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作者:尘世小僮

清朝康、雍、乾盛世,国富民强,文化也深深影响邻近国家,而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分别经历清朝鼎盛到逐渐衰弱,当时选谁继承皇位也非常重要,传出康熙当年为了要看看未来国运,想测试孙子们的反应,特地出了一个上联,但只有乾隆完美对答出来。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康熙曾出一个对联要考验孙子们的才智。(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君,在康熙的时代文治武功,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康熙皇帝继位很早,他继位时只有6岁,身上稚气未脱,因此,很多决定必须要由朝中大臣来决议。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尽管年幼,但是他却有一颗帝王之心,他在少年时代就设计擒获了当时的重臣鳌拜,将朝政大权夺回到自己的手中,消除藩王对朝廷的威胁,更是一举收复了宝岛台湾,为国家领土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康熙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良好基础。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康熙皇帝刚继位时,很多决定必须要由朝中大臣来决议,这点让康熙很不满,因此稍微有一些年纪历练后,他便非常关注自己的国家,开创盛世,而当康熙老后,除了忙朝政,也不免含饴弄孙。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而且康熙皇帝有多位孙子,他特别看好八阿哥跟十四阿哥,也趁有机会想测试,看看他们两个谁比较优秀,不过只单独测试他们两个,又太显眼,恐引发其他孙子、妃嫔不满,因此康熙把所有孙子都叫过来。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由于当时清朝非常流行对联来考验文人水平,当康熙说出上联,竟然只讲一个“墨”字,所以一时间,众多皇子根本答不出来,最后只有小阿哥十四阿哥弘历站了起来说:“泉”,他解释到“墨”字拆开来,上面是黑下面是土,黑对白,土对水。弘历的这一回答,让康熙忍不住拍手鼓掌称赞,直夸对得好、对的妙,也让他更感受到这个小孙子的厉害。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也有人认为,也正是因为康熙觉得这个小孙子非常聪明,也很有潜力,所以,后来他才把皇位传给了当初不被人看好的雍正。

当然了,上面这个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在历史上并没有真实记载。然而,这则小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皇室内部的小插曲,也展现了清朝的文化底蕴和皇帝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在那个时代,对联考验文人水平非常流行,也是许多人考试的重要一环。康熙皇帝选择了这种方式来测试自己的孙子,也说明了他非常重视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希望他的家族能够继续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康熙皇帝的选择,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关注和思考。他知道自己的岁月不多了,因此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家族和后代。他选择测试孙子们的能力,也是为了寻找一个有才华的继承人,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延续清朝的繁荣。当然了,后面的结局我们也看到,雍正、乾隆他们很好地延续了康熙的政策,并开创了“康乾盛世”,也算是没有辜负康熙当初的选择吧。

康熙出一字上联,难住众多皇孙,不成想6岁小孙子对出了下联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