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千年前的瓦瓦罐罐,百年前的马车、算盘;五六十年前的织布机、收音机、桌椅板凳......尘封多年的老物件,写满了光阴的故事。在平阴县孝直镇孝直村,有一个极具特色的民俗记忆馆——孝直乡村记忆馆。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孝直乡村记忆馆所在地前身叫孙家楼,建于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是明朝河南禹州知州祝邦荣的祖宅。2020年经村委会商讨,并在山东省文物局的帮助下,建立了孝直乡村记忆馆。目前孝直乡村记忆馆对外开放面积1000多平方米,拥有2000多件藏物,建有汉画像石馆、民俗厅、肉石展厅、汉陶民瓷厅四个展览馆。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推开孝直乡村记忆馆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这些渐渐尘封的老物件,成为打开记忆的钥匙。馆内深厚的人为底蕴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沁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漫步在乡村记忆馆中,循着老物件,回忆过往生活,感受时代变迁。院子里,老式自行车、日用锄具随意摆放着;老房子里,汉代的石头画像、肉石做的“满汉全席”......物件种类繁多,布置也别具特色。这些都是满载着独属于孝直村的乡村记忆。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为收集更多的民俗老物件,寻找孝直镇民俗文化的痕迹,孝直镇孝直村的负责人走街串巷,勘察古迹。就这样,记忆馆以乡村、民俗为主题的老物件越来越多,囊括了孝直镇起居、节令、娱乐等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记忆馆不仅有反映历史的钱币、粮票、地契等物件,还有反应当地农耕文明的各种农耕器具,生动反映孝直近代农民生活场景和民俗的变迁。院子里陈设着织布机、石碾等一件件老物件,涌动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据孝直镇孝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波介绍,“馆内陈列的各个老物件都是村民自发提供,为的是让后辈们记住乡韵,提升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馆内通过“老物件”还原展示了时代的沧海巨变,一些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画面再次呈现在眼前。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自2023年春节前正式开放以来,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尤其是给大家增添了一个好去处,丰富和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换回了诸多乡村记忆,传承了历史文脉、展示了孝直村悠久、丰富的文化美丽与活力。村民告诉记者:“周六周天没事的时候就会带着孩子来乡村记忆馆转转,让他们看一下古代的劳动工具,让孩子们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近年来,孝直镇孝直村利用古建筑,收集传统文化资源,建成记忆馆,他们在保护自然村庄的基础上,在收集、核实、陈列、增补,涉及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展示和传承本土文化遗产,让群众在“乡愁”中感悟社会进步,在“记忆”中传承乡土文化。建设乡村记忆馆,不仅可以传承历史,让人们记住乡愁,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发展地方旅游业提供了支撑,为乡村振兴发下了坚实的基础。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随着民俗记忆馆的知名度越来越多,前来参观的村民也是络绎不绝,成为孝直镇孝直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记忆馆也是学校的教育基地,以后会组织学生参观活动,让孩子们见到实物,近距离接触历史、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铭记历史、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对于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文化、传承红色记忆都有很大的帮助。”谈起以后的计划党孝直镇孝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波自信满满。让老一辈在这里找到回忆,让青年人在这里感受记忆,让祖国的未来在这里研习传统历史,孝直乡村记忆馆,讲述百年历史,复兴传统文化,留住美好乡愁,将成为现代人一解乡愁的时光驿站。

速看丨穿越时光!来平阴这座乡村记忆馆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