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作者:中国电子学会

国防科技大学王雪松教授课题组对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质心式干扰对抗方法展开了研究,成果以“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Radar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Combined Corner Reflector: Anti Centroid Jamming)”为题发表在《电子学报》。

内容简介

弹载雷达是实现精确制导的重要传感器,在末制导阶段通常采用单脉冲模式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角反射器质心干扰是应对弹载雷达跟踪的一种重要的无源干扰方式。当舰船和角反空间邻近,在距离和角度上均难以分辨时,形成质心干扰态势,单脉冲测角结果指向质心处,导致导引头被角度诱偏。

对抗质心式干扰本质上是解决未分辨多目标的估计问题,通常分为两步,一是检测到目标后判断是否为“目标+干扰”的混合体,二是从混叠的回波信号中准确测量目标参数。传统的统计类方法和干扰抑制类方法仅适用单个干扰、且依赖于正确的统计模型和干扰极化的先验信息,并且需要大量脉冲精确估计统计模型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受限。

舰船目标包含了丰富的散射机理,而角反组的散射机理相对单一,两者极化信息差异明显,可用于提升角反干扰的检测与抑制。然而,现有极化单脉冲测角方法均采用多通道方法处理极化信息,目标间的散射特性差异利用不够充分,实际应用时效能有限。在研究雷达极化过程中,特定极化下相邻目标的合成回波差异很大。通过极化域变焦处理调控雷达收发极化抑制角反回波,可以实现舰船目标角度的准确测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工作针对角反组合体质心干扰,立足于极化域变焦超分辨理论,分析了极化阵列雷达的特征波束和单脉冲测角的统计分布,阐述了“舰船+角反”混合体检测以及角反干扰抑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角反与舰船的极化散射特性,建立了角反质心干扰信号模型,提出了干扰存在性检测与舰船测角算法,实现了抗角度诱偏。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图1 极化域变焦处理原理图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图2 单目标和双目标的波束扩展因子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图3 极化域变焦单脉冲测角概率曲线分区示意图

仿真结果表明,本工作所提方法的测角精度可达0.1倍波束宽度,在-20dB极化隔离度下仍可有效测量,综合质心干扰对抗成功率可达80%以上。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图4 极化通道隔离度对测角性能的影响

作者简介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王罗胜斌(通讯作者),博士。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雷达系统、阵列信号处理和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王雪松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首届国防卓青,全国优博,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军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新体制雷达与电子对抗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和省部级一等奖8项,曾获中国科协“求是”奖、中国发明协会“当代发明家”等奖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论文信息

雷达极化域变焦角反组合体对抗方法:抗质心式干扰

王罗胜斌, 吴国庆, 徐振海, 李永祯, 王雪松

电子学报,预发表

DOI: 10.12263/DZXB.2022113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