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票房超越周星驰,一个令郭富城佩服,拯救香港电影两个男人来了

12年前。

31岁的谢霆锋凭借《线人》,拿到了金像奖的影帝。

颁奖台上,周润发眼神殷切地送上期盼:

“香港电影未来的30年靠你了。”

一个票房超越周星驰,一个令郭富城佩服,拯救香港电影两个男人来了

万万没想到,之后的谢霆锋沉迷做饭,活生生地成了一个厨子,在表演上完全佛系了。

10年前。

陈可辛拍摄的《中国合伙人》票房大卖,并且拿到了金鸡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在众多北上的香港导演中,陈可辛是成绩最出色的那一个,他号准了内地观众的脉。

万万没想到,2020年在拍完《夺冠》之后,陈可辛身心俱疲。

去年他成立了泛亚洲制片公司,并计划4年内拍摄20部不同类型的剧集,这些剧集将“环大陆上映”。

这意味着陈可辛短期内基本告别内地市场了。

7年前。

周星驰的《美人鱼》大卖33.91亿,打破了内地影史票房纪录。

几乎所有人都在说“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很多人感叹,星爷就是港片最后的荣光。

万万没想到,仅仅3年之后,星爷的赶工之作《新喜剧之王》就遭遇了滑铁卢,随后媒体曝出他对赌失败的传闻。

而他早已拍好的《美人鱼2》也变成了一个谜,一代喜剧之王黯然落幕。

5年前。

古天乐成为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他每年稳定输出多部港片,还在内地捐建了不少学校。

一个票房超越周星驰,一个令郭富城佩服,拯救香港电影两个男人来了

昔日男神成为了全民膜拜的慈善先生,网友称赞“唯一能黑古天乐的只有太阳”。

万万没想到,去年他的《明日战记》上映,票房达不到预期。

古天乐不得不拉下脸来进行“卖惨式宣传”,结果票房还是一潭死水。

当这些港星纷纷老去,谁还能拯救日渐势微的港片?

在刚刚过去的2月,港片似乎等来了两位救星。

他俩一个出身卑微,一个曾“见不得光”,在港片繁荣时期都是登不上最高殿堂的人物。

可是长期的蛰伏,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电影的热情。

在港片愁云惨淡时,这两位“小人物”站了出来。

一位打破了香港本土票房纪录,另一位的作品,被提名了金像奖的最佳电影。

有人说,“他们让我们闻到了那股久违的港味儿”。

但有人却反驳道,“他们只是吃了时代的红利”。

01、

第一个救星,是演员黄子华。

他拍了部电影,《毒舌律师》。

香港本土票房闯进1亿档,超越了周星驰、成龙等一众大咖。

黄子华在电影圈是个小人物,在脱口秀领域却是“一代宗师”。

这两年因为笑果文化的兴起,脱口秀在内地风起云涌。

而李诞、周奇墨等脱口秀演员在接受采访时,都谈到他们早期就是通过观看栋笃笑,培养了对脱口秀的兴趣。

黄子华就是香港栋笃笑始祖,被称作“子华神”。

现在内地脱口秀演员借着《脱口秀大会》的热播,在全国办巡演,到场的观众不过一两千人。

而黄子华早在10多年前,就在香港红馆的四面台办了个人脱口秀专场,观众多达上万人。

黄子华的脱口秀不是简单的谐音梗和地域梗,而是充满了哲理性、逻辑性,又不失温情。

比如他把祖国和香港的关系比作母亲和叛逆期的儿子,虽然有争吵,但是心底还是一家人。

比如在金像奖颁奖礼上,他用一种调侃的方式对台下日本演员说,回去告诉日本人,钓鱼岛是中国的。

一个票房超越周星驰,一个令郭富城佩服,拯救香港电影两个男人来了

遗憾的是,黄子华说的是粤语,只在香港和广东地区流行,近年来他已经“金盆漱口”彻底封麦了。

黄子华在表演上也极具天赋,他曾在港剧里大放异彩。

《男亲女爱》,《绝代商骄》,《My盛Lady》……

这些剧基本都是收视爆款,黄子华不仅靠出演角色拿到了视帝,还亲自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过去20年,他的电视剧平均收视率有可能是所有TVB演员中最高的,只有欧阳震华能和他媲美,他因此收获了“无线福星”的美名。

可到了电影领域,却又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黄子华从1993年开始拍电影,30年里拍了近40部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扑街。

连黄子华自己也调侃,恳请导演在海报上不要印他的名字,以免影响票房。

“票房毒药”的名号由此传开。

万万没想到,2018年,黄子华迎来了转运。

他主演的《栋笃特工》票房超过4000万港币,打了一个翻身仗。

2022年,他主演的《饭戏攻心》香港票房突破了7000万,成为港片历史票房第二。

该片还引进内地,改名叫《还是觉得你最好》,豆瓣7.4分。

因为片名拖后腿,黄子华在内地的号召力也一般,票房刚刚过亿,但已经是重大突破了。

今年他主演的《毒舌律师》香港票房破亿,打破了港片本土票房纪录。

引入内地后,豆瓣评分7.7分,最终票房预计能突破1.8亿。

刘德华都为这部电影打call,并表示期待和黄子华合作喜剧。

在“前辈”的关注下,黄子华从“票房毒药”变成了“港片救星”。

有些辛酸的是,黄子华今年已经62岁了,比“前辈”刘德华、周星驰的年纪还大。

但属于他的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02、

第二位救星,是导演翁子光。

上个月,他一口气带来了2部作品。

一部是由他亲自执导,郭富城、梁朝伟主演的《风再起时》。

票房惨淡,口碑崩塌,被网友骂作“依托答辩”。

另一部是他监制的小成本影片《正义回廊》。

口碑炸裂,获得了金像奖多项提名,被誉为2022年最佳港片。

因为画面尺度太大,无法在内地上映,直到最近才流出资源。

一个毁誉参半的导演,为何能被称为“救星”呢?

翁子光非科班出身, 早年他花了4万港币参加了一个速成班,之后就混进了片场,专门干杂活。

他参与过《花样年华》的拍摄,给杨紫琼的公司当过小工,跟随剧组去北京当过北漂,给杂志投稿当过影评人,去电视台当过评论嘉宾。

在剧组里,他从场记做到编剧,再做到副导演。

终于在2009年,他在恩师许鞍华的鼓励下用30万港币拍了处女作《阳光明媚》,立刻提名了金像奖新晋导演。

本以为可以在影坛崭露头角了,可这个提名并未给他带来投资。

无奈之下,他只好沦为三级片导演,拍摄了《微交少女》。

翁子光是个文人,有文人的傲骨。

比如他批评很多香港导演到内地,想接地气,但缺乏文化渗透力;

比如他直言香港电影没文化,充斥着享乐主义;

比如他评价陈可辛导演是个商人,但依然对他心怀敬意。

当这么一个有追求、有思考的导演,沦为三级片导演时,内心该是多么惆怅。

更可悲的是,这竟然成了他的宿命,他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后来的《踏雪寻梅》《正义回廊》里,都离不开援交少女、杀人肢解、逆子弑亲这样的重口味话题。

在《正义回廊》里,主人公是个自恋杀人狂。

他参加演员面试,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可以把情色三级片拍出艺术性,这其实算是翁子光的一次自我调侃(他是本片制片人和监制)。

翁子光的名字里带“光”,他可不想只做一个见不得光的三级片导演,他一直等机会拍摄属于自己的大片。

《微交少女》是三级片,他为了打出名头,认了。

《踏雪寻梅》也是三级片,但他不肯妥协,要按照自己的艺术想法来拍。

最后投资人说,你是我见过继许鞍华之后第二执拗的导演,我们不会再继续“强奸”你的剧本了,你找别人吧。

一句话让这个剧本搁置了三年。

期间翁子光又被骗写了2个剧本,迟迟看不到自己作品开拍的消息。

直到3年后,事情才有了转机。

他邀请郭富城主演,一番艺术畅想,也令郭富城佩服不已,郭富城甚至同意降低一半片酬。

有郭富城打底,美亚公司的老板也送上了2000万的投资。

《踏雪寻梅》上映后斩获了金像奖7项大奖,翁子光成了。

资本也主动靠拢,当拿到大笔的投资后,翁子光开始谋划一个更大的动作。

他用这笔钱请来了郭富城、梁朝伟,再三顾茅庐请许冠文出山,他要拍摄属于自己的大片。

他盯上了跛豪和雷洛探长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已经拍了十几遍了,但他就是要拍一版独属于翁子光的;

香港的历史承载不了史诗大片,可他还是要拍摄一部气势恢宏的《香港往事》。

翁子光最擅长拍摄边缘人物,讲述猎奇故事,已经被贴上“三级片导演”的标签了。

可他就是固执地要拍一部自己根本驾驭不了的大片,还将其称作“献给香港的一封情书”。

《风再起时》拍好后被雪藏5年,上映后票房口碑很差。

翁子光很在乎。

他发了长文,只为证明“我拍的电影不是依托答辩”。

他亲自给梁朝伟发文道歉担心连累了对方,梁朝伟安慰他“所有电影都是一个实验”。

翁子光在疯狂一把后,又回归了自己的老本行。

即使是浅尝辄止,这个出身不好的导演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让港片闪耀了一次。

03、

黄子华和翁子光。

这两个关系不大的香港电影人,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放在一起,还都冠以“港片救星”的名号呢?

因为两人面对同一话题,用《毒舌律师》和《正义回廊》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品,做出了回答。

我们常说现在的港片没有“港味儿”,可是何为“港味儿”呢?

通俗来说,就是香港有而内地没有的东西。

包括了,精彩的枪战戏,如《英雄本色》;

无厘头喜剧,如周星驰电影;

还有猎奇的都市奇案,都市艳情奇遇。

这些“港味儿”进入内地后,难免会“水土不服”。

有的面对审核制度,只能被毙掉,翁子光的大部分作品就是这个命运;

有的进行了改良,但是港味儿全无,比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你还能说这是港片儿吗?

有的原汁原味端上桌,内地观众也会买单,比如《怒火·重案》。

有的进行了巧妙转换,也能大放异彩。

比如周星驰喜剧,如果只有粤语原版,市场传播会遇到明显瓶颈。

这时候石班瑜的配音,在打开受众方面,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些经过筛选留下的“港味儿”,被反复使用,加工成了流水线产品,一次次刺激观众的味蕾,直到大家再也闻不到最初的味道。

比如充斥银幕的《XX风云》《XX帝国》《XX风暴》,不过就是把枪战戏换了个布景反复演了一遍又一遍;

比如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在他退居幕后之后,已经落后于时代,新一代的观众很难再欣赏这种癫狂的表演风格了。

而黄子华和翁子光做的事儿,就是将之前被遗忘的港味儿重新找了回来。

04、

黄子华找到的港味儿,一般人确实也玩不来。

在电视剧中,黄子华多扮演的是那种贱兮兮的角色,很像脱口秀舞台上的他,观众尚能接受。

但到了大银幕上,这种表演就很有违和感,观众不买账了,黄子华也成了“票房毒药”。

后来黄子华是怎么开窍的呢?

他是用电影题材来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而不是把自己框定在一个固定的贱兮兮的角色里。

比如2018年的《栋笃特工》。

这个名字本身就和黄子华的“栋笃笑”进行了嫁接,题材给他提供了足够舒适的表演空间,他只要轻松地演就可以,不需要维持贱兮兮的人设。

比如去年的《饭戏攻心》。

这部戏说白了就是港版情景喜剧,题材本身就是靠大量的对白撑起来的,黄子华演了一个深情男主,但依然能靠题材本身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

还有最近上映的这部《毒舌律师》。

片名即答案,这是一部律政戏,黄子华扮演律师,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台词,他的性格设定如何都不影响他展现自己的伶牙俐齿。

你看看,黄子华就是靠小成本、小卡司、小制作,以“粤语梗”为突破口,打了翻身仗。

因为香港本身就是个小小的弹丸之地,港餐厅主打的就是小巧精致,黄子华的气质和港片对上了,瞬间大放光彩。

当然,“粤语梗”虽然够港味儿,但内地观众看不懂,这是黄子华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他在内地没有票房号召力的根本原因。

但至少他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05、

翁子光找到的,又是哪一股港味儿?

《风再起时》是一次有意义的试错,在完成自己的大片心愿后,翁子光心平气和地回去拍自己擅长的案件题材了。

他就适合拍那种猎奇凶案,他就喜欢关注社会的边缘人群,过去他曾为此感到羞耻,现在他和自己达成了和解,并且一步步完成升级。

他拍《风再起时》是想让更多人看到他,他监制《正义回廊》是想让观众对自己看得更深。

《微交少女》是一部纯粹的猎奇之作;

《踏雪寻梅》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在凶杀案的噱头之下探讨了三个个体面对命运时的艰难抉择。

突出两个字:人性。

《正义回廊》则更进一步,改编自2013年一宗轰动全港的“逆子弑亲案”,同样有重口味的案件还原。

但除了探讨究竟谁是凶手外,更用大量的法庭辩论戏来质问法庭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伸张正义的舞台,还是模糊真相的表演秀场。

突出两个字:制度。

可以看到,即使是在破铜烂铁里,翁子光也在辛勤播种,一点点培育出了耀眼的花。

用闻一多的诗歌来形容:“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正义回廊》资源流出的当天,香港又发生了一起名媛碎尸案,警方透露的细节让人咋舌,和《正义回廊》中呈现得很像,甚至更加血腥。

我们因此可以明白,翁子光拍摄的“都市传说”,还真只不是遥远传说;

电影中所谓的重口味场面也不是故意吸引眼球,很可能是对现实的真实描摹;

电影本身也不是哗众取宠,反而具有相当深刻的警世意义。

翁子光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之后的作品过审,让这股略重口的港味儿端上内地的餐桌。

他现在的做法就是将目光瞄准内地,用港味儿来烹饪内地的食材。

这个过程他已经坚持了好多年。

他曾试图将2011年的“鲁荣渔2682号惨案”搬上银幕,并且写了剧本《海祭》,前后改了10稿,最后不幸夭折。

而他待拍的电影《桂花飘乡》《中国缉毒密战》,全都是和内地的电影人合作,拍摄发生在内地的犯罪案件。

他会被同化,还是能保留“港味儿”,我们拭目以待。

06、

通过黄子华和翁子光的例子,我们能够明白。

港片里的港味儿,明面符号是警队、黑社会、无厘头、武侠、僵尸、风月。

然而港味儿能成功的内核,在于小,在于精,在于专。

每个人专注于一两块领域,并开发到极致。

慢慢地这些电影才能形成风格招牌,共同汇聚成香港影坛的盛世篇章,让港味儿浸透一片天。

但这种“小、精、专”也注定了,港片贫瘠是早晚的事。

在当下的时代,电影市场已经有了新的定义标准,也有明确的边界。

只剩走套路的港片,很难再成为华语影片的主流。

不过港片依然可以保留其特色,成为华语影坛一抹别样的调味剂。

就像黄子华、翁子光现在做的一样,当然,前提是放下对票房的执念。

只是随着这代人老去,港片终会有烛尽灯灭的一天,带着同样没落的“港姐选美”作为陪葬品。

对此我们也大可不必太过惋惜。

任何一个时代,电影市场的主旋律都是利。

逐利内卷出了上世纪港片的辉煌,未来也会卷出新时代的电影盛世。

潮起潮落,花谢花开,变换的只是不同的面孔和风格表现。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没人能左右时代,也没有谁能一直吃时代的红利。

重要的是,沿着时代的潮头,破浪前行。

继续书写电影的传奇。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