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了补一补,这个没问题,很多人都在做。可有的人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阴阳越发失衡,越补越虚,这到底是哪出问题了呢?
一句话,因为补反了!比如说肾阴虚却服用补肾阳虚的药,所以南辕北辙。
中医认为,肾病以虚证为多,如果细分可以分为肾气虚弱、肾阳不振、肾不纳气、肾阴亏虚,通常粗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按照“虚则补之”的原则,分别采取补养肾阴或温补肾阳的方法,并掌握阴阳互根规律,予以兼顾。
早在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就说,两肾之间为命门,命门主宰两肾的水火阴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不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
因此,中医对肾阳虚者宜用甘温助阳之品;对肾阴虚者宜投甘凉益肾之剂。
今天,主要分享肾阴虚的辩证用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只针对于肾阴虚,对待肾阳虚是无法起到任何作用的。
六味地黄丸是大多数男性朋友的“补肾神器”“万能药”。
其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6种药混合制作而成,滋补肾脏,主治肾阴虚。
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主药;山茱萸酸温,滋养肝肾而涩精敛汗;山药甘平,补脾益气而固肾益精,二者为辅。前3味药补肾阴、肝阴、脾阴,主补肾阴而治本。泽泻泄肾利湿降浊,可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可制约山茱萸之收敛作用;茯苓渗水利湿,可淡渗脾湿,助山药健运脾胃,后3味泻湿浊,平偏盛而为佐药以治标。
全方将补虚与去邪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补药用量大于泻药而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等。
因此,如果想要达到补肾的效果,患者在服用六味地黄丸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更重要的是药三分毒,当症状明显改善,就要停止服用,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科学调理身体,以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