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昭帝刘弗陵亲政前夕突然暴毙,谁最受益?

作者:权力与历史

孝昭皇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夏,四月,癸来,帝崩于未央宫;无嗣。

汉昭帝刘弗陵很聪明,人长得也很帅,可惜的是,八岁当上皇帝,在位十二年,二十岁就"翘"了。

汉昭帝刘弗陵亲政前夕突然暴毙,谁最受益?

昭帝时代,一则因为年幼,二则因聪明,所以国家的事务管理得不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年幼,所以不可能亲自管理国家,这十二年间,汉帝国实行了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国家由职业团队管理。霍光为首的辅政团队汲取了汉武帝时期的经验教训,与民休息,对匈奴的政策也恰当,所以国家大体安定。

汉昭帝刘弗陵亲政前夕突然暴毙,谁最受益?

这期间,帝国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内部权争,这场权争最后发展到篡党夺权的危险,史书上都这么记载,上官父子是不是要取刘氏而代之,已经没法细究了,没有新闻自由也就没有所谓真相,妖魔化政敌是中国政治斗争的 ABC ,霍光不可能不会用。在这场斗争中,小皇帝刘弗陵的聪明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因为权臣的斗争需要一个聪明的裁判,昭帝在历史需要的时候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职责。

汉昭帝刘弗陵亲政前夕突然暴毙,谁最受益?

昭帝的聪明不仅在于他惊人地发现了燕王刘旦告发霍光的信中有破绽,最聪明和最根本的是,他坚定地支持了霍光,事实不重要,立场才最重要,昭帝和立场站在了霍光一边,至高无上的君权和法统力量加上霍光手中的行政、军事权力,可以说无坚不摧,上官父子、燕王旦、盖主以及桑弘羊等尽管豪华却松散的联盟,除了崩溃,只能崩溃,没有第二条出路。

如果要再追究昭帝为什么坚定地支持霍光,我们只能说,他深知自己的核心的利益在什么地方,谁能维护这个利益,同时,他也知道致命的威胁在哪里,即使上官父子指证的霍光的罪名有根据,他也不会冒着和霍光对抗的风险支持他们的指证,除非他下定决心并做好了和霍光决裂的一切准备。

汉昭一代的历史,显然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复杂得多,霍光的完美让人感到不踏实,这么谦卑的态度,在斗争中又处处表现出被动和无奈,动不动就"优懑",他的胜利似乎完全是政敌暴躁轻动而带来的,他好像并没有做什么,没有像后世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以阴谋对阴谋,以血刃对血刃。

汉昭帝正值青春,突然崩于未央宫,锐圆不惮以卑劣的心理推断,这事和霍光有关。因为昭帝死亡的最大受益者是霍光。董事长到了亲政的年龄,霍光在此十多年间,实际上掌握的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剥夺一个人的权力是有代价的,何况是最高权力。少主年长,大臣要交权,这虽然不是制度化的安排,却也是历代专制帝国都奉行的内部伦理。晚清的叶赫那拉氏为了继续拥有皇帝般的权力,不顾这个政治伦理,立了载湉(光绪)这个小孩子。只要皇帝是个小孩,皇权就可以继续把持在自己手里,这个逻辑以霍光的政治谋略不可能不会想到。这一切当然都只能是推测,没有证据,也不可能有证据,只要我们读过中国历史,生活在现实,我们对权力人格就不可能有信心。只要我们对当下的"宣传"、"舆论导向"这些字眼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对史书上一味地赞美就不能不保持怀疑。也许阴谋的结果对当时的老百姓并没有害处,甚至还有好处,但是阴谋损害了制度和程序,制度和程序被损害迟早要给老百姓带来灾难,这是一定的。

历史如果可以如果,那么逐步成熟的昭帝能不能和霍光长期共处?昭帝会不会和后来的宣帝一样,霍光的存在,让他也有如芒在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