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作者:老崔历史杂谈

历史充满着不可思议。

——老崔说

想到两个村子打仗,在潜意识中,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把它往“普通打架”上想。就算是最大的仗势,也无非是两个村里的人汇集在一起,拿着木棍或农具,把对方打出血来。

可是在三十年前,有两个村子的打架,场面堪称一场小型“战役”。两个村子的村民,以良好的军事素质,在与邻村的“战斗中”,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双方各执枪械,场面一时难以控制。五千多人之大混战,在湖南的两个村子里上演。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这件事之后,直接导致大陆全面禁止“枪支”,民间合法拥有枪械的历史,从此便过去。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古代战争规模与近代战争规模之对比情况

古时候虽有号称“行兵百万”的声势之战争,然而最为常见规模的战争也不过五千人左右,甚至这五千人之战争,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较大规模”之战争。这样一支军队,在古代攻城略地之时,可以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足以可用来攻打一座小规模的城市。

五千人虽不比那些“百万之兵”人数多,然若积极配合,加之有人合理的指挥,几千人的部队也可以打出多于自己数倍之兵力。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刘邦刚刚起事时,所有的兵力,也不过是他村子里的一些青壮男子,人数加起来不过几百人,而这几百人在刘邦和萧何等人的指挥下,一方面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可以以弱胜强,以小胜多,其之势力不可小觑。

在近代时,各地的战争较为之频繁,故而总有一些地方势力,仗着自己有枪械和手下人,在自己的地盘上,不断地侵扰其他地方的百姓。即使到了近代,这种地方的小规模战争,在军事家眼里,也不过是一些小打小闹。并不能称之为“战争”。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然而,若是在近代,一个五千人的部队,足足有半个师之兵力,其之战斗力加上先进的枪械等军事装备,更加不容小视。

在大陆视角中,常常把日本之战国时代,戏谑为一场“村战”。这是因其土地较为之狭小,平原地区更为稀少,各地之间被山地丘陵所阻挡,导致各方势力所拥有之兵力更为之少,故而说之为“村战”毫不为过。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九三年,井岗村与马田村的战争

这一年的九月十一日,两村的村长,纠结各自村中之全部成年男性,将藏在家中之武器,全部拿了出来,以备战事。

经过警方后来之调查,他们所使用和拥有的武器,除了普通的砍刀、矛枪、火铳等传统武器外,还有像炸药包、“土炮”、“猎枪”、“手榴弹”等杀伤力极大的热武器。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曾参加过大大小小真正战役的村长,为了给予敌村以严重伤害,更是为了避免己方之伤亡,故而在村子道路口的中央地区,以及村子后面的山头高出、拥有混凝土等建筑的地方,布置和安排隐蔽的火力点,经过全方位的布置,竟然成为一个立体的、互相交织的、严密的火力攻击网。

是日也,于下午两点钟,两村之兵力正式集合完毕,于两村交界之处,进行一场战事激烈之战斗。

在两村村长各自之安排下,将全村老少全部发动起来,给他们各自明确之分工,不仅拥有负责侦查、预备的队伍,在大后方还有临时搭建的战时医院,村中的兽医在安排下,也成为军医,负责医治前方受伤之伤员。

于此以来,本来是村子间普通的“械斗”,立刻间成为一场“小型战役”。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战争进入到白热化时,两村间之山谷,荡漾着枪响、炮轰之声,从枪管和炮筒射出的弹片,把山上的树木全部扫平,枪口吐出的火舌,冒出橙红色的火光,一致对准敌方的火力点。

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两村之伤亡人数,随时间之流逝持续增长。各方伤员有的被炮弹炸飞肢体,有的被飞逝的子弹,在猝不及防之间射瞎双眼。各种伤势,惨不忍睹,伤员占满后方临时搭起的医院。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此场战斗,从白日打至黑夜,直至第二天天明。

马田村的村长,见战争持续如此长之时间,仍然没有胜负结果,故而在一番商讨之下,改变其对敌村之作战计划。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村长迅速将各个“战士”集结在一起,每三人分之为一组,采用战争史上之称为“三三制”之攻进战略,再利用村中坟地中墓碑的地里条件作为一番掩护,逐渐行军,对井岗村的防御阵地渐渐行进。

这些执行“三三制”攻取战略之村民,之所以拥有如此高之军事素质,是因为他们中大多是一些曾在部队中历练过之“退伍军人”,在村长的稍加指导之下,将此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在三人小组向敌村逼近之时刻,井岗村之武器弹药,面临枯竭。马田村村民发现对方火力正在变小,便已猜到其已是兵败之势。又一连发起对井岗村之连续的进攻。此场反攻用时六个小时,把井岗村所精心布置之阵线攻破,使得井岗村的重要防御口被冲毁,马田村村民像洪水一般冲至进来。

战争持续至现在,双方的弹药都不丰盈,然其杀心四起,已然无法压制,故而抄起大刀,向对方的身上砍去。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这场械斗的结果与原因

马田村村民的胜势业已注定,正准备一鼓作气,追击“穷寇”。不料,此事终于被当地政府得知,迅速调集武警,用以平定此场械斗冲突。

千余名武警从直升机上被运输而来,很快便到达两村之战场。接到任务时,他们还在疑惑,为何一个普通的村民械斗,要出动如此多之官兵。在到达之后,面前的这幅场面,使他们不由得大惊。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一座硕大山谷上的草木,被枪炮彻底扫平,山谷间被枪弹打出无数的弹孔,耕地中的作物被炮弹砸下的大坑扬起的土覆盖,其覆盖面积之口径长达上百米,把地上的血迹全部掩盖起来。

这幅景观,说是一场“战争”毫不为过。然而在武警其中的许多官兵,这还是首次见到。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武警迅速宣传制止,然而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无奈之下,只好向正在打斗的村民发射催泪弹。一股白烟过后,村民的打斗终于停止下来。

经过一番调查,这才得知两村之矛盾由来很久。大概五十多年前,马田村有一位国民党之军官,以政府之名义,将井岗村之村民抓捕起来,并且将其村民之财物进行掠夺,把井岗村的土地也抢夺去。又打死井岗村村民合计二十七人,由此结下血仇。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后在九二年时,两村因为水井,产生矛盾,马田村把井岗村之集体财产,趁着朦胧夜色进行之破坏,使得井岗村之损失高达一万元不止。

双方由此又一次反目,常常在路上进行斗杀,这次大规模之“战斗”,是矛盾逐渐深化之结果。

九三年一场村中械斗,场面之大,竟然是一场小型战役

此事之后,大陆加紧颁发有关枪支器械管控之法案,使得大陆民间拥有枪支被控制下来,并且从民间进行收缴,这才使得当下的环境平安起来。

  • 小结

两村的矛盾既是历史遗留之问题,又是双方并没有合理沟通之基础。酿成如此之祸,绝对是未得到及时沟通之结果。

感谢大家阅读,后续小编会带来更加优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