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涵的圆梦时刻:从“高龄”逐梦到大器晚成

作者:MtimeTime.com

(东京奥运会)王涵的梦想时刻:从"老"到大乐器晚到

中国通讯社石家庄7月25日电:王涵的梦想时刻:从"老年"一个梦想到大仪器的迟到

李晓伟报道

北京时间7月2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3米板决赛,来自河北的王晗搭档将蜀婷成功夺金,帮助中国跳水队夺得东京奥运会揭幕战,并在项目中实现五连冠的壮举。

王涵的圆梦时刻:从“高龄”逐梦到大器晚成

当地时间7月25日,Sting(左)和王晗在颁奖典礼上亮相。同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打三米板决赛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举行,中国队Sting Yu和王晗以326.40分获得金牌。中国通讯社记者 傅天

在活动中,前中国跳水冠军、奥运冠军郭晶晶见证了这一荣誉时刻。在河北省体育局大屏幕前,王晗和"姐姐"郭晶晶联合省队教练李芳兴奋不已,从椅子上跳起来鼓掌庆祝。

"王晗夺冠也是如愿之计,她潜水20多年,付出了很多......她是一名迟到的运动员。"李芳说。

王晗出生于1991年,与搭档斯汀同为。不过,相比于里约奥运会双冠王,30岁的"老"王晗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这是她进入国家队十多年了。从郭晶晶、吴敏霞、何子到如今的斯汀薇,王晗经历了几个时代中国女性跳板的更替,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时刻。这背后的努力,王涵教练近20年对李芳的记忆是深刻的。

王晗直到10岁才转为职业跳水运动员,比其他五六岁开始训练的运动员要晚得多。在李芳看来,正因为如此,她的基本功不扎实,影响了技术动作的完美和稳定,也影响了她的运动生涯。

"王晗在2003年入选国家队,她是'四分之三',特别是因为前两届奥运会都是作为替补参加的,奥运会对她来说是一个挫折。李芳说,来自国家队的普通运动员很容易失去信心,但多亏了伟大的品格让她坚持了下来。

王晗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每次我错过名单,或者我长时间找不到感觉,我想,'或者没有,'但经过一夜的睡眠后,我会忘记所有的担忧,回到新的状态下训练。"

里约奥运会后,为了重拾信心,李芳和王晗进行了一年多的思想工作和技术改进,让王涵重新认识自己。"从技术上讲,这不是轻松的一年,但它奏效了。技术进步后,她提出再次战斗并重返国家队。"

但困难并不止于此。据李芳介绍,自从进入东京奥运周期后,王涵确定了和Sting的搭档双跳板,她也需要改变自己的技术,以及搭档的特点来适应。"她多年来一直在练习的技术并不容易改变,所以下课后她必须继续努力观看Sting的视频,研究技术动作并改变自己。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25日奥运会上,王涵和蜀瑜在默契中打出了一场稳定的比赛,毫无争议地夺得金牌,也给了中国跳水队一颗令人心跳停止的药丸。王晗的努力取得了成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奥运会推迟一年,对于30岁的王晗来说,应该说,老百姓无法理解的努力和汗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非常感动和自豪。河北省体育局游泳和跳水管理中心主任刘丽雁说。

"这个孩子真的很难,"她说。"她坚持了这么多年,终于想出了自己的梦想。在视频连线中,王晗的母亲张丽芳说。她最了解女儿在训练中经历的痛苦,尽管痛苦,她激励女儿"继续努力"。

8月1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打3米板决赛将举行,王晗的奥运之旅仍在继续。(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