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作者:黄翔的视界

越过留宝窑子水库的大坝,向南穿过一片幽静树林,渐渐走近留宝窑子村。

据说,当年曾有刘宝、刘柱兄弟两人,从山西河曲逃荒来到此地。兄弟两人各自开垦一块土地,形成了后来的刘宝窑子、刘柱窑子。如今,也称为留宝窑村、留柱窑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留宝窑子水库的北侧,潺潺溪流早已干涸。

留宝窑子水库的南侧,却依然有着多处泉眼,涓涓细流沿途汇聚,成为哗哗的小河。

于是,东河槽开始变得滋润起来。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鲁迅先生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写道: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

恰恰被他言中了,民国时期所修的《包头市志》堂而皇之地列出了“包头八景”:

龙泉福地(转龙藏)、石门叠翠(石门障)、古寺丛林(树林召)、珍珠纷涌(乱水泉)、三湖印月(三湖湾)、山村胜景(留宝窑子)、野市闲情(二里半)、南海征帆(南海子)。

山村胜景,恰是留宝窑子留给老包头的记忆。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徒步东河槽:留宝窑子村

下期预告:侵华日军的自来水工程