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刘局长的执行力说起

作者:林孤
从刘局长的执行力说起

【煮一锅粥,拾柴,搭灶,烧火,慢炖,得一群人费心费力,毁掉一锅粥,一颗老鼠屎就够了。——所以,打老鼠,是很重要的事。】

1

陈行甲书记:“谁贪污犯罪,我就送谁去坐牢。”

耿彦波市长:“谁坐在位子上不干活不办事,我就撤他的职。”

文旅局刘洪局长:“谁砸了甘孜旅游,我就砸他饭碗”。

近日,四川甘孜州。

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投诉康定一酒店乱收费、不诚信经营一事,引起大家关注。

2月26日,康定文旅发视频回应称,经多方调查取证,现作出如下处理结果:

1、查封该酒店并责令停业整顿;2、向当事人及广大网友公开道歉;3、向当事人退款并协商赔偿。

甘孜文旅局长刘洪回应表示,借此机会告诉甘孜州所有的经营户,一定要诚信经营,净化市场,“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砸他饭碗 。”

好久没有听到这么霸气的硬核回应了,和稀泥、推诿扯皮的“等后续通知”回复挺多的,当即执行的“立纠立查”,倒是让网友觉得眼前一亮。

刘洪局长,又高又硬!

从刘局长的执行力说起

2

甘孜州早先走红,是因为“微笑男孩”,丁真爆红网络。

丁真,藏族,四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大使,生活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

2020年11月,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成为“新晋顶流”。

走红后的丁真已成为理塘县的旅游大使,为当地旅游贡献力量。

而甘孜旅游经济这几年持续霸屏网络热搜,则是在丁真走红之后,“网红”文旅局局长,刘洪的短视频运营,功不可没。

只要是做视频内容创作的人,就能够了解,刘洪局长的短视频平台账号运营,确实是下了一番心思,无论是脚本还是拍摄以及取景剪辑,都堪称是上乘水平。

为了搞好甘孜地方旅游,刘洪局长可谓是真真下了力气。

当然,不止是刘洪局长,各个地方的文旅局长,都在花大心思卖力宣传。

如我此前文章所言,流量运作吸引游客带动经济,这是好事,问题是把人吸引过来了怎么办?

从刘局长的执行力说起

3

景区乱收费、坑客宰客、酒店坐地起价、黑导游,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也使得国内众多景区,饱受游客诟病。

刘亦菲拍摄《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了云南旅游经济,众多游客前去打卡,后面就出现了“宰客事件”。

这对云南当地的旅游,无疑于是重磅打击。

今天的旅游产业,已经不可能脱离于“网络宣传”和互联网流量了,不同于十几二十年前,宰客事件需要游客们“口头相传”,今天的景区负面新闻,只需要一个视频,一条热搜,即可传遍全网。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网络热梗,“三亚不租车、杭州不理发、青岛不吃虾,云南不买玉”,这些东西出来,也不是网友一窝蜂玩梗,事出皆有因。

确实我有很多朋友,去三亚旅游回来之后,都说性价比不高,漫天要价的太多了,还不如去国外玩一趟。

这种局面下,文旅局局长其实就应该出来走两步了。

当然,热门旅游景区和城市,可能也不在乎背些骂名,被部分游客投诉,可名声口碑要是持续下滑,后面的经济效益,再想重建就难了。

凤凰古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信用和信任,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旦裂开了, 你再想修复破镜重圆,就很难了。

从刘局长的执行力说起

4

游客投诉,景区处理,上级部门介入调查,这中间,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公权部门执行力”的问题。

不是所有解决问题、调理纠纷的人,都像刘局长一样霸气,“谁砸甘孜旅游,我就砸谁饭锅”。

不仅是旅游景区,还有菜市场、水果摊、黑作坊,旅游产业和营商环境以及地方形象,多半都是被些黑心商家和无良官僚给搞坏的。

有的和稀泥,“我们后面会核实一下的”,有的推诿扯皮,“你说的这个事,不归我们管”,有的干脆就直接护短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各让一步,算了吧。”

今天的东北,就是这种现象太多了,不破不立,真正意义上来说要搞破局重建,东北的地方“执行力”,就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我们很多地方经济发展路线中存在的短板,就是“执行力”永远不到位,都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事情能躲就躲,事闹大了再走出来自罚三杯。

东北的人口流失,和经济效益衰退,就在于此。

好的营商环境和地方形象,来之不易,要维护要珍惜;差的营商环境和地方形象,积重难返,要破局要重塑要有破釜沉舟一改到底的决心。

创文创卫要是天天就盯着贴春联、赶小贩这些事上,真正的城市文明,就永远不可能建立起来;城市发展经济效益,要是天天就盯着“银发红利”和“官方GDP”,就很难真的实现产业升级和向前发展。

得把名片打出去,得把本地人留下来,得把外地人才和游客吸引过来。

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不到位,这事就永远干不成。

从刘局长的执行力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