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点:四大运营商两两合并的必要性、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作者:白犀牛通信
​观点:四大运营商两两合并的必要性、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对于运营商企业的合并分拆,大家总是给予了太多的热情,比如,过去,大家一直臆想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并、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合并,主要原因是大家认为通信市场空间就这么大,与其天天零和博弈,不如整合在一起划江而治。

客观来说,这样的想法是有其合理性的。

从过去的目光看来,这四大企业无论是业务内容还是运营模式都大体一样,一样的网络(2g、3g、4g、5g)、一样的业务产品(语音、流量、宽带、专线、IDC等)、一样的营销服务体系(营业厅、电子渠道、外呼、客户经理等)、一样的组织体系(集团总部、省、市、县/区、网格),在通信行业从0到1的大发展阶段,这也没啥问题,各自培养自己的能力、建各自的网络、拓展自己的市场,虽然偶有冲突,但市场空间还在不断扩大,经营可以说是大体有序的。

后来,国内传统通信市场走向饱和,问题就出现了,几大运营商陷入了零和博弈,为了一张固定大小的“大饼”拼个你死我活,短兵相接的情况越来越多。站在行业的层面来看,各大企业在市场侧的所谓努力其实大部分是无用功,因为它不创造额外的价值,19、20年前面的几年里行业产值增长已经很缓慢了,甚至还因恶性竞争导致价值的快速贬低。

这时候,行业资源浪费的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了。客户规模已经趋于稳定,三大运营商还同时建设运营三套网络(每套网络都包含2g、3g、4g多张网),有没有必要?市场侧还重复投入那么多天天只为了相互打架的营销人员、服务人员,有没有必要?甚至还设置如何等级森严的从总部到省到市到区县网格的组织体系,有没有必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大运营商两两合并的呼声开始盛行,这并非完全的无稽之谈,是有其现实意义的,甚至我跟部分运营商高层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他们也表示是存在这种可能的,甚至在决策层也可能经过可行性论证。

​观点:四大运营商两两合并的必要性、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但是,我认为,到了今天,四大运营商合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今天的运营商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运营商了。

过去,运营商企业最大的价值(或者说唯一的价值)就是“连接价值”,连接价值的驱动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客户规模,就是我们说的人口红利,另一个是网络升级,就是我们说的技术红利。客户规模和社会人口直接相关,不可能无限增长,而网络也不可能隔三差五地升级,所以“连接价值”很容易走到尽头,多家运营商的同时存在,除了徒增无谓战争,没有任何意义。

但今天,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运营商发展的格局被彻底地打开,发展空间变得非常大,运营商企业的价值已经不光光是“连接价值”,还有“计算价值”“数据价值”“应用价值”“安全价值”等等,甚至“连接价值”的天花板也被打开,连接的主体不再局限与人与人的连接,开始走向万物互联。(详见拙作《运营商的五大价值》)

如果说过去的“连接管道价值”是一片场地固定的、单调的舞台,那五大价值就是一片非常宽广、丰富多彩的大舞台,更关键的是,这个大舞台还在不断的扩张,看不到尽头。

今天的运营商已经不是过去的运营商了,而今天运营商的竞争,也已经超脱出过去那种同业竞争、兄弟相残的模式了。舞台足够大,只要你有能力你就能创造足够大的价值,过去那些看上去重复、浪费的资源将在新的舞台上绽放颜色各异的风采。

​观点:四大运营商两两合并的必要性、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运营商合并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了,而结合当下数字经济建设的浪潮来看,运营商合并的可能性其实也已经不存在了。

当下,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尤其是中美两个大国都在抢占先机,争夺这个发展制高点,美国为什么在近几年对中国科技体系开展持续性的打压?为什么双方在算力、在人工智能上的竞争突然开始加剧?为什么chatGPT一下子如天外飞仙般横扫全球?目的其实就在于此。美国过去一百多年的强盛,很大程度是因为过去改变世界的电气革命、信息革命都起源于美国、由美国主导,当下新一轮的革命即将来临,双方的博弈将不断升级。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是需要舞台上有更多有能力的选手来形成立体、多元的战斗体系,尤其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样的国之重器。

​观点:四大运营商两两合并的必要性、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总结一下,四大运营商两两合并的必要性、可能性已经不存在,过去,兄弟常常“阋于墙”,未来更大的可能是大家并肩作战,去“外御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