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作者:遗海拾星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科举制被认为是封建国家最具创新精神的一种制度。

同时代的世界上,比如说欧洲各国人才还在本阶级或者贵族阶级流动的时候,中国的底层民众已经可以通过这一相对较公平的制度向上层社会游走。

尤其是在中国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兴奋地说“天下士子,尽入中彀矣”,这就足以说明当时阶层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并非某朝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由千百年来不断地被完善和发展的结果。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但科举制的存在不仅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科举制发展的后期,它并没有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先进制度,反而扼杀了民众的思想开化和加上了阶级固化。

在青铜文明发达的周朝,“乡里选贤”是最早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分封制的影响下,乡里的族长选拔本土的贤士和人才是最为平常的事情,后经过地方长官的推荐。层层送到中央。来自全国各地的贤士到达京畿之地后,周王才亲自对其进行考核,内容局限在射箭和围猎这些原始活动中。

当然,这些被选拔上来的人的背景大多局限于贵族的家族中,因为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体制使得这种举荐选拔基本不超脱宗法血缘的范围。所以在当时,“世卿世禄”的现象十分严重,被举荐者是超越世俗或血缘纽带而登上高位者只能是极其偶然的事例。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总的来说,那时候的人才选虽然是德高望重者推荐,但是选择范围极其狭窄,这一现象到了春秋时期才稍稍得以改观。春秋战争时期军阀割据,社会体制被严重破坏,阶级之间的流动加深,因此,一些非贵族人士可以通过考核进入想要侍奉的国家之中。

汉朝时期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汉代的察举和以后的科举制区别在于,察举人才的方式基本不是考试,而是上层阶级和各个官僚贵族手中的推荐,一般没有背景和门阀士族依靠的平民几乎没有被察觉的可能性。

这种垄断知识和仕途的阴影规则到了曹魏时期渐渐被打破,九品中正制的创立让民间人才得以晋升身份:中央选择中正官,中正官按照品德、出身考核民间人才,共分九品录用,西晋六朝时都依照这一制度来考核民间士子。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但是,本来是想打破阶层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期已经影响了正常的中正官考核人才。士族势力的崛起和抱团使得某个家族把持朝廷用人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经历了一段战乱之后,九品中正制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时,科举制应运而生。

隋朝大业三年,隋炀帝钦定进士科,这被认为是科举制起源的标志。尽管在此之前,科举制已经有轮廓发源于南北朝时期,但是隋朝的进士科让科举制渐渐趋于成型。

在唐朝时期,科举制更加完善:不仅有了每年定期考试的制度,也留下了许多不同的考试方法。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在他掌大权之后,为了吸引天下人才,于是不断地扩充学院的规模,招收学生。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当时的官办学校十分之多,比如说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等。因为上层阶级重视,所以科举考试十分繁荣。应试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官办学校的学生,另一部分人是各地自学或民间私塾学习的学生。考试者需要在每个郡县进行地方考试,成绩合格之后再到京城参加应试。

唐代的科举不分世家贵族或平民庶人,向全社会的人员开放,全国平民、穷人皆可参加。这就吸收了许多的寒门才子进入中央政权,考试的时期是每年举行一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唐的人才比之前的封建朝代多了几倍不止。

科举制在宋朝时期的发展有了重大的改变,宋代的科举不仅放宽了录取的名额,而且还改动了时间。在宋太宗时期,每一年或两年可以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后续发展为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步骤。这一设置一直延续到后续朝代。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因为后期考试时间间隔较长的原因,考生作弊情况陡转直上,北宋相关机构力求堵塞各种徇私舞弊之徒,严肃考场纪律,这一件事在当时十分重要。

但是在内容上,宋代科举笔试内容有些局限,尽管宋代科举拒绝高官贵人荐人,纯以十试卷成绩定人才,但是其考试内容却有着深深的不合理之处,比如说宋太宗时期,诗词歌赋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为官做宰的政治生涯来看,这些东西却显得并不重要。

对人才的错误考察就会造成人才的凋落,一些擅长文学却不善治国之人在当时皆可录用。这与唐代取仕大不相同,唐代曾经设立“通报”制度,这一制度则是允许考官有自主命题权,只要考官持身公正就能够选出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政治的文人。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宋代科举仅仅依靠一纸考卷就定士人,这会使得不擅长文学而擅长别处的文人难以出头,比如说张九成,黄庭坚等人,他们皆是不懂治国理政却文采飞扬、身居高位之人。

在元朝时期,科举制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元朝停科举有整整80年之久,这是整个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大的一次挫折。1315年,元朝的首届科举考试重新开场,和宋朝一样,元朝科举是每三年一次,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元朝虽开科举,但却有一大特色是民族不平等。选择有才之人的名额分配不平均,汉人、南部人尽管才高于蒙古人却不具备当官优势,甚至会常常被人顶替。

这种不公正还常在于蒙古人比外族人的试题难度较低,考试也少一场,授予的官职最终要比汉人和南部人高一级。除此之外,即使“侥幸”中了进士的汉人、南人,其政治前途也极寥寥有限。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这种选拔方式下的知识分子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元朝大量的政务是由一些不懂政事、不懂文学之人把持,这批人缺乏专制教育和封建道德,也是元代迅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农民起义一手创建的大明王朝,在他建立明朝初期后便下令开科举考试,这次的科举考试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因为不久之后的他认为,利用一张试卷评人才实在是过于草率,于是朱元璋又宣布停罢科举。这一停便是十年之久,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重新下令恢复科举考试,并且制定了诸多的关于科举考试的所有条文和法规,明朝选士用人大多参照此种条例。

明朝科举考试极为复杂,条目繁多,过程严苛,发展到了后期更是出现了极大的弊病。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明朝科举步骤复杂,要经历多次考试。第一,童试,这是指已经具备基本文化基础的人必须通过县里的两次考试,只有通过这两次考试才能参加在州府举办的院试,经院试录取之后的人则称为秀才,许多人碌碌一生也只得这二字。尽管秀才只是第二级,但是只要赢得了这一名号就等于脱离了平民阶层,可以被称之为“士”。

准备好的秀才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这是明朝科举考试最为艰巨的一步,90%的人将至此不前。通过乡试的人才可以参加国家级考试——会试,会试成功者才可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殿试。整个流程不仅明朝时期沿用,也得清朝照搬,不过在明朝后期,科举考试的一大挫折开始产生。

科举制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并发展的?

明朝八股文代表着科举制体制僵化到了一定程度,八股内容不仅僵硬而且言语必奉圣人之言是从,因此八股文章大多含混半生,似懂非懂,远没有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那样潇洒浪漫。明清统治者要求考生只需啰啰嗦嗦、浑厚老成的样板文章,不允许天马行空的创新之语。这就使得学子的思想在科举考试中被禁锢,普通人为了达到晋升之路只得从小学习毫无价值的“圣人之言”以便将来做官晋爵。

到了清代后期,科举已经被八股文霸占,体制僵化等弊病拖累的科举十分不合理,而且明清时期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思想的不断禁锢使得科举制的创新已经消失殆尽。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文明中,没有革新精神就意味着体制会演变得越来越腐朽。

总的来说,科举制在清朝末年走向了尾声,在19世纪后期,中国大地饱受外国侵略时,被科举制选出来的士子和擅长八股者毫无应对之法。因此,西学开始渐渐兴起,八股害人之说也逐渐形成共识,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才彻底废除了科举制,这意味着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科举制度正式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