臣。开运四年(947年)初,辽兵攻人开封,晋亡,立国仅11年。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四)后汉

刘知远本为石敬瑭部将,对石敬瑭有救命之恩。石敬瑭称帝,刘知远当然也跟着日趋显贵。946年,耶律德光率契丹军攻入开封,后晋灭亡。刘知远看准时机,于947年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定都开封。

刘知远在位不满1年就死了,其子刘承佑继位。951年,郭威举兵攻入开封,隐帝刘承佑被杀,后汉灭亡。后汉共传2帝,历时4年,是五代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五)后周

951年,后汉将军郭威攻入开封,后汉灭亡。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依然定都开封。郭威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五代史里算得上是一位较好的皇帝。

954年,郭威病逝,养子柴荣继位,即周世宗。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努力革除五代的弊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潘镇,加强中央政权的力量。

在经济上,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税;裁汰僧尼,使政府控制的土地和劳动力大为增加。

在军事上,大力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纪,淘汰老弱。这样,后周的军队大大超过了其他割据政权的军事力量。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柴荣正准备大展宏图、乘胜夺取幽州之际,却不幸遇疾而返。959年,周世宗病故。其子继位,但也就半年时间,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灭亡。

周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的形势,增强了后周的实力,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充分而必要的基础。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比较混乱。朝廷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来得大,所以时常以宰相兼领枢密使。

五代十国以“使”名官者很多,据《五代会要》记载,有崇政院使、宣徽院使、飞龙使、翰林使、五坊使等30种之多。

十国诸国中虽然有臣事于五代各朝者,但在政治架构上等同于五代。由于五代十国大多是从节度使起家,对支持他们的幕僚往往担任新朝廷的职位,而前朝遗老则给予三师、三公或台省官等虚职。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当将士有功时,为了笼络他们,也以官爵名号为赏赐。这些状况成为后来宋朝冗官繁多的源头。

南方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南方许多国家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

(一)农业

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筑捍海塘,用以抵御钱塘江潮水的侵袭。圩田继续发展,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南方普遍种植桑柘、茶树等经济作物。

动荡不安的年代,五代十国的更替

(二)手工业

南方的丝织业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大,蜀绣、吴绫、越锦等丝织品驰名全国。制茶业在南方各地都很普遍,南唐茶场很多,建州茶用作贡品。

此外,造纸业和印刷业都很发达,成都、金陵是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

(三)商业

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各国贸易往来频繁,不少国家还允许中原商人入境经商。

五代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