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作者:Beiqing.com

组织|于亚琴

演讲:

紫禁城文物的南移及其意义

时间: 2019年11月29日星期五19:00

地点:北京大学二期B101报告室

主讲人:郑新轩

(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所所长、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主持人:邓晓楠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讲座介绍: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对于保卫中国国宝、弘扬中国文化根源的故宫博物院来说,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南移是故宫博物院乃至中国文化史上永远值得铭记和回忆的一页, 积累一页具有文化意义和持久意义的精神力量。南移的过程历时十余年,行进数万里,穿越北京玉麓。飞行的火车,长途河轮,山路上的汽车,急流中的竹筏,载着百万箱国宝;

主讲人简介:

郑新轩,陕西省成城县人,1947年10月出生,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诗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故宫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南开大学故宫研究与明明清宫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历任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青海省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文化史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名誉会长。多年来从事政策科学研究、文化理论研究、鲁迅思想研究;2003年,"故宫博物院"倡议成立。出版作品包括《从红楼到紫禁城——郑新轩博客集》、《故宫博物院简介》、《故宫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天府永远收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收藏概述》、《鲁迅与宗教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新理论》和《郑新轩诗集》等。

早在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北京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学术人才、文物整理、展览、出版等方面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在推动中国现代博物馆和文物研究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蔡元培、李伟、马恒、沈和士、于同奎、袁同丽、陈万里和庄严、单身世源等先生,他们是北方人,也是宫民,肩负风雨担当的责任,为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我们永远怀念和铭记。

2019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入文物保护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和故宫研究所肩负起更大的使命,努力为中国两大重要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和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与发展翻开新的一页。根据两院计划,通过讲座交流、组织学术讲座、开设课程、组织专题研修会、学术展览共筹等方式,全方位、长期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11月中旬以来,学者、著名秦汉史专家李开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陈素贞应邀到故宫研究所讲学,并拉开了"北京大学学术讲座系列"的序幕。本周郑新轩校长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将让我们一睹紫禁城和紫禁城的魅力。2020年春季学期,文学院还将与历史系、艺术学院一起,邀请紫禁城资深专家,提供"中国古代画的鉴定与收藏"和"明清宫廷建筑与宫廷家具"课程。有关更多精彩活动,请密切关注此公众号及艺术与研究院网站相关推送。

清朝"双行政"模式

——超越"汉化理论"和"Nea理论"的新视角

主讲人:杨念群

闽大清史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李全忠

南京大学衡衡研究所教授

时间:2019年11月26日16:00-17:30

地点:南大仙林校区 西安2-103教室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学术平衡研究院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杨念群,中国闽大学清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最近,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儒家区域化的现代形式——三个知识群体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1997年)、《杨念群自传》(2000年)、《中观理论:中国东西方思想史研究》(2001年)、《雪原搜索》《汉相噶喇嘛口述史》(2003年)、《新历史——多学科对话图景》(编者: 2004年)、《昨日我与今日我:当代史的反思与解读》(2005年)、《重现"病人"——中西药冲突下的空间政治》(2006年)、《江南在哪里——清代正统观的建立与士林精神世界变迁》(2010年)、《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组织的诞生》(2019年), 等。

附:学术规模研究所成立五周年系列讲座预览

欧阳哲生:资料、解读与价值重估——五四运动历史回顾

张青:"思想战争"——新文化运动时期"沟通循环"是如何推进的

李帆:刘石培与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历史的一面

王启生:通信技术与联动机制——莫斯科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一面

黄兴涛:中国现代思想的新名词、新概念与变迁

罗志天:5月4日的网状——技巧与言语(待定)

纪念温一堂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为纪念温一堂先生诞辰120周年,继承和发扬温一堂先生对祖国的热爱、道德精神和不断创新精神,阐述温一堂先生的创作和学术成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学校历史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定于11月22-25日在清华公园举行,以纪念温先生诞辰120周年。 一系列学术活动(已经开展了一些活动,包括:

中文系列学术讲座九场(八场讲座已经完成,第九场讲座即将举行)

博士论坛(10月举行);

大会庆祝温一堂先生诞辰120周年(11月23日)

纪念温一堂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别展览(11月23日)

中国诗学论坛(11月22-25日);

纪念 Oracle 发现 120 周年的经典论坛(11 月 23 日)

甲骨文之书汇编研讨会(11月24日)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预订活动:

海啸的幽灵,《海浪下的小学》新书发布

嘉宾:李昌生 刘丽

时间: 2019年12月1日 14:00 - 16:00

地点:单向空间爱琴海商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央大街七街12号爱琴海购物中心3楼3025室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探索|的文化逻辑日常生活 推出一本关于"土著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课题"的新书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嘉宾:周星、高充、杨娜

时间:2019年11月28日(周四)19:00-21:00

地点:单向空间爱琴海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央大街七街12号爱琴海购物中心3楼3025室

主办:商业出版社,单向空间

如何参加:活动免费预注册

(限100人使用二维码入场)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扫描二维码并预注册

活动介绍

作为一个人,你是"原始","被剪裁"还是"成熟",在你的人际关系中,"活着"和"熟人"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在浴室里的生活时间可以长达三年,中国的厕所革命,而我们的污秽和卫生观念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长袍,中山,旗袍,新唐,中国,新中国服装...一百年来,我们穿的中国服装发生了哪些变化,背后又在上演着怎样的社会和历史变革?

11月28日,《败类之路》和《百年衣》三本书的作者周星教授将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先忠、汉族服装运动组织者杨娜一起,成为嘉宾单向空间。爱琴海商店,谈论我们日常生活中"原始/熟悉"的概念,厕所和服装问题。欢迎读者前来现场,通过熟悉的日常生活,体验中国社会的文化逻辑和历史脉搏。

嘉宾介绍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周星目前是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系教授、日本爱知大学博士课程教授、国际华人研究中心(ICCS)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前教授。著有《史前历史与考古学》(1992年)、《民族学新理论》(1992年)、《国家政治》(1993年)、《领域与符号:桥梁与民俗学》(1998年)、《地方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学研究》(2011年)、《本土常识的意义——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学研究》(2016年)。 并编辑了各种学术书籍。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高启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专著有《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研究探索》、《生活在文化空间》等。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杨娜,社会学博士,中央媒体部主任主编,闽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讲师,中国青年新媒体协会理事。著有《汉服归来》,参与编写了《中国夏装》、《华夏礼仪》和《华夏节令》三本书。曾任英国汉服、北京汉服协会会长。

展览:

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物回归展

日期: 30 10月, 2019 - 27 11月, 2019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长安东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中国国家博物馆

费用:免费

类型: 展览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电影:

第十二届欧洲电影节

转眼间,欧盟电影节已经在中国举办了12年,今年的欧洲电影节依然辉煌。不仅有资深导演肯·洛奇(Ken Loach)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还有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大牌新剧《高个子》(The Tall One)。不仅是新片,还有老片,本届电影节特别策划了一个东欧电影单元,包括《疗养院镜子下的沙地时光》《无名战士的漆靴》等影片也是不容错过的亮点。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2019)

参展城市展会时间

北京:11.28-12.8;12.20-12.29

上海: 12.6-15

南京: 12.6-15

济南: 12.13-22

成都: 12.20-29

深圳:12.31-1.12

长沙: 1.3-12

门票已经发行,详情可在"欧盟电影节"公众号上找到

BISFF2019北京国际短片展

日期: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9日

地点:歌德教唆德国文化中心(中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丹麦文化中心

地址:创意广场798号 创意广场 电影语言:原文配中英文字幕

无需注册,免费入场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BISFF2019北京国际短片展 公开编号

一周文化活动资讯

编辑|李永波

校对|于永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